第738章 淮安金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百萬大軍即便縮了水,亦有袁紹袁譚二十萬向青兗,袁術二十萬向徐揚。不論南北,各是一場官渡之戰規模決戰,令劉備顧首難顧尾。

大敵當前,任何人第一應對措施,多半離不開立即大規模徵兵,其次,才是縱橫捭闔之合縱連橫,或其他妙計。

劉備腦中卻絕不止“任何人”念頭,否則豈能執掌安東數州之地。

“昔日孫武獻計吳王,將吳師分為三軍,分擾楚地。待楚之師疲、楚之財貨虛耗、楚之諸大夫麻痺,方大軍齊出。而楚人尚在夢中,以為吳軍只是騷擾,吳遂能奔襲三千裡,五戰五捷,長驅直入,終破楚郢都。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袁紹與我之交界亦長達千里,今,正當春耕之時,若袁軍只是少量兵力騷擾,我軍卻遍地徵兵,豈非誤了春耕?

春耕一誤,全年減收,三州百姓、三軍將士豈非笑我等將帥無能!”

劉備駁回了任旐、陶商與留守青州大將典韋之建議,親帥徐州二萬常備精兵,北上兗州青州,號稱五萬。徐州氣溫相對較高,水稻與粟、豆、油菜等間作,或者種植冬麥,農業遠比青、兗有更大的回旋餘地,在徐州抽調常備軍北上,反而比徵集青州、兗州民兵來得合理。

徐州刺史之治所,本東海郯城,郯城北通琅琊、青州,西依泰山為牆,又有沭、沂、泗三河為池,內建武庫、糧庫,兵器鎧甲總數以百萬計。昔日陶謙鎮郯城,北驅黃巾、西拒曹操,終究屹立不倒。可知郯城,實徐中北之重鎮,

只是之後戰局變化,為了應對西方曹操、袁術、呂布威脅,為了監督各地糧餉,也為了都督江淮運河之漕運,郯城就顯得略微偏東北,而彭城、下邳、淮安軍事、交通地位逐步上升。

陶商接替徐州刺史後,在交通樞紐下邳、淮安分別新設官衙,以服務於安東大局。

劉備北上,徐州刺史陶商便數日在淮安、數日在下邳,分理政務。兩城之間奔走,從下邳南下淮安,以都督糧草江東糧草北上。

同時,張飛帥廣陵之兵西進盱眙,盱眙北靠淮河、西南接江淮丘陵,乃淮河重鎮,以防禦袁術。

經過十餘日,劉備帥兵,沿著泗水北上,自淮安、經下邳、過彭城、沛縣,入湖陸、亢父駐兵,以支援兗州刺史臧洪,防止呂布抄其後路。

這一日,陶商前往淮安,督促江東糧草北上。

前腳剛走,下邳太守徐繆即封鎖下邳城,接應袁術麾下大將紀靈大軍過泗水、入下邳。

整個徐州震恐,下邳百姓四處逃散。

下邳郡北連東海國、西臨彭城國、南接廣陵郡。下邳城西北為彭城、東北為郯城,東南為淮安,南為睢寧、盱眙,乃是徐州一等一的戰略要地。

下邳被紀靈佔據,不僅意味著徐州被截成兩段,整個安東也被截成兩段!使得安東軍首尾不得相顧、南北不能呼應、驛道不得想通!沛國、彭城國則有陷入包圍之危險。

“哈哈,哇哈哈,嘿嘿嘿嘿”

紀靈站在下邳城頭大笑不已:“徐府君,不愧文武雙全、飽學之士,下手穩狠準,一擊必中,中徐州之要害,安東之軟肋!”

徐繆鬚髮斑白,滿臉皺紋的臉龐更顯得堅毅:“哼,雕蟲小技!”

我非為了袁公而背玄德公,而是服從陛下之詔書。”

紀靈心中鄙視,暗罵徐繆牆頭草,臉上倒是擠出笑容:“本將早知徐府君忠義。只是下一步當如何?”

徐繆:“老夫守住下邳,將軍與公路合兵取淮安。”

紀靈:“淮安?為何不取州刺史府衙所在郯城,或者重鎮彭城以斷劉備、臧洪之後路?”

徐繆:“淮安處淮河與泗水之交,不僅是安東將軍幕府所在,也是徐州之商業、交通中心,與江東之漕運樞紐,周邊不僅有大量官衙、手工業廠礦,還有著數萬官吏將士之祿田、屯田,實乃數萬將士家眷住宅之所在。

若得淮安,安東大批官將將離心,數萬士卒將像垓下之圍中項羽軍一般,四面楚歌,不戰而卸甲投降。

故若克淮安,則徐州,唾手可得。”

“果然是高妙之士,有高妙之計。”紀靈讚道:“只是淮安乃是吳國首都,吳王行宮之所在,守衛必定森嚴,又有名將張飛、陶商,如何能攻取?”

徐繆:“哼,廬江太守劉勳,自從皖城出兵攻盱眙,曹豹自九江出兵攻江都,公路自淮河東下。張飛雖強,豈是三人合力之敵?”

這時候馬蹄聲自西而來,紀靈遠遠一望,見一名文士帶著數十騎兵疾馳而來,喜道:“軍師來了。”

來人乃是楊弘,登上城樓,道:“袁公有令,紀靈將軍、徐太守速南下合攻淮安。”

徐繆:“老夫任下邳太守,要是離了郡治,誰人駐守下邳以防劉玄德回師?且淮安有淮水之險,紀靈將軍南下,絕非十天半月能成攻取,還需老夫留守下邳籌措糧草為佳。”

楊弘:“不必了,淮安早有袁公內應,必能一舉而破!”

……

淮安

淮安東西有淮河,北有改道後的泗水,南有江淮運河,江東之漕運、兵丁經淮安北上下邳、彭城、兗州;北方之麥、布,彭城、泰山之鐵自淮安南下江東;日本之銀、稻,幽州之馬匹、皮毛、木材、藥材、牲畜,呂宋、夷州之水果(幹)、海產(幹),自東海經淮口入淮安;徐州之海鹽、鹹魚,自淮安而西販予豫州、兗州……

平坦之地形,豐富的水源,經過大規模屯田,又使得以淮安為中心的廣陵、下邳二郡,良田千里,百姓豐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故淮安雖新城,人口卻超過二十萬,極盡繁華,此時遠勝建業、吳、郯城、下邳等地,乃是江淮間一等一繁華之所在,且首善之地,百姓極有精神。

然而,今日,金市中罕見地壓抑。

“賣!賣!賣!”

一個油膩的中年文士,聲嘶力竭地吼著,忽而抬起頭,盯場內目露兇光:“我賣五百,一萬份,誰敢接?”

“一萬份?”周邊幾個商賈往後退了一步,五折帶來的吸引力,瞬間被“一萬份”澆滅掉。

王榮站在金市東面二樓臨街處,緊張得抓住欄杆,手指瑟瑟發白:“一千元債券,卻跌到六百,叔叔,這可如何是好。”

“錢莊必須兜底,否則發生擠兌,可不好收拾。”一旁站著一位文士,與劉備有幾分相似,乃是劉備同宗兄弟劉德然,嘴唇亦發白:“查清楚沒有,下面那商人背後是哪家?竟如此大膽!”

“那家!”一個馬臉青年,指著西面斜對面二樓:“淮浦陳氏為首。”

這時候場中又有了變化,那油膩中年文士吼道:“現在,我賣500錢一份,二萬份,誰敢接?”

這時候一盤有人壓低聲音說:“你們知不知道,下邳被袁公路攻下了,安東軍債券將一文不名。”

卻被周圍幾人聽了去,急忙跟著拋售。

一傳十,十傳百,在場諸商人、百姓,都深知靜海錢莊為安東軍發行之國債,有賴於劉備在軍事上的節節勝利,下邳被攻下,所有人都泛起一個念頭,靜海錢莊還能撐下去?

賣!打折賣!

債券將一文不名的恐慌心理擴散開去,成了在場商人、百姓共同的想法,賣單從兩萬份到五萬,到十萬,到二十萬、百萬份…

一些無法轉手賣掉的商人、百姓,手持債券,衝向靜海錢莊,要求提前兌換。王榮、劉德然全力調動資金吃進,一時間卻止不住越來越多的賣單。

安東軍債券市值一路走低,五百、四百、三百、二百、一百……

在有心人引導下,幾次傳播播,丟了下邳城就變成丟了下邳郡,變成丟了彭城、下邳、琅琊東海四郡,變成丟了兗州、青州、北徐州三個州。

恐慌,自金市蔓延出去,一些不明就裡的淮安城百姓,捲起細軟、衣被,沿著江淮運河,向南逃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