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九勝九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內有親近袁紹、曹操的外戚伏氏、琅琊王陰謀於內,蔡邕舉動曖昧,楊彪偷偷與袁術聯絡意圖不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外有袁紹、袁術、呂布、曹操數十萬大軍圍攻

正可謂蕭薔之禍於內,大敵兵臨於外,內外皆憂患,危險之極

正在憂慮,忽聞將軍段煨派賈詡來見

“我之陳平來也”

劉備大喜,倒履相迎,大擺宴席,為賈詡接風,並破天荒把賈詡拉到主位一起就坐:“聽說段將軍有些顧慮?”

賈詡說:“先帝處罰太尉段熲,當今於董公之死有責任,關西人因此顧慮。”

劉備略加思考,當即令人寫下表章,給故太尉段熲平反,給其子孫恢復爵位,給段煨、賈詡增加封戶,以賈詡為軍師將軍。

賈詡見劉備當堂簽字、用印,派快馬送給皇帝,大喜,當即離席拜謝,而後道:“今,局勢艱難,然二袁有九敗,主公有九勝,二袁雖強,無能為也。

二袁繁禮多儀,上下不通;公平易近人,上下一心,此道勝一也。

二袁以逆動,兄弟亦爭權而不相容,實天下動亂之源;公奉天子以討不臣,此義勝二也。

後漢政失於寬,二袁以寬濟寬,故多叛亂;公治之以猛,而上下知法律明規矩,此治勝三也。

袁紹外寬內忌,袁術知賢不用,所任多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機明,唯才所宜,五湖四海,此度勝四也。

袁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袁術輕進易退,動則多誤;公思慮深遠,步步為營,應變有度,此謀勝五也。

二袁因累世之資,高議揖讓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公兼容幷蓄,用人不拘出身、門類、不務虛名,功者賞、過者罰,賞多而罰少,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願為用,此德勝六也。

袁紹大臣爭權,讒言惑亂,袁術剛愎自用,不納士言;公使人各盡其力,州郡同心協力,此明勝七也。

二袁不辨非是,但憑強弱,唯論結果;公懲惡揚善,賞罰有道,此文勝八也。

二袁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將士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九也。

公有此九勝,敗二袁無難矣!”

劉備將荀攸的信遞給賈詡看:“智謀英俊之士,所見略同矣!”

賈詡見荀攸也有五勝五敗之說,當即高聲誦讀一遍,末了道:“公達高見,主公必勝二袁,興復漢室!”

眾人皆舉杯為慶:“主公必勝二袁,興復漢室!”

萬萬沒想到,恰好北風呼嘯,夾雜東南風,一陣亂吹,吹滅席中燈燭

侍衛又點燈燭,又被吹滅,關了門,第三次點,才點燃

眾人皆以為是不詳預兆,驚慌失色。

劉備面色不變:“我來自於幽州,以討伐鮮卑起家,娶烏桓女君為夫人,可謂北風,二袁汝南人,可謂南風。

北風壓倒南風,正意我當興也!”

又問賈詡:“北風起,大雨將臨,天氣驟然轉冷,賈軍師當如何教我?”

賈詡略一思考,笑道:“主公屯兵彭城這個戰略突出點、戰略支點不動,南可攻袁術,西可攻紀靈,北可援臧洪,想必早有定計,所待者唯天時、地利也!”

兩人低頭耳語,而後大笑

眾人皆不解其意,唯有魯肅知道原委,笑而不言。

眾人追問,魯肅道:“袁公路中主公之計矣!”

劉備也不說,指著河渠校尉徐嶽:“專業的事,還要高人處士來講。”

徐嶽讓人拿來地圖,走到沙盤前:“諸位請看山川河流…”

原來之前曹操決堤汴水,豫州、兗州、徐州受災,淹沒數千裡,受災最重還屬於汴水、泗水流域,當時造成了長時間的疫病、上千里長的無人區,既延遲了劉備西征曹操,其實也給袁術、劉備畫出了天然界限。

袁術出兵,也是在秋季水淺,疫情亦息的前提下,修復部分水利設施,越過災區展開兵力。

劉備中軍之前屯兵彭城月餘不動,反覆派人送信給袁術,一邊談感情,意圖和解,一邊屢次野外練兵,軍事威懾。

袁術雖沒有答應和解,也擔心劉備實力和用兵之能,主力猶疑不進、窺探彭城、下邳,而催促呂布、紀靈抓緊攻兗州。

說道最後,大雨傾盆而下,徐嶽歡喜道:“之前天氣晴朗,我們屯兵不戰,而是花大力氣疏浚河流。

如今大雨至可謂,好雨知時節,當秋乃發生!”

諸將皆稱喜

劉備一聲令下,長時間窩在彭城興修水利、練兵養膘的數萬大軍第二日一早齊動,早就摩拳擦掌的眾將士,如同下山猛虎,越過汴水(泗水)直撲向沛國的袁術軍前鋒陳紀、曹豹

袁術此時屯守在譙縣,沒想到大水蔓延,從遠未修好的睢水、渦水中奔騰而出,四處蔓延,隔斷了袁術本部與前鋒道路。

安東軍遂亦優勢兵力大破陳紀、曹豹,殺傷五千餘,俘虜萬餘,等到袁術援軍來,戰場已打掃乾淨。袁術舟船多被沖走,主力不敢過睢水向前,留將斷後,自引軍退卻數百裡。

魯肅帥部進攻陳紀時,見其部多潰,唯有千於人,居於一小丘,兵器鎧甲略無損失,而且還召集周邊潰軍上山,大奇之,派人勸降,與對方將領各乘小舟與水中相見

魯肅:“俘虜中曾有人言,陳紀將軍從弟建議‘天有不測風雲,突然陰雨綿綿,數日不停,安東軍多半大舉進攻,將軍當立即備戰’。

莫非將軍就是?”

“正是,在下陳到,非將軍,只是軍候。”

魯肅:“安東軍優待俘虜,降將,非罪大惡極不殺。今四水環繞,走投無路,降而不辱沒臣節,可願降?”

陳到:“嚮慕安東將軍威名,只是家有老母、親朋,懼怕袁公責罰。願意丟棄盔甲、兵器,裸*身回豫州。”

魯肅即將經過報給劉備知道

劉備:“此人有大將之才,當招募之。”

賈詡道:“可偽許之,而後要袁術拿糧食來換,袁術新敗,糧草兵器遺失無數,必無糧錢來贖,又怒其敗,不肯贖,則可留之。”

劉備:“我立於天下,多賴仁、信二字,若言而無信,後來之人豈願相投?”

賈詡:“若非其建言,陳紀、曹豹多半跑不掉,未競全功,此人之謀。

若不能留之,便可殺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