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伏皇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徐州諸王為定都之地大打出手同時。

孔融、邴原分別派遣使者,希望說服劉備將皇帝安置在青州,任旐不惜親做說客。

甄儼、盧植、公孫瓚等派遣盧養來商議,希望將皇帝遷到幽州。

劉備好不頭疼,彭城衙門又迎來一位不速之客。

“彭城、東海王深受君侯重恩,乃得保全於曹操屠刀之下。如今竟然想丟開君侯單幹,簡直忘恩負義!

不處罰他們,斷絕念想,就怕其他人效仿,舍君侯而挾皇帝,大權旁落……”

下邳相徐繆花白鬍鬚上下抖動,滔滔不絕:“請以重刑治之!”

沒想到中途投靠的徐繆,能說出這麼一席傾向明顯的話來,劉備略喜,畢竟交淺言深,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又豈能一一隔斷別人念想?

只要不投靠二袁、曹操,不違大漢法度,不背大德大節,即便走了也就算不上敵人,我也不便重手制止別人攀高枝。”

徐繆:“就怕他人誤以為君侯軟弱,壞安東軍、徐州之安定、團結大局!”

劉備一向主張仁義道德,手段上顧忌稍多:“徐君且待,多行不義必自斃,過段時間自然有說法。”

徐繆拉著劉備說了半個時辰,才搖著頭、唉聲嘆氣走了。

劉備:“徐繆之言,有幾分發自肺腑?”

荀攸:“徐君向來尊皇室,其心未可知。

然,其人耿直剛烈,卻也沒必要做他人棋子,誆騙兄長。”

言下之意,東海王、彭城王還請不動徐繆。

見劉備點頭,荀攸繼續道:“倒是那幾個諸侯王圖謀不小,居然不自量力到助皇帝擺脫兄長掌握!

真不知道說他們是自作聰明還是愚蠢。”

就算以荀攸之城府,也忍不住吐槽,盤算整治諸王之法。

“主公,魯肅、虞翻求見!”

“快請他進來!”

魯肅行了跪拜大禮,端端正正舉書過眉。一本書頗輕,魯肅卻珍而重之,彷彿千金之重:“劉繇、張昭等人派虞翻送來《徐州歷劫記》!

虞翻:“張子布編集之《徐州歷劫記》,博採眾人之言,既有主體正史,亦對重要人物之言語、行跡分別做傳記,還有劉正禮、諸葛玄等人所做序言…

此書記載徐州百姓無辜願死、英勇抗爭,也記載如琅琊王等人是非不分、利己投機、臨陣脫逃之過…”

劉備急忙接過來翻閱一陣,大喜:“此書以編年正史為骨架,傳記、旁白為血肉,諸君序為麵皮,可謂史書如歷,史筆如刀,不隱晦,不刪略,足以聞名明當代,流傳後世!”

荀攸接過來翻了一陣,也是大喜:“此書足當數萬雄兵!”

這幾年徐州能屹立不倒,人所共知先憑陶謙後由劉備。曹軍攻郯城,東海王當時與陶謙一同困守城內,也算有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彭城之敗,彭城王無力護其民,十餘萬百姓曹軍屠殺,彭城王一家卻無事,被“請”到兗州住了些日子,歷史談不上清白…

琅琊王則是引發曹嵩之死導火索之一,徐州之百姓,琅琊之軍民,對劉容、劉嵩父子收容曹嵩恨得咬牙切齒…

《徐州歷劫記》對以上事件,相關人物等都一一記錄,編者張昭本人名聲清重,可信度極高。其中側重、增刪之意見,不少為劉備、蔡璇親自提出,已是改了數稿後的成果。可謂兼具歷史價值與政*治價值。

劉備:“公達叫上糜竺,與虞翻到徐繆處走一趟,務必說得徐繆亦為之作序,再一同印發!”

荀攸、魯肅等人都是瞭然,這就是政治上的公開表態和站隊啊!

虞翻心想加一篇短序,在安東幕府麾下印刷局,不需一日可以雕成版,若全力開動,《徐州歷劫記》只需要日就能印刷幾百冊——彭城王、東海王絕對想不到安東軍之反擊來得如此兇猛、深刻、迅速!

……

琅琊王劉容手握《徐州歷劫記》,對新鮮的油墨香味如聞大糞,一把扔出去,尤不解恨,用腳底死命踩著。

劉熙:“父親息怒,別氣壞了身子。”

劉容:“劉備可恨之極!本王要像踩這本書一般,將他踩得面目全非!”

一旁的伏完拿著另一本,一頁一頁默讀著,一顆心沉下去:“這本書絕非數日可成,劉備擇這個時機拋出來,對遷都之後諸事大不利…”

伏完長子伏德:“豈止大不利,可謂背棄盟約!”

為了遷都和立皇后,琅琊王、伏家自覺做出極大讓步。

不僅“自願”承擔了皇室大部分開支,皇帝還給予劉備持節、都督青、徐、揚、兗、冀諸州軍事,千石以下官員自由任免之名義。並同意荀攸錄尚書事,入朝作為劉備代理人。

劉容:“除沒有名號,幾乎相當於安東王。沒想陛下剛下旨遷都,劉備就翻臉不認人,無恥之尤!”

大長公主劉華年近五十,一張白臉保養得當,尤可見年輕時風韻,身材卻胖得如水桶,一面吃榴蓮一面說:“等壽兒嫁過去,做了皇后,你我兩家就是名正言順皇親國戚,一做大將軍,一做三公,何懼那個編草鞋起家老兵?

如今且忍耐為先。”

用那渾濁的眼光,看一旁小妾生的伏壽,盡然罕見化作花兒一般歡快:“壽兒,這些水果來自海之南,荔枝叫妃子笑,最是甘甜不過。”

“謝阿母。”伏壽文文靜靜,頗為瘦弱,有些畏懼地接過一顆荔枝小心翼翼剝起來,心裡怦怦直跳。之前父母打算將她許給劉備嫡長子劉業,後因袁術嫁女作罷,又打算許給劉備做側室,萬萬沒想到,如今盡然改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大漢皇后。

伏壽興奮又驚喜,只覺得如在夢裡。

也有些疑惑,往日不論傳聞做劉業正室亦或是劉備側室,伏家、琅琊王家皆門庭若市

如今陛下已下旨準備擇日迎親,要做皇后,反倒是門前稀少車馬聲。

伏完一向怕公主,就連船上也不能儘性,以至於劉華連生幾胎都是男孩,娶個側室卻立即生了女兒。見女兒可愛乖巧,眼神清明,越發擔憂她單純如許,能否在複雜後*宮爭鬥中坐穩位置、不至廢黜。

伏家近兩百年不其侯,詩書傳家,是真正的王侯、貴族,與青、徐不少王侯、官宦世家同氣連枝。之前伏低做小,趕上劉備開拓海東,做起航運、放貸等業務,越發富貴之極,無論劉協掌權,亦或是劉備取而代之,伏家都是拉攏物件。要不是妻子劉華、姻親琅琊王力勸,根本沒有必要參與皇權之爭。

這次《徐州歷劫記》如同一個警鐘,敲得伏完心驚肉跳

回憶昔年劉備少時只是黔陬縣長,四百石小官,就能繞過琅琊國開拓青州直航東海國之海路,把原本把持近海航運的琅琊王、伏家壓得死死,用一個後來改名膠州的小漁村代替春秋至今聞名、繁榮數百年的琅琊港

如今手握數州之地,二十萬人馬,以皇后、大將軍名號真能鬥過?

劉華、劉容以為皇帝授予劉備都督數州、官吏任免之權力是巨大讓步,可伏完知道那些只是承認劉備已經掌握的權力罷了,且還不是全部權力!過去曹操只有半州之地,十萬人馬,就敢要求三公、大將軍之職,任何人到劉備這種高度不會要求封王甚至更高?

相比曹操、袁紹、董卓、梁冀……劉備已算相當剋制吧。

伏完見高談闊論的琅琊王父子、自信滿滿的妻、兒,懦弱的小妾、單純的女兒…不禁對自己的選擇產生深深懷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