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袁紹之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竟敢欺負我兒!必叫劉備好看!”

袁紹大旗一揮,令淳於瓊為前部,帥3萬士卒從平原、清河渡黃河,千舸爭流、千帆競發,浩浩蕩蕩,一望無垠。

管承等所率安東軍艦隊駐守各處渡口,密切關注袁軍形勢,立即發動攔截。

安東水軍船隻數量略少,但其中有排水量萬石以上海船、樓船上百,船上裝有拍杆、鉤、拒,炮烙,床弩,船頭還撞角,少數竟然裝有微型投石器。

交戰之時,如猛虎入羊群,使得淳於瓊之船紛紛傾倒、披靡,被船頭撞角碰撞者,船體直接破裂沉沒。屢次擊敗渡河袁軍。

數千人葬身魚腹,淳於瓊自身也落水,差點被俘虜。

念子心切的袁紹將淳於瓊臭罵一頓,這才明白水軍技術上存在巨大差距!急忙命沮授著手組織研製大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遠水解不了近渴,袁紹立即放棄從平原郡直接跨河的幻想,改道上游數百裡東郡之濮陽、白馬、延津渡河。

黃河彎曲而綿長,安東水軍雖強,也無法盡數防禦數百裡水域,要是兵力分散,也容易吃敗仗,依舊集中兵力緊緊盯住平原、清河渡口留下的袁軍、艦船、旗幟。

未想到卻被迷惑,

待到安東水軍發現從上游接連漂浮而下的破木、衣物,猜測推斷上游有人渡河,集中上百車船、快船逆流而上,發現文丑所領3萬援軍,已渡過黃河至東郡,自河之南濟之北前往東平國。

袁紹並不滿足,依舊不斷增派援軍。

東郡黃河漸漸狹窄,這些日子降雨偏少,不利於逆流而上。故而管承堅守荀攸之令,守住下游,對上游只是騷擾,無法也無心阻止袁軍從上游渡河。

袁紹進入東郡郡治東武陽,將臧洪罵得灰頭土臉,迫使他積極籌備糧草,以供應大軍。

袁紹繼而帥兵南渡東郡,留下沮授守東武陽,鉗制臧洪。

東平、濟北國袁曹軍隊超過6萬,由顏良、文丑、朱靈、樂進等名將、東平相程昱等智謀之士統領,在數量超過,在質量上不亞於劉備中軍。

這些人要是各自為戰,劉備也不懼,袁紹趕來統一指揮,就令人感到棘手。

趙雲所帥左軍,需同時面對昌邑的曹操、乘氏之李整李典,而數量上只有曹軍一半。

攻守之勢大變!劉備、趙雲陷入圍攻之中。

劉備當機立斷,放棄了打下東平、濟北國的計劃,大踏步後退,讓出剛打下的大半個任城國,沿著泗水東岸、南岸佈防,泗水西岸只留下任城縣等少數幾個臨水縣城。

同時命令青州的荀攸、關羽、張遼、劉燾等,圍三缺一,急攻濟南國東平陵,令右軍諸葛玄、昌霸、臧霸斂軍固守,截斷青州濟南國與兗州濟北國聯絡。

袁譚求救甚急

謀士田豐道:“與主公爭天下者,袁術、劉備也。

袁術今為曹操困頓於濟陰、陳留之南,遠達數百裡,兵連未可卒解。

劉備勢孤力單,今舉軍攻之,可一往而定,至少能將之攆出兗州!

然後引兵而東,東平陵之圍自解。

兵以時機而動,現下正其時也!”

袁紹:“奈何長子被困,本公心不能安。”

田豐:“劉備狡詐,善於用兵。

在兗州從攻勢全面轉為守勢,在青州卻繼續強攻,必是為吸引我軍分兵救青州刺史(袁譚),而後分而擊我。之前2萬士卒也是敗於此計,其心歹毒!

東平陵經營日久,外有護城河、內有內城,城牆高過四丈,甚為堅固,又有青州刺史親自守衛,只要派少量援軍,使城內知道主公親至,必能持久。

算上曹操軍,我方遠多於劉備軍,與其主力決戰兗州,正當其時!”

郭圖道:“不然,安東軍器械優良,甚於我軍,極善於攻城、守城、水軍。青州刺史兵力不足,外無援軍,怕難以堅守。

且父子人道之大倫,父焉能不救子?”

田豐:“就算城破,袁術、劉備也絕不會殺青州刺史,到時候以雍丘張超換之,袁術、劉備必同意!”

郭圖:“刀劍無眼,豈能將青州刺史之性命,寄託於對方仁慈?

兗州不過屏障,兗州刺史是曹操,主公就算勝過劉備,打下半個兗州,又有何用?”

審配等支援田豐認為應該集中兵力打擊劉備,他們心裡都認為袁紹有數子,為了大業,何惜一子。

逢紀等外來戶支援郭圖,畢竟袁譚與他們早就熟識,是一直支援的勢力繼承人。

袁紹怒道:“夠了,胡鬧作甚!”

心中對田豐極為不滿,要知道田豐、沮授、審配等本地派之前的意見是迅速消滅公孫瓚,統一河北,做光武第二。這次卻支援打劉備、奪半個兗州,袁紹難免懷疑他們的意圖。

而郭圖、逢紀之前意見是向南統一兗、豫州,衣錦還鄉,這次卻能捨棄目標,支援拯救袁譚,有捨己從人之態,就使袁紹欣喜“人是故人好”。

袁紹之前對郭圖、逢紀、許攸等人極為倚重,這幾年基於現實利益,更重用冀州本地人。現在轉頭想,關鍵時候還是故人可靠:“本公意決,以主力援助譚兒!使郭圖為前軍監軍使,有不從者,斬立決!”

田豐嘆息而退,出門後道:“哎,大事不好!遇數年難遇之機,竟然一子之困而喪失,可惜!可嘆!”

守衛士卒中有郭圖鄉黨,將這話告知,郭圖立即將之稟告袁紹,袁紹初時不相信,可問了幾個侍衛都這樣說,袁紹心裡面就越加不滿,對田豐漸漸疏遠。

此時,劉備亦在湖陸謀劃下步戰略。

劉備:“此計太過明顯,袁紹會鑽到籠子裡嗎?”

劉曄道:“袁尚尚未成年,袁熙年輕而能力未顯

而袁譚支撐青州數年,是袁紹最具才能之長子,預設繼承人。

不論付出何種代價,也不可能放棄!”

趙雲:“袁譚與我方數戰,雖多敗而不亡,能力算得中上。”

于禁從下層出生,對袁譚頗為不喜歡:“非也,若非主公一直把戰略重心放在海東徐州上,袁譚早被攆走了。

這種趾高氣昂的世家子弟,得了幾場小勝就驟居刺史郡守之高位,驕傲自大,自以為是,有何能耐。”

潘璋:“要不是擔心打了小的小的來老的,早把他收拾乾淨!”

劉備咳嗽兩聲:“別偏題!我們議的是如何打。”

轉頭對劉曄說:“推演要做兩套,一套袁軍主力南下,一套袁軍主力向青州…”

馬蹄聲急響,幾個風塵僕僕的騎士賓士而來:“報,青州急報…”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