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徐州之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君侯可來了,

我父突然去世,悲傷不勝,今交接印綬,回鄉服喪三年”

陶商正跪在州衙之中,面色悲慼,雙眼紅腫,一身粗麻衣。船已備好,打算劉備來了就走。

“不可!曹操、袁術覬覦於前,徐州不可一日無卿!”

劉備急忙趕往徐州,就是為了阻止陶商像原本歷史上那樣守孝三年,阻止他徹底錯過仕途發展機遇。也避免劉備與徐州之間,與丹陽兵之間少了陶氏這個連接點、潤滑劑而出現動盪。

陶商:“知君侯好意,可…嫡長子不守孝,怕會被天下人詬病恥笑!”

有這句話,劉備心知道對方亦不願捨棄來之不易的徐州刺史,勸道:“大爭之世,非卿不給父親守孝於鄉,而是徐州先遭到黃巾之亂,再被曹操兩次攻屠,三被袁術屢次打劫,百姓苦難。

今日離徐州,明後日曹操、袁術、亦或是呂布就來攻打。徐州凝聚你父子兩代人之心血,百姓之鮮血,豈能因家人之哭,棄之不顧,而使全州百姓皆哭?”

旁邊轉出一人,居然是北海相孔融:“不然,孝道是大禮,孝子喪父,哭必聲嘶力竭,舉止必失去平時禮儀,言語必無條理文采。守孝三日,形如枯槁,而後可食。

必回鄉守孝三年,穿上華美之衣服必不安心,聽到美妙之樂必不快樂,吃美味之食必不覺得好吃。”

劉備一愣,一怒:“你為北海相,不向州牧備報允許豈能擅自離郡?”

“君侯為青州牧,卻數月不回青州,為何批評我呢?”

劉備手按劍柄:“大膽!”

孔融見劉備大怒,急忙轉移話題道:“君侯是陶公故吏、養女婿,按照喪禮,應為陶公守孝一年或數月,融亦願為陶公守孝三天。”

孔融打得好算盤,要是劉備服喪,他就可以擔任青州牧,要是陶商回鄉守孝,他亦可擔任徐州或青州牧,於是引經據典,歷數齊衰、大功、小功的規則,計算劉備的守孝時間。

他口才極好,又有孔家光環在身,說得劉備和陶謙諸故吏不辭職、不守孝一年,就彷彿不尊不敬父母一般。

邴原說:“故吏如弟子。孔子去世,其學生欲服弟子之喪,可是喪禮中,沒有學生為老師該服喪之規定。子貢提出,以前顏淵死,孔子表示哀悼跟失去親子一樣,而沒有穿戴任何喪服;子路死時也是一樣。這是老師對學生死亡時的禮節。

於是,孔門諸弟子都遵循老師的做法,像失去自己父親一樣的哀痛,而未穿任何喪服,守孝三月而散,你怎麼能違反你祖先的做法呢?”

孔融被問住了,靈機一動:“可是子貢卻如同兒子一般守孝三年啊!莫非兒子(陶商)還不如弟子?”

被孔融攪得焦頭爛額,陶商於是將印綬官服留下,急欲南行。

恰在此時,趙雲來報西下邳太守曹豹帥兵三萬,前來奔喪,已到泗水亦西、下邳城附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劉備與陶商趕往下邳

陶商在城頭質問曹豹:“父親屍骨未寒,而君伐其子,不會被州裡人笑話?徐州人豈能接受你?”

劉備道:“袁公路自稱徐州伯(牧),就是奪下下邳、東海,又豈能讓你做徐州牧?”

曹豹為之默然,令士卒止步,只帥五百丹陽、徐州兵過泗水,求入下邳城為陶謙弔唁。

陶商感到奇怪,邴原說:“曹豹哪有三萬人,統帥大軍的多半是紀靈,曹豹入城是為了探聽徐州虛實!只需…”

曹豹進來就大哭特哭,念了一篇四六祭文,邊哭邊讀,聞之落淚。

與之一同前來的閻象一邊哭,一邊四處尋覓,卻見孔融與一位身高八尺的美男子立在陶商身旁,手按寶劍,面無慼慼之色,找到機會便問孔融:“那美貌雄壯者何人?”

孔融答曰:“常山趙雲,字子龍,乃劉安東之婿。”

閻象手抖了抖:“他為何面無戚色?”

孔融:“聽說安東將軍欲使他接任徐州刺史,任人唯親!我才是適合人選,你以為如何?”

閻象心如亂麻,居然是昔日擊孫策之趙雲!聽說曹操麾下曹、諸夏侯諸親皆不是對手。此人武略不下張飛、太史慈,與紀靈將軍同列,要是此人接替徐州刺史,怕徐州難圖:“此人太年輕,還是文舉更合適。”

孔融:‘正是!’

閻象匆匆告辭,忙將情況報於袁術。

這邊亦派舊識提著酒肉與五百士卒套交情,明眼人都看得出他們的後悔。

曹豹是會稽人,想回揚州做太守,自然不能做會稽太守。之前,認定劉備必定令心腹守丹陽,也不可能給他丹陽太守,至於吳郡,曹豹知道自己是個將官,去了,也沒有施展空間。

於是叛劉備、陶商,歸袁術,以保留下邳太守。

現下聽說劉備把會稽分為會稽、臨海、建安三郡,把丹陽分做兩郡,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大錯特錯:

三郡每個都比有西下邳數倍大!而且離家近!便於照顧家業,提攜家族。

這半年來,麾下的丹陽兵會稽兵逃跑不少,令曹豹如坐針墊。

而同郡周昕原本是袁紹死黨,前後給袁紹、曹操發丹陽、會稽壯丁約萬人,劉備卻不計前嫌,讓他做了臨海太守,更令曹豹羨慕嫉妒恨。

曹豹麾下的將士都議論紛紛,這個位置,本來應該是劉備特地留給曹豹的,他們本可歸鄉…

連哄帶騙把曹豹、閻象弄走,紀靈依然屯兵西下邳,顯然不懷好意。

前腳走狼,我後腳來虎。

沒想到又得到密報,兗州刺史曹操領兵數萬靠近沛國,意圖打徐州主意。

為了徹底打消外人念想,劉備用邴原之計,在接到陶商辭表同時,組織徐州之民上萬民表、萬民傘,以奪情起復。任陶應為亭侯,一千戶,回鄉守孝,以陶商之子代替其父回鄉守孝,由夫人甘梅攜幼子劉禪代替劉備去丹陽守孝。

在後漢,一般由朝廷任命國相、縣相,侯爵只是吃租稅,沒有治理封地政務的權力。陶商襲陶謙之爵為溧陽侯,卻不給溧陽設縣長、只有縣丞尉,又許給陶家50人的親衛編制,實際是將治民領民之權力交給陶應,變相肯定了陶家裂土封侯的待遇。

雖只是縣侯,可謂莫大榮耀。一門三侯,父子二牧,一時傳為美談,暫且蓋過了不服喪之詬病。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