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旬月破會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見王朗不斷聚集士卒,又有孫靜、朱治作側翼,總數近五萬人,眾將都深感棘手

劉備卻不憂反喜:“半月之內,必破王朗!”

眾人皆奇之,不知如何破王朗

這日晚上,劉備派水軍都尉王豹、都尉呂岱等乘船潛行,順流直下,第二日早晨便抵達了錢塘江、曹娥江交匯口。

突然出現在上虞城外的劉軍,如同天降神兵,切斷曹娥江,斷絕了上虞城外援。在呂岱、王豹帶領下,全軍英勇異常,三面圍攻上虞城。

上虞城牆低矮,兵力又被抽空,僅半個時辰,不就就攻入上虞,佔據西、北兩側城門,圍攻縣令府邸。

在上名士魏滕、吳範等勸告下,上虞縣令放棄抵抗,在寒冬臘月裡,脫掉上衣,袒胸*露*乳而降。

魏滕,字周林,揚州會稽郡上虞(浙江上虞市)人,乃是江東名士,名望不在顧雍之下。

其祖父魏朗更為有名,乃是屈指可數的黨人中堅!與李膺、荀昱、王暢等齊名,號稱“八俊”,僅次於竇武、劉淑、陳蕃“三君”。

魏朗,上馬能治軍平叛,下馬能治民安郡,曾經做過交州九真郡都尉、河內太守、尚書等內外要職,然而性剛直,被第一次黨錮被貶官回鄉,後黨錮越來越激烈,陳藩等人皆死。魏朗也被招入雒陽,他知道多半不可能善終,為不牽連家人鄉黨,自殺於路上的牛渚。

魏滕因其祖父,被禁錮多年。黃巾之亂後,復又為官,後諸侯討董,中原大亂,魏騰又辭職歸鄉。

捷報傳到錢塘江北,是一個叫吳範的上虞人充當使者。

劉備大喜:“像魏騰這般名士,能主動出仕,會稽可安!”

劉備趕到上虞,當即任命魏滕為安東將軍從事、暫代上虞縣令。魏騰極力舉薦吳範,說他深通曆法和易經,善觀天氣變化,能夠見微知著,推算災祥,事多應驗。

劉備於是將吳範亦作從事,留在身邊參軍,以備詢問會稽之事。

繼而令王豹、呂岱、魏騰沿海攻擊餘姚、句章、鎮海等地,要講曹娥江以東全部收歸囊中。

吳範卻說大多數郡縣都能輕易奪,但餘姚有虞翻,很難攻下,強攻怕會有折損。

在劉備眼中虞翻只是個名士文人,認為大軍一來,這些縣城都會投降,何況沒什麼兵力的餘姚,遂不以為意。

第三日,

王朗才知道上虞失守的訊息,曹娥江東西被分為兩段,大驚失色:“會稽一半為劉備所據,又失了錢塘天險,如之奈何?”

周昕說:“如今劉備親自率精銳攻打上虞,必定空虛,應該封鎖消息,集中包括太末縣賀齊等軍力,攻擊餘暨城西北的劉軍大營。”

報…報

周昕話音剛落,斥候得到射入城中的箭,其上有信

王朗接過來一讀,氣得一把扯成兩半:“燒掉,全燒掉!”

然而射入之信乃是雕版印刷,數目極多,周昕等人不久亦得見該信:

“王朗不服揚州刺史管束,屢次侵略臨郡。

安東東將軍劉備、揚州刺史劉繇,皆是大漢貴胄,共表皇帝陛下,撤去王朗會稽太守之職務,遷為議郎。

今天合兵討伐王朗,各縣鄉長官,諸營兵將,只要棄暗投明,可以既往不咎,立功受賞…”

王朗大怒,欲攻擊劉備軍營,會稽諸將士卻不聽命令,認為家鄉都被佔了,這仗沒法打,堅決要求王朗回援。

王朗讓周昕從曹娥江上游過江,引兵來救;自己攻擊趙雲駐守的大營,不下。

第五日,

周昕過不了曹娥江,不得不繞道上游,本來就疲憊。見到劉備親至,就更無戰心。

其士卒見家鄉的縣城被佔據,都想著回鄉回家,剛一開戰,稍微不利,就四散而逃,只有餘姚的虞翻,守住城池。

周昕知道大勢已去,於是向劉備投降。

攻擊餘姚的王豹卻吃了大敗仗,虞翻裝作不支、被攻上城頭,王豹於是親到城牆外督戰,卻被虞翻軍射殺。

第六日,

劉備欲強攻餘姚、殺虞翻,周昕、魏騰都勸不要。

周昕更是自告奮勇,前去勸降虞翻。劉備不相信能夠勸降成功,就同意赦免虞翻。

沒想到虞翻當即開城投降。

劉備問:“為何一開始不投降?”

虞翻說:“我本就是王太守舉薦之官,自然要盡忠職守。況且之前王晟近親被屠戮,不知道王豹會不會屠城,故而不敢投降。”

劉備問:“現在為何又投降?不怕因王豹之死,治你之罪?”

虞翻:“不怕,君侯一諾千金,既然許諾,饒命,就一定準守。”

虞翻嘴上說不怕,心裡還是怕的,於是自告奮勇,入餘暨城,對王朗說說東部諸縣都已經失去,勸告他投降。

王朗不同意,說還有賀齊。還有山陰。

然而,王朗不知道的是,賀齊此時正在劉備大營中,向劉備投誠,賀家畢竟是會稽大族,不可能把寶全部押在一個外地人身上--不論之前那個人多有威勢,現在他只是一個即將失敗者。

第八日一早,

約定的時間過了,劉備大舉攻城,虞翻於是帶著王朗和王朗的部眾一起,乘船遠走會稽南部的章安、永寧、東冶。

虞翻送到之後,就回來了,求見劉備:“請主公治罪”

“你還敢回來?”

王翁聽聞長兄王豹戰死,正在巨大悲痛中,拔出刀就要殺虞翻。

劉備制止了王翁說“先問清楚再治罪不遲”。

對虞翻說:“之前我信任你,讓你入城勸降,你不僅勸降不了王朗,還把幫助他逃走,你說你該當何罪?”

虞翻:“棄暗投明,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虞翻本也不能例外。更加上虞翻得主公看中,自然應該萬死以報厚恩。然而,主公雖然對我有恩情,對會稽之民,卻未有恩情,只是以實力壓之。”

王翁怒斥:“虞翻,你小子注意點,有你這樣說君侯的麼?”擼起袖子,衝到虞翻面前,抬拳就欲打。

席間,眾人皆變色。幾個侍衛,連忙把他拉住。

劉備揮揮手,制止他發怒:“讓他把話說完。”

虞翻臉色不變:“王府君是個名士,道德文章,知名於世。也是位清官,對會稽之民輕徭薄賦,很有些恩情和威望。又並無大的過錯,只可惜看不清大勢。

主公若是抓住他,放了,會帶來動亂。若是取他性命,會稽的士民,念著他的好處,就會對主公離心離德。”

劉備:“兼弱攻昧,是當今的主流。王朗本東海人,本就在我治下,又怎麼可能傷他性命?他真是誤解我了。”

令人氣憤的是,王朗居然會逃跑!

更令人氣憤的是,這麼多人相信王朗的判斷,跟著王朗一起逃跑了。

難道我劉備名聲那麼差?

劉備最擔心的是這些跟著逃跑的人,與孫氏合流,對會稽日後的治理產生不利影響。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虞翻說:“王府君準備逃走,無論於君侯還是王府君,都是是功!”

劉備一下氣笑了,本來自以為看準了你虞翻,也看準了王朗表面雍容,內裡缺乏膽略,一定會同意勸降,哪知道結果大出所料。

這都是虞翻的錯,王朗的錯!

俗話說愛則屋及烏,恨就殃及池魚,連帶著劉備也對虞翻不滿:“來人啊,把這信口齒黃之輩拉下去鞭五十!”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