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公孫伯圭的指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老遠就聽見公孫瓚大吼大叫:“我沒事,放我出去,我要與和連一決雌雄!”五個士卒死死按住他,累得滿頭大汗。祁縣城南,有上百房屋徵用為受傷將士的醫治修養之所,走進其間,士卒們的痛苦、哀叫聲不斷傳來。

劉備每日看望公孫瓚和屬下士卒,帶著藥品、吃食:“伯圭兄,傷好些了麼?”

公孫瓚在阻擊鮮卑進攻祁縣時腿上、左臂各中了一箭。之後的阻擊、追擊戰中,前胸後背各中一箭了。腿部一箭最重,其他都是輕傷,另有擦傷、摔傷數處,不算在內。

要說公孫瓚也是勇猛無前,追敵百餘里,從清晨到傍晚,把鮮卑人從祁縣南攆到赤城,光復赤城。第二日清晨,從赤城沿著白水,逆行北上,直到在獨石口以南,遇到草原上聞訊親率精銳前來救援的檀石槐之子,和連。

和連的部隊驍勇、精銳,數量也更多,公孫瓚敗退之後,退回赤城,和連銜尾直追,日中,在赤城以北山谷中遇到帶步卒北上的陶謙、曹豹等人,為漢軍強弓勁弩所傷,退回草原。

連續的作戰,三天連續四次箭傷,疲勞、傷痛疊加起來,公孫瓚即使是鐵打的漢子,也倒下被抬入了傷兵營。

“玄德,快管管這些士卒,讓我起來,繼續擊敵!”

“和連已經敗退,兄長受四處箭傷,何必如此拼命啊?”

“沒關係,我有內氣保護,只要不傷內俯,不斷肢殘腿,不感風邪,好好靜養,很快就會好的。。。”感風邪,後世稱之為感染。

“內氣?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我公孫家有一門家傳的引導術,可以強身健體,提升武藝。”

“真厲害!豈不是可以一騎當千,排山倒海?”

“怎麼可能!”公孫瓚狂汗,“不過比普通壯士強上一些罷了!把平日吃的東西,透過內部氣息的引導儲存、積累起來,增強爆發力和耐力。

例如平日我用三石半弓,把內力積聚起來就可以拉開5石以上強弓。當然用的次數多了,依然會覺得很疲倦,強行多用,則需要幾天才能恢復過來。若是拉傷了,十天半個月才能恢復。”

“兄長,增加耐力又是怎麼回事?”

“普通人不論對身體怎麼鍛鍊,總是有極限,短時間內連續射出8到12箭,就得停下來休息一會,否則精度會大大降低,甚至會拉傷。練習引導術後,相同時間能射出15箭,恢復速度也快的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相同時間多射出3箭,快四分之一!這就是為什麼,公孫瓚能與鮮卑射鵰者對射不落下風——射速更快,耐力更持久,能使用更強的弓。當然還有傑出的騎術和一往無前的勇氣。

“兄長,能教教我嗎?”劉備前世看過一些影片,雖然大多數號稱武藝高強者是浪得虛名,遇上職業格鬥者、軍中好手,完全不是對手。但確實有武藝高強者,能輕輕鬆鬆上樑揭瓦,或手劈磚頭,或腳踢斷石碑,我一拳打傷別人內腑。

“恐怕不行,這是我們的家傳絕學,不能外傳。除非你做了我們公孫家的女婿。”

劉備感到無比遺憾。

“雖然我家傳的內功心法不能交給你,但是可以傳一些其它的基礎功法給你。”

劉備喜歡地拜伏在:“謝兄長大恩!”

公孫瓚:“你要記住。只有內氣也不夠,必須加上對身體的嚴酷鍛鍊。如果沒有足夠鍛鍊,身體承受不了,五臟六腑和肌肉就會受損,短則一月,長則數月,甚至年餘才能恢復過來。”

劉備:“這麼嚴重啊!莫非這就是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

公孫瓚點點頭:“把手給我,讓我看看你身體根骨和基礎。咦,奇怪,另一只手也給我。”

公孫瓚在劉備身上摸摸捏捏半響,劉備臉越來越綠、嚴重懷疑對方是不是龍陽之好。

公孫瓚:“你不是練過某種內氣?”

“沒有啊。”

“那就奇怪了,你身體中已有微薄的內氣了。”

“不可能吧!”

“你仔細想想,到底有沒有?”

“有個老道,說與我有緣,傳了一些竹簡。我照著其中口訣練了幾日,只覺得手腳靈便了些,卻沒什麼內氣。”劉備回營找出於吉給的‘練體’篇。

公孫瓚細細翻閱,時間接近半個時辰,不時發出嘆氣聲。就在劉備以為上了於吉大當時,公孫瓚終於開口了:“這道書,是好書。一般人練習,只需數月,就可強身健體,四肢百骸無不舒爽。你可知道,練出內息並不容易,需要天賦異稟,或天材地寶般的藥品,或激發生死之間潛力。

一百人或許只有數人能練出內氣。而你就是其中一個!你雙手極長,臂展開闊如猿臂,手掌寬大,手指修長,能夠牢牢握住弓箭,至少是‘猿臂善射’的根骨。”

劉備大喜:“這麼說真有內息了,怪不得這些日子飯量大了不少,力氣也大了不少。還以為是青春發育期呢。”

“青春發育期是什麼?”

“額,就是男子十二歲到十八歲,身高、力量長比較快,聲音變粗,欲,那個對女性的慾望也開始明顯。”劉備擔心公孫瓚繼續在這個問題上糾纏,話鋒一轉,“兄長若是喜歡這練體之術,我抄一卷給你。”

“不用了,高深的內息引導之術,各有個的運氣經脈,混練反而會使內氣不易集中,使爆發力下降。最嚴重的會造成癱瘓或縮短壽命。況且各家內息之書,都是重寶,不可外傳,有什麼不懂的,可問那位道長,也可來問我。”

其實公孫瓚沒有說剛才小半個時辰,已把關節之處牢牢記下,待日後慢慢與公孫本家內氣之術對照研究。不欲抄一份,一是不願意外傳,二是既然公孫家把他視作邊緣子弟,他也沒有討好族中的打算。

“兄長可知道陶方伯推薦誰為祁縣塞障尉?”東漢在一些重要關卡設立塞障尉,負責防禦、盤查,兩百到四百石,與縣尉級別類似,職責更偏軍事,。

“祖大榮?”

“你怎麼知道。”

“方伯問我願不願意做這個塞尉,我給直接拒絕了,推薦祖大榮。”

“啊?!為什麼兄長不推薦我呢?論功績,我也不必祖大榮少啊,為什麼方伯僅僅給我個典郡書佐的百石小官?”

“哈哈,嫌小麼?嫌小也也我絕不會推薦你當祁縣塞尉!”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