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徐州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前海內擾攘,州郡起兵,征夫疲病,寇難未弭。

有人說是因為將吏不良,侵侮黎民,侵害士眾。以至於兵戈之聲聞於天下,城邑震盪,百姓逃竄。豪族設堡塢以自守,善良百姓化為群盜。

如此何異於抱薪救火,扇火止沸哉?!

痛哉!四方之民流離他鄉,白首老人奔逃山野,黑髮稚子死於溝壑。

痛哉!百姓莫不回望故鄉而哀嘆,痛哭流涕於道旁,飢厄困苦已到極點。

皇帝悔恨自己懵懂之過往,欲安撫教育百姓於今日,但是,各郡國兵眾連結,兵器布野……詔書一到,各郡守國相將軍一同解散甲士,親自致力農桑,只留侍奉官署維持治安之常吏。

此詔慰示遠近,鹹使聞知。”

袁紹、袁術、公孫瓚、劉表接到皇帝劉協停戰詔書後,皆停戰,卻沒有一個解散部隊。

袁紹笑著對許攸田豐沮授說:“太行山的匪徒不像公孫瓚、劉虞、張燕一樣有官職,剿“山賊”不違詔書。”

公孫瓚對兒子公孫續說:“暫且修養,致力農耕,已待天時。”

劉表喜道:“天子英明,當收拾荊州各郡不服之郡守、豪族,固本求元,取士練兵,以觀天下之釁。”

劉虞:“靈帝時,青州、冀州每年轉移支付幽州錢糧以億計算,如今入難敷出,不戰就可省軍糧,天子雖幼,卻有智慧。”

袁術嗤笑道:“恐怕早上解散軍隊,晚上就被亂虜抓住。罷了,與劉表、曹操和睦,也算緩兵之計,更要抓緊時機爭奪揚州。”

公孫度亦遣大將柳毅求和於劉備:“皇帝有詔書,應當退回遼南土地、人口、糧食,共同罷兵。”

關羽一張臉紅得如同重棗:“屯兵阻敵據守非本意,公孫度狼子野心,多次侵略,我們就算想解散也不敢散!”

柳毅:“劉青州身為漢室子孫,豈能不守皇命?”

劉備:“公孫度有何功於大漢能代表皇命?戰爭本公孫度挑起,本侯要是奉命解甲,虛弱州郡,史書就就會寫我放棄武備以資亂,損害官威以益寇!”

“印了一千份。”荀攸遞過去一張邸報,上面血紅色的亂、寇,二字,把公孫度、柳毅訂上恥辱的歷史紀念碑,讓柳毅不得不臉色通紅。

劉備指著甄儼:“你告訴公孫度,遼南太守如今是皇帝的舅舅,地、人、糧我都不還,他要敢帶兵來取,就失了大義,要麼就拿馬匹、皮革等特產來換!”

關羽:“還不快滾!”

柳毅灰頭土臉逃走了,快樂的笑聲在青州諸將士傳開來。

公孫度沒有足夠糧食,每多拖一天,實力便弱一分,要是沒有孤注一擲之勇氣,屈辱地接受青州苛刻的條件,是公孫度不能不喝下的鴆酒。

。。。

眾諸侯動機心態各異,或主動或被動迎接和平,卻有兩人,十分不滿。

曹操有了青州兵,終於不用在以河北的東郡東武陽為治所,而是以黃河以南的濟陰國甄城為中心。

擊敗袁術後,曹操的野心膨脹起來,離開交通不便的甄城,移到濟水旁的定陶,擺脫了袁紹鷹犬的定位,真正獨立為一方軍閥。同時,曹操讓夏侯惇為屯白馬,遷折衝校尉,領東郡太守,以防守袁紹,名義上當然是防守李傕。

在荀彧建議下,曹操把目光轉向了東南面的陶謙。

。。。

徐州難得的和平,被一個神棍打破

漢闕,乃是大道或城內道路旁高大的望樓。下邳人闕宣,因為代漢者當塗(路)高的圖讖,聚眾數萬人,其中兵數千,自稱天子。

闕宣不敢招惹兵力強大的陶謙,而是一路北上魯國、山陽郡,想到山裡做土皇帝。

陶謙派兵一路跟隨和驅趕,藉機驅逐不服的彭城相薛禮,繼而深入豫州、兗州,這才擊殺闕宣,收編其眾,順道佔據了沛郡北部,魯國、泰山郡、山陽郡、任城郡南部。

陶謙十分自得:“前面袁術被袁紹、曹操聯軍大破,求救於徐州,本侯這就算從側翼支援袁術。”

新上任的沛相陳珪道:“徐州西方、西北方本無險可守,只有佔據沛縣和泰山南部山地,才構築保證徐州安全的防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也是徐州人的共同看法。

為了避免被皇帝斥責,被其他諸侯針對,陶謙上書皇帝:“臣聞使遠方的人柔服,非德不行;克平戰亂,非兵不行,所以才有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舜逐三苗於三危,夏啟伐不服之有扈氏。可見,從古到今,沒有不揚威以弭亂,震武以止暴者也。

臣平定徐州黃巾,就是受先皇命之遺命,替朝廷行天誅,所以才能每伐輒克。

但是,妖寇眾多,殊不畏死,父兄殲滅,子弟群起,至今為患。

若臣今日兵罷,明日禍亂必至,上辜負朝廷寵愛授權之本意,對下令群兇日月滋蔓,不是強幹弱枝遏惡止亂的辦法。

臣雖愚昧,始終粘著報答陛下和先帝恩德,只能忍心勤練部曲,嚴令警備,出擊強寇,希望用功勞來贖罪。”

。。。

當荀彧利用長安朋友的關係將陶謙奏章抄寫件交到手上後,曹操如獲至寶。

他太想打陶謙了,陶謙出兵的沛國是曹操家鄉,任城、山陽、泰山都是兗州的土地,前兩者距離濟陰郡郡治定陶只有一兩百裡,後者出產天下聞名的泰山兵。這些兗州的郡守,要是沒有陶謙的壓力,並不一定聽命於刺史曹操!

更重要的是,曹操之前招降10萬青州黃巾,其中選出三萬壯丁,每月糧食消耗量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字,讓曹操恨不得天天去打仗,天天去搶劫別人的糧食。

可與袁術的議和,讓曹操難以動作,拔劍四顧,無人可砍,無糧可搶。

只要陶謙不奉詔,就是曹操插手各郡守、奪回兗州各縣的最好藉口!

秋,七月

曹操東伐陶謙,意圖收回山陽、任城、魯國之土地,一起行動的還有來自袁紹軍久經戰陣的朱靈部。

戰敗的徐州軍,不斷後退,一直到退出兗州為止,差不多10座城池,得而復失。

而此時的陶謙和徐州,不論是屬下的曹豹,還是暫代彭城相的曹宏,還是臧霸、呂由,都根本沒有意識到曹操的巨大危險,他們以為,曹操只是要收復兗州。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