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來自皇帝詔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傕秉政之後,以太尉馬日磾為太傅,錄尚書事,賈詡為吏曹尚書典選舉,以車騎將軍皇甫嵩為太尉,並將蔡邕等一系列名臣放在九卿等高位上。

皇甫嵩本就曾是李傕、郭汜等人的上級,在軍隊中有著戰神稱號;馬日磾聞名關西,在世家豪族中有極大影響力。

這些威望厚重的高官,很快展現出不同尋常的影響力,訂立了諸多規矩,使朝政煥然一新,同時使涼州軍各位將軍、校尉深感約束,不能肆意而為。

李傕、郭汜最擔心被皇甫嵩架空,問計於賈詡、李儒。於是有了太傅馬日磾、太僕趙岐杖節鎮撫關東,既為平定關東,也為涼州諸將帥前途權力,還有個重要原因:

關中經過之前的氣候性荒蕪,經過羌胡入侵,經過王允、李傕兩次軍事政變,經濟基礎嚴重破壞,難以供應龐大的軍隊,也難以供應完整的中央官僚系統,要知道這之前對羌胡的戰爭都需要發動舉國之力。

馬日磾、趙岐這兩個脾氣又臭又硬的人走後,李傕即向皇帝要求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假節,將關中軍政大事一一掌握手中;以郭汜為後將軍,樊稠為右將軍,共掌西涼軍、禁軍,同掌朝政。

功勞頗大的張濟為驃騎將軍,東屯弘農,以防備關東諸侯。

馬騰為徵西將軍屯兵長安附近,防備朝中生亂,以韓遂為鎮西將軍,屯金城(蘭州)防備羌胡。馬騰、韓遂終於獲得了討伐王允、呂布成功的獎賞。

接替馬日磾錄尚書事的,是向來與涼州諸將關係還算融洽的楊彪,楊彪性格較為平和,作為弘農人可以信任,在涼州人中影響力不如皇甫、馬二人大,在這些“優點”使涼州諸將更加放心。

馬日磾、趙岐從武關道出關,第一站目標是劉表佔據的荊州。

劉表雖然也是黨人,更是漢室子孫,之前董卓秉政時任命他為荊州刺史,劉表非常感激,不僅屢次與袁術鏖戰,也一直沒有忘記給長安進貢。

但是自從王允政變後,李傕再次政變後,劉表就再也沒有向長安進貢,反而派麾下大將堵塞武關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殺王允、走呂布大大得罪了幷州人,來自幷州太原等地的錢糧斷絕,入不敷出的長安朝廷比任何時候更急需荊州在財政、糧食和各類物資上的幫助,不惜給出鎮南將軍、荊州牧,成武侯的條件。

單騎入荊州,就是背靠朝廷,劉表的認同來的很快,他一點不猶豫,派遣蒯良前往朝貢。

蒯越等人勸劉表派兵入長安,扶天子以令諸侯。

劉表曾經走過武關道,知道其險峻,也深知涼州軍、中央軍的戰鬥能力,認為荊州軍難以擊破防禦順利進入長安。

此外劉表心中有著極大的疑慮:何進、董卓、王允三名輔政大臣,在不到五年中相繼死於非命,他不想做第四個。

劉表是第二個認可長安朝廷的州刺史或州牧,第一個當然是劉備。

。。。

袁譚:“劉備沒有追上來?”

顏良傲然道:“有我在,大公子不用擔憂。”

袁譚大喜:“多謝你帥軍來援,劉備有張飛,我有顏卿,足相匹敵。”

袁譚的喜悅沒有持續多久,實際上,除了張飛所帥萬人,劉備的主力部隊沒有追擊袁譚,徐榮圍攻劇縣也未參加追擊,青州諸將竭力追擊的是泰山太守應劭。

青州地形狹窄,要不能堵住泰山北部諸山口,應劭始終可以居高臨下,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當然,佔據泰山北部,而不是意圖收復濟南郡還有更大的原因。

入冬之後

侷限於兗州的黃巾,越發窘迫。

西有曹操,北有臧洪,東北有袁譚,東有應劭,東南有陶謙,西南有袁遺,黃巾被限制在黃河以南,濟水以北,東平到泰山的複雜地形內,再也搶劫不到新的物資,陷入忍飢挨餓境地。

劉備笑道:“平定黃巾,可不是曹操一人功勞。”

荀攸:“莫非要招降?”

借追擊應劭打通通道後,昌霸、管承等人正不遺餘力地聯絡黃巾,人口才是劉備真正的目的。

飢餓的黃巾和被裹挾的百姓,如同看到魚的貓,看到骨頭狗狗,歡歡喜喜向周邊諸侯投降。

三四十萬黃巾,一二十萬兗州流民,分成數份,分別向西面的曹操,北面袁紹、袁譚,東面的劉備,南面的陶謙投降、投靠。

曹操得到二十萬以上人口,精壯男子超過五萬,實力大大增強,其他各諸侯也多有所得。

劉備得到十餘萬口,他早就好想好這些人的用處,相比土地,人口才是這個世界最寶貴的資源。

。。。

青州出使長安的使者是劉備的師兄酈炎,運載著大批物資,自徐州、經豫州、南陽、武關入長安,而後再歸來,來回一共花了二個多月的時間,車載糧食和各種禮物,花的時間肯定要長一些。

酈炎奏明皇帝,指出北海王、平原王等人十餘個宗室王侯的過錯本應免為庶人,念在宗室多故,憐憫寬鬆之,削減其封地,移封於瀛洲、三韓。

蔡邕、酈炎祖籍同是陳留,兩位文學名人互相欣賞,有了蔡邕的幫助,奏章毫無疑問被皇帝批准了。

從雒陽到九州島,距離近五千裡,和平時期結合驛亭換馬,也得十天,商旅、行人得一個月。何況有一半旅途是海洋,每年至少三個月不適合通航,遇到夏季風暴,只能從廟山群島繞路,距離增加二千裡,時間增加五到十五天。

距離限制了交通速度,交通限制了資訊交流、人員移動,在沒到達有鐵路、公路汽車近代之前,雒陽朝堂根本沒法對九州島直轄!

直轄無法達到時,分封既是不得已的選擇,也是非常有效的羈絆手段。

之前,由於三韓、穢人、高句麗、倭人不斷襲擊大漢殖民點。劉備不得不滯留大量人才和軍隊在海東。

分封下去後,封侯們就會拼了老命,平壓上所有財產抵擋當地土著,這種主人公意識和主動性,絕對超過流官和外來駐軍。這就好比私營企業,在充分競爭的行業,遠比國有企業更有效率和競爭力。

而青州和護東夷將軍,則平價賣給他們兵器、煤炭、布匹、馬匹,以及各種生活用品。

封侯們又將當地特產,俘虜的女奴、男奴賣給青州海東的大、中莊園主,賣給礦場主,磚瓦窯,冶煉廠,紡織印染等各種工廠。

蔡琰寫下評論:“一枚一枚金幣、銀幣,金黃、亮銀色的資本,建立在奴隸和工人們的血汗之上,資本壓榨相對地主收租有所進步,一樣免不了野蠻而血腥。”

青州報上蔡琰的評論,不僅給青州的政策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成為諸侯攻擊的口實,也使劉備陷入深深的思慮和自省。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