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盧植出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董卓對雒陽軍事力量的完全控制、廢立皇帝,以及逼殺何太後這一連串官場地震,導致了大批官僚出逃、辭職,其中袁紹率先逃向冀州,袁術經過潁川逃向荊州南陽,曹操逃向兗州。。。他們的逃跑與其他人不同,都未逃向本州、本郡,完美規避了三互法,為日後的討董打下了基礎。

盧植好歹是出將入相的人物,扮成商賈,和酈炎一起,輕易避開了巡查守衛,來到洛水邊,打算坐船逃出雒陽。

劉備則在船上置酒送別。

“不要意氣用事,好好輔佐新帝,董卓雖然掌權,但依然是外戚,以外戚掌權,兩漢有成例。”盧植並不把自己的富貴、榮辱放在心上,他關心的是大漢。

劉備說:“恩師,當日徒兒曾打賭董卓若秉政,必然廢少帝,立陳留王,勸你不要與董卓衝突。您心中也有幾分相信了,卻非要試一試,冒著生命危險,與董卓在朝堂上辯論,董卓當場就想殺你。”

盧植:“為師從一介布衣,被先帝徵為博士,繼而擔任了九江太守、廬江太守,而後由為尚書數年之久,可以說深受先帝厚恩,無以為報。如今董卓亂朝堂,為師若不與其針鋒相對,又怎對得起去世的先帝?又怎對得起社稷萬民?”

劉備:“恩師糊塗了吧,先帝更希望立史侯為帝,這兩年,從其種種佈置,可以看出。恩師忠於君,自當支援史侯陳留王。”

盧植連連嘆氣:“廢立之事,不能輕易開啟,少帝既然已繼承大統,便是君,君為臣綱,為臣子的,怎能輕易廢立皇帝?觀看春秋、漢書,每次有廢立,輕者禍及數家,重者血流成河,國家混亂。都怪我明哲保身,既沒有幫助先帝立董侯,也未起到安定朝政的作用。”

靈帝一直欲立董侯劉協為太子,何進、何皇后自然不願意的,靈帝便在去前年部下了幾招大棋,先是從各營抽調精銳,立西園八校尉,蹇碩上軍校尉,以制衡何進曾經指揮過的北軍。而後又以董太後侄兒董重為驃騎將軍,進一步分化何進的兵權。

在靈帝看來,如此就能保證自己百年之後,董侯劉協能夠繼承大統。

可惜靈帝算低了士大夫對自己的仇恨,算高了宦官們對自己的忠誠。黃巾之亂被迫開黨禁,何進因為戰功和徵辟袁紹,獲得了袁氏為基礎的關東士大夫的完全支援,尤其是黨人的支援。

當然,經歷過多次風浪的靈帝,治國雖然普普通通,在權術上卻很有水平,本來就沒有打算過關東士大夫會支援自己選定的繼承人,而是一直都把劉協的支持者選定在外戚董氏和宦官和自己的軍隊上。可靈帝死後,宦官們分為兩派,大部分宦官在張讓、郭勝帶領下沒有支援靈帝選中的董侯劉協,而是支援史侯劉辯,趙忠則首鼠兩端。於是宦官和何進勾連在一起,才能繞過忠誠與蹇碩少部分軍隊,輔佐史侯劉辯繼承大統,並及時公告天下。可憐靈帝一生,對宦官最為優待,對軍隊也不曾虧待,宦官和軍隊卻不從他的遺囑,可悲可嘆。

可要說靈帝一無是處,卻也未必。靈帝算錯了宦官、軍隊和士大夫,可以說主要原因不是棋力欠佳,而是死的太突然,他佈置的棋,沒有足夠的時間起到效果。若是靈帝晚死幾年,上軍校尉蹇碩和驃騎將軍董重掌握了軍隊,再慢慢地邊緣化何進,誰勝誰負,還真未可知。

至於何進,死在猶若寡斷、智慮不周,他不僅算錯袁紹,低估了袁紹對權利的慾望和對宦官的仇恨;還低估了姻親張讓等的狠辣。誅殺宦官之事,涉及生死,何進做得既不隱秘,也沒有任何突然性,更沒有任何策略。

盧植不由得自嘲不已,自己出為上將軍平定黃巾,入朝位居尚書署理國事,可謂帝國的干城、大腿和樞紐。但不管大統之位,鬥爭地如何激烈,何進更多得是聽取袁紹等的意見,從不把盧植當心腹,往往何進、袁紹等私下決定好了,才將自己等人叫來,統一統一思想,佈置佈置具體如何實施。這個尚書,自己做得真真是失敗透頂。

就算何進、袁紹成功地廢除了宦官,這個尚書,怕也不會繼續由自己來坐,袁氏定然會換上更親近、更聽話的故吏吧,例如現在就有性格軟弱的韓馥、支援黨人的鄭泰。

“恩師何必自責!”劉備見盧植萬念俱灰,彷彿一下老了十歲,也是心疼不已,“袁紹、袁術、吳匡、董旻的當日攻打皇宮,不光殺光宦官,還把車騎將軍何苗也殺了。本來少帝即位,就應由外戚、顧命大臣共同輔政。大將軍被宦官所殺,士大夫就應支援車騎將軍何苗共同輔政,可二袁、董旻卻急忙殺掉何苗,之後董卓也刨出何苗屍體鞭屍,可見袁紹、董卓等人的專權之心,早已有之。

周公恐懼流言後,王莽謙恭未篡時。董卓是狼子野心,袁紹、袁術想必也不是省油的燈。

徒兒看來,袁紹、袁術二人,多半不甘心多年努力為董卓坐嫁衣。如今董卓廢少帝立陳留王,二袁有可能起兵“清君側”。董卓秉政,大漢怕是不能安定。”劉備知道歷史,便拿出證據,有意引導盧植往“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那個方向去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清君側?袁隗應該沒有,袁紹心思難測我猜不著,但袁術肯定有這個膽量。”

盧植聽了劉備的話,心中非常沉重,他是天下有數的經學大師,更加上當尚書多年,看過的奏章、宮中秘史極多,起草文書無數,對大漢外戚、宦官互相鬥爭,輪流專政危害,瞭解透徹。

董卓是什麼人,盧植清楚,武勇有餘,文治不足。董卓本不是董太後的族人,只是因為董卓姓董,董太後也姓董,這才勉強拉了個外戚身份,可謂“名不正言不順”。董卓秉政德不足以服眾,若能平安渡過頭二三年,天下或許會安定,若開頭不能平安過渡,大漢就會陷入混亂。

董卓背後站著的是誰的影子,盧植若說原來還有懷疑,現在廢立之事一起,就已經十分明白。

董卓曾經多次違反上級命令,包括違反張溫、皇甫嵩的將令,甚至三番五次違反皇帝讓他放棄兵權的命令。過去,朝中也只是覺得董卓桀驁不馴,也有人可憐董卓的上司太尉段熲,死的可惜,便對董卓多了幾分容忍。

而這時保護董卓的,便是司徒袁隗!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