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昔日蔡倫,今日畢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牽招要求做前鋒,與吳匡、張璋決一死戰。

“陣前鬥將,偏陴之事,讓張飛、趙雲、管承去就是,卿為我副將,當於中軍指揮。”劉備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張飛、趙雲、管承、潘宮等諸將把各種車輛往各個道口、宮門一堆,在後面立上盾牌、長矛長戟,吳匡、張璋、曹操根本過不來。

劉備又派遣士卒持弓弩盾牌上屋、上牆,吳匡、張璋來攻時,皆伏住不動。

待到曹操來攻擊時,眾弓弩一齊齊射,箭如雨下,矢如蝗飛。曹操身中數箭,跌倒在地,身邊之兵盡數披靡倒地。

吳匡也知道袁紹有削弱大將軍舊部之意,出工不出力,不上前營救。

劉備陣中皆歡呼。

卻見曹軍一小將披掛兩層、率領數十個個甲士,皆手持兩層盾牌,突出陣前救援曹操。

劉軍再射,砰砰砰,全部插在盾牌上,如同刺蝟。

“看我的!”

“讓我來!”趙雲、牽招皆滿弓射擊,連盾帶人射倒兩個,可惜雙盾太厚,受傷不重,和曹操一併為其他人救走。

牽招繼續求戰“我父早逝,恩師如父,若不能追殺仇敵,如何立蒼天之下?”

袁紹、曹操與劉備關係惡劣,對手的普通朋友是可以爭取的物件,劉備當然不願意過分與大將軍舊部交惡。兩漢重孝道,父仇不共戴天,劉備又不能不同意牽招搬開車輛帥騎兵出擊。

“你去可以,我另遣張飛趙雲迂迴側後協助你,但要答應一個條件――只誅首惡勿問協從!”

殺!

吳匡、張璋等本大將軍屬下,現在何家男人幾乎死光了,不知道前途如何,皆無戰意,紛紛逃竄。

“賊將授首!”牽招拍馬追到,一槍挑飛張璋。

趙雲、張飛則追殺吳匡和重傷的曹操。宮中有不少亭臺樓閣,便於步兵防守,曹操方畢竟兵力佔了優勢,先前救走曹操那名青年,死死守住一座宮門,身上中了七八根箭矢不退,將劉備的騎兵阻擋在門外。

“你是何人,如此勇猛?”牽招已得了張璋之首,仇恨已有一個交待,為了減少損失,只好作罷。

“譙縣曹洪!”

。。。

袁紹沒時間理睬劉備,在雒陽宮殿中清掃宦官,既是士大夫亙古未有的揚眉吐氣之事,也是大逆不道、藐視君權的惡劣之行。他抓緊時間,日夜不停進攻北宮諸宮殿,想要站在輿論制高點,掌握帝國大權,就必須迅速找回少帝。袁紹一向珍惜名譽、愛惜羽毛,因為在這個時代,名望就是資本,可以換成權力、財富、軍隊。

張讓、段珪、宋典、畢嵐等中常侍知道無法戰勝,遂帶著小皇帝、陳留王,從雒陽北面的谷門向北邙山逃竄,意圖到小平津坐船逃走。只有尚書盧植、酈炎師徒發現後跟了上去。

此時雒陽城中已經亂成一鍋粥,士卒、豪俠、流氓四處搶劫,公卿百官、富家大戶皆明哲保身,閉門拒守,沒有人願意站在必將失敗的宦官一黨,只是派出一些家丁打聽戰況。以至於張讓等人逃竄時竟沒多少人察覺。

等到袁紹、袁術、袁隗發現時,已經到了下午,手下士卒們大多散開來,忙著四處洗劫宮中珍寶,沒有成建制的隊伍。袁紹也不知道皇帝逃向何方,跟河南尹王允一商量,就把數百官吏、親衛派出,十個一組,向北分頭尋找。

河南中部掾閔貢運氣好,帶著十幾個小吏,循著盧植留下的痕跡,找到小平江津,此時張讓等人正焦急地尋找渡船。

閔貢厲聲質斥責張讓等人:“今天你們不自剄,我就盡數殺掉你們!”

盧植說:“不可,宦官輔佐皇帝,乃是大漢舊制。”

“司隸校尉嚴令如此,誅殺所有宦官!”閔貢帶著手下與宦官廝殺,斬殺數人。

張讓等人惶恐,哭泣一片,磕頭求救於皇帝劉辯。

劉辯把何進、何苗的死歸結於宦官,扭頭不理他們。

張讓、段珪等人再次向皇帝磕頭告別:“臣等宦官滅絕,陛下如同失去手腳,天下必亂。陛下保重。”於是投河而死。

此時劉備才將輕騎趕到附近,拿著火把,四處呼喚。

中常侍畢嵐與劉備有舊,拉著中常侍宋典等人,向聲音火光處狂奔:“上軍校尉救我!”

閔貢追之不及,且意在皇帝、陳留王,也就仍由畢嵐去了。

畢嵐跪在劉備馬前,大哭失色,詳細說閔貢逼迫張讓投水之事,劉備嘆息不已:“張常侍壞事幹得太多,袁紹必不會容他,跳河也少受些刀劍。只是他對我有恩,得去河邊祭拜一陣。”

畢嵐卻惹惱了一人,拍馬上前,直取閔貢,閔貢避之不及,被一劍砍翻在地。

“閔貢殺我父親,劉校尉既要祭拜,自然當有貢品!”持劍之人乃是張讓之子張奉,下馬來,一腳踏在尤在掙扎的閔貢胸口,割其首級,放在江邊上,“父親,兒為你報仇!”

閔貢的屬下剛才錯不及防,呆若木雞,此時才尖聲大叫,四處逃竄。

張飛:“兄長,如何是好?”

“回去慢慢跟你算賬!”劉備惱怒張奉殺閔貢,一腳踢飛張奉,“把閔貢帶來的人都殺了!”

事情已經做了,只能一不做二不休,毀屍滅跡,全部扔到黃河裡。

盧植見劉備維護宦官,殺掉河南尹下屬官吏,吹胡子瞪眼:“玄德可要想清楚,今日要是護了這些宦官,就徹底與袁家反目成仇!”

劉備:“恩師不也反對袁紹盡數殺掉宦官麼?”

盧植:“普通宦官幹著繁重的勞動,根本沒有受賄的機會,也被袁紹兄弟殺死,無辜之極。可你要保下的是中常侍畢嵐、宋典等人啊!”

酈炎:“中常侍、小黃門身為領導身邊人,狐假虎威,索賄受賄,令人憤恨!師弟為幾個宦官與黨人交惡,不值啊!”

劉備:“宦官中就沒有好人麼?

昔日有蔡倫改良紙張,如今中常侍畢嵐曾經擔任掖庭令,負責宮人簿帳及蠶桑女工,熟悉織布刺繡,鑄造過大鐘、銅人、錢幣,製作過翻車、渴烏,巧奪天工!我曾經跟他交流、討教,很是佩服。”翻車即水車的一種,渴烏是利用正反虹吸管原理製作的噴泉、灌溉設施。

劉備:“宮中普通的太監、宮女都要承擔承重沉重的勞役,畢嵐很花了一些時間,專研士大夫看不上的“奇技淫巧”,以改進技術,提高勞動效率,方便生產生活,要是推廣開來,用於農業灌溉,必能推動糧食增產。”

酈炎:“可他們的目的是出於私心,為了多生產器物、衣服布匹等多賺錢,討皇帝開心,而不是用於農業。”

“客觀上推動了技術的進步就行,技術無好壞,關鍵是用的人!”劉備雖然對這些東西的原理也能就懂,卻沒有大量的時間專研製作,畢嵐這個大匠水平的中年太監,一定要保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酈炎:“可他們畢竟是宦官,畢竟是殘缺之人。”

劉備:“司馬遷也是宦官,但做了《史記》。要是有生路,誰願意殘破身體,做不男不女,不人不鬼的太監?這群宦官中出眾的人物不少,如畢嵐、宋典、李巡、趙佑等不少宦官出生低微,一步步努力專研奮鬥才有所成就,可憐又勵志。”

中常侍宋典,當過鉤盾令,負責宮殿、園林、果園等管理修繕,這人貪汙不少,但是個建築、園林專家,而且來自於扶風宋家支脈,考慮到宋佳,讓他姑且留下。

善於經學,不爭權力的小黃門李巡、趙佑等參與過熹平石經修訂,與盧植也是認識,皆跪下來磕頭:“盧尚書,士人換了一茬又一茬,蘭臺的書籍反而是我們幾個宦官最熟悉,求盧尚書留我們一條賤命,我們願以此殘生看護、分類、儲存蘭臺藏書。”

盧植:“難道你真要為幾十個宦官,與袁紹為敵,與袁家為敵,與黨人為敵,與士人為敵,與天下人為敵?”

劉備湊到兩人耳邊小聲說:“恩師、師兄,我們打個賭,以袁紹為首的黨人才是禍亂國家的毒藥!賭注就如此如此,可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