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董卓的無間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皇帝劉宏自知病重,下詔徵董卓為少府,令其將士卒交給留守長安的皇甫嵩統帥。

當時宣詔的乃是董太後侄兒董承,董承屏開他人,私下說:“陛下病重,因卿威名素著,故而令卿帥百餘精銳入雒陽。待何進西行,即可協助國舅董重控制雒陽兵權,共立新君。三公之位,只在反掌之間耳!”

董卓大喜:“好得很,本官明日就出發。”

待董承出了門,李儒從屏風後轉出來說:“不可!岳父大人威震西涼,名重關中,然而在關東非如皇甫嵩、袁紹、朱儁、盧植等人有名,登高一呼,無兵無人相隨。

少府並無軍隊,若只有這精銳百餘人,萬一有變,如何控制雒陽局勢?如何能敵過大將軍、中軍校尉?

而那時候兵已屬皇甫嵩,回涼州亦退無可退,一小亭長可捕,幾無葬身之地!”

董卓大驚失策:“董承豎子,董重無謀,幾為兩人所誤!可陛下有詔,如之奈何?且也不能惡了董太後與董重。”

李儒:“陛下的密詔,眾人無從知道,岳父大人不如派遣二叔前往。

二叔名聲不如岳父響亮,擔任軍職也不會引起何進、袁紹的過分警覺,還可以當做人質令朝堂諸公安心!”

董卓如果直接帶大兵入雒,就是擺明了與何進、袁紹、袁隗對敵,將自己放在明處給董重、董太後做馬前卒。袁隗是董卓的故主,不到萬不得已,董卓絕不能走出這一步。

董重、董太後建議皇帝劉宏徵召董卓為少府,而不是衛尉、城門校尉、虎賁中郎將等軍職,也說明皇帝之病雖重,卻並未到達不可救藥、立即病死的程度。換句話說,徵召董卓入雒,是著眼於未來,以防不測!當然也有可能皇帝、董太後對董卓的信任不夠。

李儒認為,要是前者,沒有必要立即表態。

要是後者,董太後兄妹不會給出太大利益,沒有要為之壓上身家性命。作為邊帥,只要有將有兵,誰當皇帝都要重用。

“關東人就是雞賊,恁多心計!”

董卓於是在晚宴上告知董承,由二弟董旻帥前往。董卓早讓李儒寫了一份奏章:臣既無沉穩老練之謀略,又無可以稱頌的壯烈之事,承蒙陛下天恩,掌戎馬十年。士卒和大小官吏相處時間長了,都眷戀臣畜養之恩,不願意離開,希望為陛下和臣奮不顧身。

如今鮮卑肆虐,佔據河套數郡,匈奴反叛,不遵大漢號令,黑山賊、白波賊,此起彼伏,進逼司隸。此誠北疆危機之時,希望陛下能允許臣任並州牧,率領他們效力邊垂,為陛下守土。”

董承大失所望:“此千載難逢之良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將軍勿要失機!勿要讓陛下和董侯失望!”

董卓安慰董承說:“我弟帥兵入雒陽,我則留於幷州南垂,一旦陛下有詔書,太后或驃騎將軍有事相召,上千輕騎十日內就能到雒陽,比待在雒陽更能發揮作用!”

董承鬱郁而歸,別無選擇,只好與董旻將百餘精銳一同返回雒陽,將相關事情向皇帝、董太後、董重彙報。

皇帝壓下失望的情緒,立即改任董重為並州牧,又命董旻為奉車都尉,侍奉皇帝左右,如此將虎賁中郎將袁術擋在外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皇帝默許下,董旻將西涼精銳化整為零,偷偷從關中、幷州納入奉車都尉屬下。

袁術前去質問董旻:“你們兄弟,都是袁門故吏,如今是想支援‘董侯’,與天下人作對,與大將軍、袁家反目麼?”

董旻低聲下氣解釋:“我西涼董氏,與河間董重、董太後並非一族,怎可能與他們走到一起!只是陛下有詔,不得不從。我亦極其憤恨宦官專權,若賢弟要清掃宦官,我必相隨!”

董旻又派遣文士賈詡,偷偷上門獻上厚禮,找何進、袁紹謝罪。

賈詡表示:“董幷州不願意為驃騎將軍董重所用,但有皇帝的明詔,這才不情不願地派遣其弟來雒陽虛與委蛇。大將軍、中軍校尉手下數千人,奉車都尉(董旻)只有百餘西涼軍,怎麼敢螳臂當車?”

袁紹認為,董卓既不願意入朝做少府,不為董重所用的態度是明確的,雖說不上絕無二心,也顯示出無意、無膽參合奪嫡之爭,大將軍盡可用之。

何進對賈詡好言寬慰,回贈禮物,以示對董旻兄弟的信任。

將賈詡帶回好消息,董旻長長的輸了口氣,但也不是很自信:“就文和看來,大將軍、中軍校尉是真的相信我兄長,還是做做姿態?”

賈詡說:“皇帝陛下派大將軍西征,大將軍和中軍校尉應付面前的困難已經焦頭爛額,又怎會在意遠處的風險?只要不是數千外兵入雒,雒陽平衡不會輕易打亂!”

董旻:“若要取得何、袁兩人信任,當如何做?”

自從皇帝立西園八校,可能傳位於“董侯”的流言越來越廣,朝中風波詭異。現在何家不順,然而何皇后位居正室,何進兄弟皆典兵,有功績,朝野支持者眾多,大部分人依然相信“史侯”會繼承王位,包括董旻在內。因此,何進的態度,意味著日後升官發財,還是秋後算賬。

賈詡:“雪中送炭!

可寫一書,將西涼軍中善戰之將,精銳之部,軍制,關中形勢、涼州叛軍情況等描述其中,贈給大將軍。表明即使大將軍西征,將軍和董幷州、西涼軍大小將校亦願為馬前卒!”

。。。

東漢的常備軍,數量只是戰時兵力的數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個個都是精銳,什長、伍長以上級別。戰前再招募服役的普通壯丁充實補足。董卓部有近兩萬,服役的1萬多壯丁幾乎全部留給皇甫嵩,只將五千精銳將校、騎兵、義從,從蒲坂過黃河,借道河東,帶往幷州。

此時,白波軍正在河東鬧事,規模上萬,堵塞道路(白波谷在後世襄汾)

董卓大喜,順理成章留下大部分兵力在河東襄汾、侯馬,就地脅迫河東郡供應給養。

自襄汾,過軹關陘到雒陽只有5、6百里,輕騎數日可到。董卓時刻觀望朝中局勢,焦灼地等待著,操練士卒,時不時打一打白波軍以練兵。距離雒陽越近,越是繁華,董卓部上下貪戀繁華,越發不想去荒涼的幷州,他們團結一致在河東郡趴著,野心也漸漸膨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