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南國糧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諸葛玄這一個月以來,感觸最深的幾個字毫無疑問是“民以食為天”,吃飯問題。

徐嶽登上島後,首先關心的也是農業,指著密密麻麻的秧苗:“種植如此密集是何意?”

諸葛玄:“最初只有一萬人,主要聚集在臺北,正月已經種了足夠十萬人的秧苗、粟麥苗,開墾了20萬小畝田地,接下來十五萬人只需開墾了90萬小畝稻田,90萬小畝粟麥田,用以移栽。”

一個男性壯勞力,在沒有騾馬牛協助下,一個月開墾50小畝已是極限,夷州的土地大多數從來沒有開墾過,難度更是大為增加!

諸葛玄留守夷洲島之初,只有一萬人,在第二批移民到來前,必須建設部分房屋、碼頭、道路、防禦工事,尋找礦場,建設鋸木廠、磚瓦場、織布間、鐵匠鋪,採集果子、漁獵補充糧食不足,因此一萬人遠遠不可能開墾50萬小畝!頂多開墾30萬小畝新田,頂天產6、70萬石,無論如何省吃儉用,也只夠10萬人吃3個月。

諸葛玄:“君侯曾經告訴過我,與其浪費時間開田,不如改為大規模種植秧苗,粟麥苗。”

徐嶽:“在徐州、揚州、幽州,一般冬春天種麥,春種粟,夏天種稻,什麼時候種,什麼時候移栽都有規矩,這樣才能做到一季糧食,一季瓜、菜,這樣才能在冬天來臨之前收穫稻穀。你如此不按時節,可行麼?”

諸葛玄:“當然可行!夷洲島氣候炎熱,冬天最低也相當於徐州的春天,春天相當於初夏,島上雨量又特別豐富,因此一年四季都可以種稻穀!

我問過會稽南部百姓,若種得早,也就產量稍低而已。”

溫度、雨水、陽光,在夷洲,都不缺乏,即使冬季一般都有有十幾度。

。。。

夷洲島面積達3.6萬平方公裡,相當於4個東海郡,平原面積也相當大,足夠新設6、7個縣,劉備先立三個:臺北、臺中、臺南。縣長分別是簡雍、諸葛玄、徐嶽。夷州東部皆高山,為土著佔據,暫不設縣。

臺北縣包括後世臺北、桃園、新北、新義等地,平原、淺丘陵面積超過500平方公里。臺中縣包括臺中、嘉義等地,臺南縣包括臺南,高雄等地,皆為最精華的沿海平原,平原淺丘陵各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

從正月底開始,當第二批、第三批。。。流民到來後,立即全面投入開墾田地,然後直接將青苗移栽入新田。僅到二月上旬,夷洲島上便開墾了第一批200萬小畝稻、麥、粟,4、5月即可收穫,到時候將勉強可以供應15萬人一年口糧。

到二月下旬,熱火朝天的流民們,依然在不斷開墾,第二批400萬小畝5、6月即可收穫,他們還準備著第三批。。。

在簡雍、諸葛玄、徐嶽共同努力下,每縣安置了近五萬人口,每縣都已開墾田地都超過200萬小畝,共計安置青徐州流民近15萬,人均共計開田40畝。換成注重農時的江淮、黃河流域,春耕有時間限制,沒有牛馬牲畜,完全不可能實現。

如果把平原全部開發,預計可開墾超過1000萬小畝,初期按照小畝產年1到1.5石計算,兩季可產糧食2000到3000萬石,可供養超過100萬人口!相當於兩個東萊郡!

這還不是夷洲的上限,只要經過數年改造,將大部分旱地改造為水田,每小畝產量可以逐步從1石上升到3石,糧食年產量上限能達到6000萬石,能夠養育300萬人口。

“夷洲島,完全就是個巨大的大糧倉!”

想到美好的明天,劉備異常興奮。

看到徐嶽、諸葛玄、簡雍列出一項一項開支,劉備快哭了!

安置百姓,15萬農具、工具,期間的糧食,衣物,各種生活用品,開銷也是極大,高達數千萬,即使劉備咬破牙齒,劉家或者東萊郡府庫也難以完全負擔。

時間不等人,一想到亂局將會不遠,劉備急得如同如熱鍋上的螞蟻,最終決定由靜海錢莊就給百姓小額貸款。

靜海錢莊相當於劉家、公孫家、簡家、糜家等共同入股的私人合作企業,雖然劉家在其中佔主導地位,也不能完全違背經濟規律,就必須對本金和利潤有一定保證。劉備記得後世房地產價格直線上升的二十年中,銀行、保險公司等最喜歡的業務,就是把錢借給政府的融資平臺或者房地產企業--有土地等資產抵押做保,利潤高而穩定。

依葫蘆畫瓢,夷洲島流民的未來十年的稅賦,就做了抵押品。

靜海錢莊的業務範圍太廣,而且要保持較高的準備金,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戰爭和危機,一時間竟然無法拿出繼續開發的資金。劉備只好把大商人糜竺找過來參觀:“靜海錢莊將相當於借錢給夷洲島新設立的幾個縣衙門,有此抵押,你們還猶豫什麼?”

“真不敢相信,二個月時間一個只有野人的島,能發展到田地遍佈,房屋成排!”糜竺也是感慨萬千,“客觀而言,夷洲島的高溫,相對豐富的水資源,完全可以種植兩季稻穀。真是不可多得的寶地!只可惜前期投資太大。”

“長期來看,即使考慮高企的初期投資,絕對是穩賺不賠的好買賣!”簡雍作為劉備的直接代表,也是靜海錢莊在夷洲的直接代表,希望糜家能夠給錢莊加註資本。

徐嶽說:“再等三個多月,第一批糧食熟了,這裡的人就不在為飢餓所困擾。夷州島沒有冬天,再種第二季,戶均田賦約為幽州的4倍!下半年就可反哺青州、徐州!”

糜竺依然有著猶豫:“不愧是劉東部(劉洪)高足,算得好。可這三個多月怎麼過?而且許多旱地改造為水田並非一年能完成。山嶺間的芒果、香蕉、椰子已吃得差不多了,以最低每人月均一石計,至少得40幾萬石,即使我注資,你們能買到糧食麼?不解決這個問題,我不確定夷洲是否有明天!”

劉備指向著巍峨群山。

諸葛玄臉色蒼白:“死道友不死貧道?”

劉備:“敵之雄傑,我之仇讎。現在,越人不大規模攻擊我們,而是只偷襲,不是他們不想攻擊,而是天氣不甚炎熱,他們並不佔優勢。如果等到夏天,來自北方的我們不適應氣候,加上水土不服,面對進攻,就難以抵擋。而他們若戰事不順,可退到涼爽的山林中。所以,我們必須掃平不臣服的部落,並搶走他們的糧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然還有第二方案,向交州買糧食。”

糜竺:“只是交州的糧食未必足夠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