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大航海時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有一位名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皇帝屢次召見,屢次虛席前問,卻問鬼神而不問蒼生,問天像而不問科學。

這個人是兩漢三國時期最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劉洪,他在天文學上的造詣領先西方世界上千年,在《九章算術》上的造詣當當世無雙,無人能敵。劉備就曾經藉助劉洪師徒算出的日食,潛入漠南擊殺檀石槐,又藉助其天文學成就,在航海上跨出一大步。

“大地果然是球形的!是個球!球!”劉洪死死抓住劉備的胳膊,捏得生疼。

劉備:“鬆手,我又不是球。”

劉洪:“太激動了,我們一門,北到河套、東到遼東、南下會稽、西到益州,用了近十年時間的測量,終於無比確認是個球!”

劉備:“天圓、地亦圓,歷史前進了一大步。可測出大地周長?”

劉洪:“約9萬2千漢裡。”

劉備十分好奇:“如何測出?”

劉洪:“一人居於會稽山陰,一人居於吳郡吳縣,測出同一天正午太陽夾角,再測出兩地距離,即可得的周長!”

劉備點點頭,在地上劃了一下,漢代六尺1步,約1.4米,300步一漢裡,約為0.418千米,9萬2千漢裡,約合3萬8千公裡。他不記得地球周長具體多少,彷彿是4萬公裡,受限當前測量吳縣、山陰縣距離誤差比較大,只差兩千裡已經相當精確,對劉洪的敬佩又上了一層:“恭喜,一個超越時代的成就!方法沒錯,結果應該也應該比較準確。”

劉洪異常興奮:“多謝,要不是你提供的圓周率和演算法,我還算不出來!”

不過中小學數學罷了,劉備微微一笑:“小意思,切圓法而已,腦力勞動換成體力勞動罷了。我還會計算體積,三角函數、解方程、力學三定律。。。”

兩人丟下眾人,拿著隨處可見的樹枝,在地上比比劃劃,時而皺眉,時而微笑,旁若無人,進入另一種境界。

周邊的諸葛玄、徐奕、諸葛瑾的等人,第一次發現自身如此無知,雖然每一個字都聽得清清楚楚,但完全跟不上兩人的邏輯,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湧上心頭。

諸葛瑾:“能跟算學巨匠談經論道,君侯真是厲害!”

諸葛玄:“嗯!”

徐奕:“對!”

小雞啄米狂點頭。

。。。

從章安港(台州)出發,到達到永寧(溫州)只剩下一萬人,一百艘船。

另外80艘船的流民,都放棄了,選擇在吳郡,會稽郡北部定居。相應的,80船隻裝載了一些糧食、蔬菜、果乾、鹹肉,少量其他貨物就幾乎立即返航,青州徐州還有大量流民等著拯救。

劉洪摸著鬍鬚:“我的《乾象曆》已經得到陛下首肯,正準備踏上北歸的航船,估計沒有三個月到不了雒陽,這次就坐你家船。”

一問之下,大喜:“徐州到此不到二十天?”

劉備:“要不是解除安裝百姓耽擱了幾天,還可以更快,多虧了大人的徒弟徐嶽。”

劉洪:“那我就再留半個月,給你噹噹嚮導。”

劉備準備南下東冶,目標將一萬人安置在更溫暖的南方,人生地不熟就指望著劉洪照拂,大喜:“多謝。”

。。。

“全是山!”

“平原在哪裡?”

諸葛瑾:“不好了,君侯,流民們全部鬧騰起來,要求回去。”

徐奕:“都說山太多,平原太少!”

浙江南部和福建山多,後世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東漢時期,許多沿海衝擊平原面積比後世更小,田竟然不到一分。

劉備:“你們不相信本侯?”

徐奕:“諸葛兄並非不信,而是百姓短視,只看眼前,只相信自己的眼睛。”

劉備爬上一塊高地,對圍攏過來流民代表說:“本侯從來沒說過都安置在這裡,大部分人的未來,在夷州!”

流民竊竊私語:

哪裡有夷州?

夷州就是個傳說!

別被大魚怪獸吃了!

“諸位。”劉洪清了清嗓子:“大洋之中,確有夷州(夷洲),又稱大琉球,在章安、永寧東南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常綠,中間是山,眾山夷所居,乃越王之後。山夷各號為王,分劃土地,各自為政,人民皆髡頭,穿耳,女人不穿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其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乃是一塊寶地。”

作為會稽東部都尉和大科學家,劉洪說的話有著絕對的權威和信服力。

劉洪當即找到幾個去過夷州的漁民、商人,給大家解說,又拿出夷洲特產,總算說服了流民。

。。。

可又出現了更大的問題:夷州存在沒問題,路程方位卻眾說紛紜,有人說十幾天可到,也有說二十幾天。最大的問題是誰也說不清楚“東南”是東多少,南多少?

萬一錯過了夷州,到了琉球、日本、呂宋還好,開到浩瀚太平洋裡,就只有渴死、餓死!

臺灣海峽的洋流,整體是南北流向,如果在航行時候測量不好方位,保持不好航向,就不可能順利到達夷洲。即使偶然到了,因為洋流流速變化,也根本無法重複這一過程,形成穩定的航線。

不可重複,也是漢末三國就有漢人前往臺灣,卻直到宋代才納入官府管轄的重要原因,航行太過困難,稍不注意,就會進入寬廣的太平洋!而太平洋,從來就跟他名字不符,從來就不太平,乃是一個孕育颶風的大洋。

劉備、劉洪商量一整天,決定同時派出12艘船,兩兩一組,每船50人,滿載一個半月水和糧食,分別從永寧、東冶、東安鄉出發。永寧(溫州)出發之船,二向南偏向東45度,二向正南;從東冶(侯官,即福州)出發之船,二向正東,二向東偏向南45度;從東安鄉(泉州)出發之船,亦二向正東、二向東南45度,。

此法能夠擴大覆蓋面,保證一定有船能夠順利到達夷洲,並且測出夷洲相對於大陸各縣的方位!

每2艘船,都配備一名熟練掌握經度、星空測量的劉洪學生做導航員,每船皆高薪招聘去過夷洲之嚮導。

離別時,劉備語重心長地說:“諸位都是敢向大海搏鬥,為生民請命,為大漢開疆拓土的勇士!除了一千錢安家費,除了歸來的功賞錢,我只能給大家承諾兩點:

其一,找到夷洲,或者其他大島的船,每人賜地一百大畝!船長、導航員、嚮導五百大畝!

其二,以發現島嶼大小為功,依次任命為鄉有秩、遊繳、亭長、裡正。要是誰能發現長、寬數百裡的大島,我與東部都尉(劉洪)保舉他做縣長,賜田一千大畝!”

“北風呼嘯,去時快,回來慢。以離開大陸10天為界,要是10天都找不到大島,必須返航,安全第一,切記,切記!”

先進的天文、航海技術,以探索夷洲為初衷設立的安家費、賞田、賜官、撫卹等一系列鼓動機制,能否催生東方世界大航海時代來臨?

讓我們拭目以待。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