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鄭玄薦才劉備安郡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於東萊北海世家豪族的自私自利言行,劉備十分憤怒,怒斥他們過河拆橋。

“伏家佃戶數千,堡塢堅固,黃巾若來,我自當之,何須君侯!”伏完說罷拂袖而去。

“不其侯,留步。”滕述急趨將伏完拉住,“即使真要走,也把話說完啊。”

“哼!目光短淺!”劉繇斜看了伏完一眼,上前而拜,“君侯解牟平之圍,牟平縣劉家等願意貢獻3千石糧食為軍資。”

伏完皮笑肉不笑地說:“給劉府君面子,本侯亦捐1百石。”

太守一般尊稱府君,劉備有靜海鄉侯之位,故眾人皆進一步尊稱為君侯。伏完口稱府君,意在提醒伏家是不其縣侯,比劉備的靜海鄉侯大得多。

劉備:“不其侯捐獻太‘多’,本府收受不起。前些日子黃巾十萬眾圍困昌邑,本侯一戰破敵。不知道不其侯遇到十萬黃巾,想用多少糧食來招募徒眾,或是捐獻多少糧食給黃巾買命?”

伏完聽明白對方話中威脅之意思,臉上陰晴不定。若是數千黃巾圍不其,伏完還真不怕,要真有數萬,誰心裡也沒底,腳下也就停步。這事很好打聽,滕述等就是北海人,稍微一問即知,也不怕劉備唬他。

公沙孚、滕述等沒有再理會伏完的猶豫,而是代表各縣認捐,都不在二千石以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伏完這才發現問題,公沙家是北海國膠東侯國人,滕述是北海劇縣人,兩人根本沒有給東萊太守劉備捐糧食的義務。莫非黃巾十萬眾圍困昌邑是真的!

伏完躲到一旁,拉住好好先生北海安丘人孫嵩詢問。

孫嵩:“不其侯不知道?天大的事不知道?”

伏完臉上有些發燒:“去了一趟雒陽,回來路上採買些糧食,青州的事反而不清楚。”

“那我給不其侯講講。”

孫嵩彷彿沒有看出伏完的自抬身價,語氣中帶著一絲得意,他學問中上,算不得突出,以樂善好施,提攜相鄰著稱,曾經冒著破家滅門的風險窩藏重犯趙歧,又曾資助過鄭玄,因此名聲大振,位列青州名士。孫嵩還給邴原寫過介紹信,因此在東萊郡諸官吏心目中地位超然,能得到許多內情,號稱全知道。

孫嵩將張饒、管亥、昌霸等人如何搶劫、圍城,北海太守如何束手無策,劉備如何救援。。。撿重要的講了一遍,語重心長地說:“青州缺糧,不其侯捨不得我也能理解。可靜海侯要的是軍糧。當初救援時,靜海侯沒談條件立即就來了,如今有困難,我們北海人也不能忘恩,否則下次亂起誰來救我們?”

1石200錢,2千石就是40萬錢,伏完沒有親眼見過鋪天蓋地的黃巾,無切膚之痛,始終猶豫著下不了決心。

這時,門口傳來吵雜聲,圍觀的世家豪族代表們自動分開。

眾人都納悶誰這麼大的派頭:“莫非州刺史焦和到了?”

一名葛布方巾的老者大步而入,他衣著普通,可是府衙中幾乎所有衣著華貴的人都向他下拜。

“鄭君!”“鄭博士!”

來人乃是關東第一巨儒,大漢古文經學第一宗師,鄭玄,鄭康成!

鄭玄有杜密故吏(杜密與李膺同為陳蕃之下的黨人核心,病稱‘李杜’)、馬融之徒、大將軍屬吏、三公屬吏、博士等多個頭銜。黨錮解除後大將軍何進曾經多次徵辟鄭玄,鄭玄只與何進見了一面,以示尊重,第二天就不告而別,三公兩次徵辟則根本不去。

今年,在大將軍、三公推薦下,皇帝劉宏徵辟陳紀、鄭玄、荀爽、申屠蟠、襄楷、韓融等十四人為博士,陳紀、鄭玄分別都寫了謙卑的奏章,表示願意接受徵辟,可惜遭父喪守孝不能行,待守孝期滿再赴雒陽。

皇帝也認可,表示待三年孝期過了再行徵辟,因此世人都尊稱一聲“鄭博士”。

“師叔!”劉備急忙從主位上下來見禮,請鄭玄上座。

鄭玄見廳中人物薈萃,也是摸不清頭腦,只是說:“聽說你改進了造紙術,發明了印刷術?能像印章一般印刷書籍,可能印刷經書?”

劉備:“目前質量還不高,需要改進,平日軍務、政務繁忙,沒半年怕是做不出來。”

眾人都是一驚,心想劉備若能印刷經書,就一定會一併附帶馬融、盧植、鄭玄的註釋,青州到時候豈不是“鄭學”一門獨大?可了不得!

“這有何難!”

鄭玄哈哈一笑,拉出身後一名略胖中年:“這是左伯,字子邑,是你東萊子民,平日常到高密與我交遊。子邑之紙,妍妙輝光,光滑如鏡。子邑之書法亦工整,聞名州郡。”

劉備拍掌大喜:“怪不得小侄找不到左兄,原來被師叔藏起來了。聽說師叔麾下子弟人才傑出,猶如孔門七十二賢才,今東萊才遭兵災,百廢待興,小侄初來乍到,府衙空曠,還請師叔推薦十個八個。”

鄭玄:“你這滑頭,在座的諸君都是大宦名士,哪裡輪得到我來推薦。”

劉備:“人是故人好,小侄最信得過師叔。”

鄭玄向周邊行了一圈禮,“我這師侄,年少氣盛,不當之處,還請諸位多擔待。”

眾人將劉備與鄭玄間的親密看在眼中,各有心思。

劉繇心中火熱,想著自己與劉備是舊識,若得鄭君推薦、或在劉備面前給個好評,定能在郡中謀一重要職務,日後立功、升職也容易些。

孫嵩想著族中有數人曾在鄭玄門下求學,登堂入室的就又二三個,一定要讓鄭玄推薦。

公沙孚後悔讓子弟學習今文經學,與鄭玄、盧植一門不對路。

滕述萬般慶幸過去擔任樂浪太守時給劉備開過綠燈。

伏完心中一沉,越發擔心因剛才的惡劣態度與劉備結怨。

同樣是州郡大吏,不知不覺中,所有人都把北海相、青州刺史等人當做空氣,把劉備當成幹臣,當成春之甘霖。太平時節,官吏之間難以分出優劣,如今青州亂起,洪災、海侵、兵災接踵而來,誰能做事情,誰能救急難,誰在裸泳,誰只會動嘴皮子一望可知。

鄭玄的出場,不知不覺間,抬高了劉備身價,緩和了劉備與東萊、北海世家豪族的緊張關係,拉近了距離。在場者陸陸續續認捐超過5萬石糧食,市價超過1000萬,暫時解了流民燃眉之急。

投桃報李,在鄭玄的點評或推薦下,劉備上書推薦劉繇為昌陽縣長,新徵辟了公沙孚侄兒公沙盧,東萊左伯,孫嵩族人孫邵,鄭玄徒弟孫乾、劉熙、郗慮、國淵等人為諸曹掾、佐吏。

劉繇不必細說,歷史書上的揚州牧,小霸王孫策不至,袁術、孫賁、吳景對之無能為力。公沙孚兄弟五人號稱“公沙五龍”,個個任職郡縣,公沙盧作為子侄一輩中的傑出者,家學淵源,做個縣長應能勝任。孫邵劉備沒聽說過,鄭玄贊之為廊廟才,孫嵩評價孫邵博學篤行,嚴謹周密,肚量頗大。

孫乾,字公乾,北海國人,歷史上就跟著劉備,出使袁紹、劉表,皆能不辱使命、達成協議,雍容風議,見禮於世。郗慮,字鴻豫,兗州山陽郡人,記憶超群,反應敏銳,善於辯論,言辭犀利。國淵,字子尼,樂安郡人,嫉惡如仇,節儉樸素,最近正深研農家著作,身體力行,躬耕田畝。

最奇怪的是北海劉熙,字成國,世人多求當大官,劉熙卻要求當小官、當閒官,俸祿夠一家人吃飯就行。鄭玄稱讚他文理深奧,仔細入微,耐得住寂寞,能繼承衣缽,開一派先河。劉熙立志以楊雄的《方言》、許慎的《說文解字》為榜樣,正在寫一本從語言聲音角度推求字義由來的著作,鄭玄暫為之取名為《釋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