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墨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若不急攻城必違軍令,若急攻且不忍士卒多傷亡,劉備彷徨無計,整夜輾轉反側,黎明才倦極睡去。

忽聞大嗓門張飛來報:“糜竺、徐嶽來了,在大帳等候!”

劉備剛做了噩夢,驚疑不定,披衣而起,一臉倦怠:“你二人來此作甚?”

糜竺大笑:“我二人特為襄助都尉破城而來!”

劉備揉著眼睛:“張梁糧草充足、甲堅兵銳、士卒勇敢,廣宗城小而堅固,如何破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為都尉運糧餉煤鐵百船,沿途收納流民三千,就在營外!”糜竺把老大不願意的徐嶽推前面來,“餘下之事就在此人!”

徐嶽卻不說破城,只是說漁陽靜海周邊的海堤、河渠整體已經勘測設計,正在施工:“都尉不知,其實我是遵從兼愛非攻的墨者!製作攻城機械之事實非我願。”

眾人都吃了一驚。

原來墨家因為組織嚴密,技藝精巧,在春秋戰國大行其道。墨子去後,逐步分裂,出現了秦墨、楚墨、晉墨、齊墨等,相互之間敝帚自珍,又爭奪鉅子地位,於是漸漸沒落。到了秦、漢,天下一統,墨家的兼愛、非攻、尚同實際上已經實現,於是組織日益不存,思想也就完全變成了隱學,墨家組織已經變得極其鬆散、不存,互相之間甚至不知道對方是墨者。

劉備、糜竺再三勸告,徐嶽以墨家經義為名只是不許。

劉備:“殺數萬人而使數百萬人不至於流離失所,是墨子所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爾等百姓,遭天災人禍,窮苦之極,賒兒賣女,不得已揭竿而起,豈是天下之害?連田阡陌,價值鉅萬者方是天下之害也!”

“我好心幫你,你卻以我為仇敵!”糜竺大怒,拂袖而去,作為大地主,大商人,簡直就是墨家對立面!

劉備:“據我估計,到劉洪和你這兩輩,墨家典籍尤在,卻少有發展。更多留下的卻是能夠創造財富、改善生活的技藝,而且不斷有新發明,例如渾天儀、算盤之類就是吧!難道你不想將墨家歷代發明推廣天下,讓百姓都得其利?或者不想墨家學說成為顯學?”

聽到‘天下’‘顯學’徐嶽眼神明顯亮了:“都尉有辦法?”

劉備:“人都以為墨家之技是奇技淫巧,我卻以為奇技淫巧是國家百姓立足的基礎,無天文必不知農時,無農學地不能豐產、百姓不得足食,無冶金豈有鎧甲兵器,無丹藥醫師則病無以醫治。

我一直有打算,將研究算之學、物之理、天文曆法、丹藥醫學、航海、冶金、農業等理論、技巧之傑出人物集中一地,立各門中傑出者為博士,互相討論,共同研究,開山授學,推動理論和技術進步,推廣民間。可惜不得其人,直到遇見你們師徒!”

徐嶽說:“春秋百家,只有墨家、農家、道家研究各類奇技,都尉大人作為大儒弟子,能夠認可,真是我等知己。大人一直以來興農業、研冶金,言行一致。”幾乎要給劉備貼上墨家之友標籤,當然與劉備穿越前當過數學教師能夠跟他聊聊算學不無關系。

有加分項也有扣分項。

徐嶽:“可惜大人太過好戰,不符合‘非攻’之墨義。”

劉備:“以霹靂手段,顯墨翟心腸。天下非大同,則不能‘非攻’;墨家之人,若不能位居九卿之一的大匠大作,又如何能說動皇帝立墨家為顯學?只有居人上之人,方能將墨家之理念,技巧推行於世啊!”

徐嶽猶豫好一陣方說:“都尉大人所言有理,若是肯依我三事,我便製作攻城器械。”

劉備:“別說三件事,就是十件事也行。”

徐嶽:“大人先不要輕易許諾,這三件非同小可,必須白紙黑字手書保證書與我方可。”

一旁的張飛大怒道:“你小子好不懂事,我兄長什麼身份,一向言出必諾,何須保證書!”

徐嶽扭頭不理睬張飛。

“好,寫就是,你說。”

徐嶽:“其一,漁陽之海堤、河渠,計斤之運河、港口,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和不少屬下皆青州東萊人,每逢夏秋,暴風肆虐,海潮侵襲,洪水泛濫,海邊田地多為海潮所襲化為鹽鹼地,河邊肥田多為洪水淹沒糧食為之絕收,希望都尉大人能組織東萊之民,沿海全境修建海堤、河渠。”

“狂生!真是狂生!”荀攸倒吸一口涼氣:“你知道要花多少錢麼?堤壩、水渠、樹林、河閘、防護林,每十里怕要上百萬。東萊海岸線至少千里,那可是上億!”

劉備卻在認真思考可行性:“首先要修築的,是城鎮、港口、河流田地邊的堤壩,要疏通的也是這些地方的河渠,就可減少支出。其次,既是造福於百姓,所需錢糧可從府庫中出,也可在富家中攤派。第三,我今只是一騎都尉,怕是無法協調各方,需要為縣令、太守方可。”

徐嶽:“都尉大人若為東萊太守或青州刺史或縣令,或大人的門生故吏、友人為之,則必須盡力踐諾!”

劉備:“好!”

雙方都知道這是一個長期契約,徐嶽是專門人才,若劉備長期不做出實際行動,徐嶽隨時可以拒絕離開或拒絕效力,憑算學、天文曆法、航海、冶金等方面積累的專業技術能力,在世家豪門中不愁找不到下家。

徐嶽:“其二,都尉大人為黔陬令時,曾言欲修運河,聯通膠州灣、萊州灣,我希望大人盡力為之。”

劉備:“此事耗費甚巨,與修建海堤、河渠一般難度。此間事了,我可每年出資十萬錢,供你先行勘測。”

“謝明公。”

徐嶽大喜,連稱呼都改變了,“第三件,墨家尚非攻,天下皆可為兄弟,廣宗黃巾雖有叛亂之舉,大部分亦是不得已而為張梁裹挾,城破之日,還請放下屠刀,不殺投降之黃巾!”

張飛指著徐嶽鼻子呵斥:“混賬!你可知道,官軍損傷極多,對黃巾怨氣極大,若不屠些俘虜,如何平士卒之怒?陣亡士卒撫卹又豈夠?各級將吏功績豈夠升官?都尉大人如何從亭侯變成鄉侯?”

荀攸亦怒:“持節統兵大將是董卓,又豈能聽你一面之詞?”

徐嶽:“第三事是前二事的前提,若此事不許,我們的協議就此作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