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文丑斬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陽翟既禹州,城頗大,穎水自西北來,分為兩支,主支在北,寬數百步,緊緊圍繞陽翟城北城牆,向東流10餘里,而後繼續向東南;分支窄,僅約百步,圍繞陽翟城西、南,而後向東20裡匯入主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潁水實乃陽翟護城河。

主支流構成一個直角梯形,而陽翟城就在西面直角處,三面緊挨穎水及其支流,只有城東與穎水之間有有大片平原,建有大量房屋,平日主要聚集著工坊、碼頭以及貧民民居,如今房屋雖在,人卻都逃入城中。

波才有10萬眾,在潁水東岸設東大營,屯兵2萬,利用陽翟東門與穎水之間的民居設中軍大營,屯兵4萬,東中兩營以浮橋連線。在陽翟城南設南大營,屯兵2萬,在陽翟城西設西大營,屯兵2萬。

穎水主流寬達數百步,其上並無石橋,只有陽翟西、南的穎水支流上有3座石橋,一座在西門外,一座在南門外,一座在南門以東數里外的平原間。

因此,三座石橋就成了官軍、黃巾爭奪焦點。對陽翟而言,失去西、南兩橋就會被切斷與雒陽之間的聯絡,對於波才而言,若不能佔據兩橋就無法完全圍困陽翟。

五日以來,圍繞兩座橋的歸屬,雙方大戰五場,小戰無數。

文太守守南面、南橋。

手下從子文丑力大無窮,能開五石強弓,箭無虛發,在城樓上射爆無數黃巾之鎧。下樓親率騎兵,騎馬衝突,手持長矛,幾無一合之將。步戰著雙層重甲,棄矛用刀,亦是無敵。

波才躲在兩百部外,竟然中了一箭,含恨而退。

王允守西城牆、西橋屬下亦有善於射之士、英勇之將。

。。。

波才見用強不成,新生一計:用間。

潁川郡17城,有二十六萬戶,一百四十餘萬人,人口密度極大。尤其是郡治陽翟,戶籍超過15萬口。黃巾爆發,更使得各縣世家豪族富商逃亡而來,一時間陽翟城內人滿為患,聚集超過20萬口。

人多了,治安就成問題,而且是否有黃巾間諜在其中也難以辨別,某日夜裡,城東千餘太平道信徒起事,一部直指太守府,殺人放火、製造混亂,主力則殺向東門。

城外,波才屬下小帥截天夜叉何曼,聽到城內的喊殺聲,立即帶著五千人急攻東門,波才自帶2萬人為後隊。

不久,何曼期盼已久的好事出現,東城門開啟。何曼令屬下百人將何風等數百人殺入,進城之後,卻發現東城門內側用車輛、磚頭石塊圍成一個簡易甕城,而身後的城樓上扔下無數磚石、檑木,堵塞城門。

城頭扔下大量火把,緊接著無數箭矢射下,城樓上一將大笑:“護軍司馬、北地傅燮等候你等多時!”

城外黃巾何曼大驚色,但想到城內的喊殺聲和陷入其中的部下,依然猛攻不已。

傅燮屬下有不少北地精銳,長期與鮮卑作戰,戰力極強悍,不一會就將何風射殺,將何曼射退。

面對城內暴動的黃巾,郭圖、荀衍、荀彧、張仲、杜佑等英勇世家子弟,帶著新組織的壯丁,守住各條街道,將城內起事黃巾分割數塊,一一解決。

原來皇甫嵩、王允早就想到黃巾可能挑動城內流民起事,得到文太守,荀、郭、鍾、韓、趙、辛、淳于、陳、唐等潁川世家大力支持後,召集世家嫡系旁支子弟、普通壯丁、工坊工人、馬隊、流民等萬餘人,得各家捐贈糧食五萬石,錢百萬。

皇甫嵩、王允還徵辟長社鍾繇,陽翟辛毗、辛評,太尉郭禧後人、陽翟郭圖,穎陰荀衍、荀諶、荀彧,許縣陳紀、陳群父子,張仲、張禮、杜佑。。。。為吏,一時間人才濟濟。又將陽翟城內分為井字形的9個區域,分別以世家豪族俊彥為尉,日夜巡邏,糾察不法,城內黃巾的行動早就又世家豪族子弟報到皇甫嵩耳中,於是鎮壓暴動也就手到擒來。

。。。

波才見攻西、南兩門不成,煽動城內暴動也不成,於是揀選勇士,催促士卒,派出20隊,每隊2000餘人,蟻附輪流強攻不停,主攻當然是沒有護城河的東門。同時每日填土為攻城道。

為了減少損失和積蓄力量,皇甫嵩將在潁川招募來的鍾繇、郭圖、荀衍、荀彧、張仲、杜佑和萬餘人派上城頭,以彌補兵力不足。

這時代即使是文士,也多熟悉武藝,由於世家子弟營養更好,往往相對於平民更加健壯,因此殺敵之時,爭相踴躍,箭矢如雨、刀劍相加而不退。

經過數日大戰,波才付出上萬傷亡,依然無法攻破陽翟。

面對無窮無盡裝備破爛、蜂擁而至的黃巾,官軍傷亡雖少,士卒卻都漸漸疲憊厭戰,尤其是不能理解黃巾輕視生死的瘋狂。

傅燮擔憂地說:“士卒動搖,怕是不利。”

皇甫嵩看在眼裡、急在心心裡,連續幾日給士卒加餐,走訪每一營鼓舞士氣:“本帥已有破敵良方,五日之內必破黃巾!你等都將立下大功得富貴!”

。。。

一夜,天空無月,東南風呼嘯。

皇甫嵩對王允說:“若用火攻,必能克敵!”

王允:“可是風從東南而來,不會把自己人燒到?”

皇甫嵩神秘一笑。當即派屬下護軍司馬傅燮帥楊定、胡軫、皇甫酈等帥騎兵潛出城外,人手皆持芻稿。

半夜,黃巾中軍大營、南軍大營同時火起,由於中軍大營紮營藉助了民居,因而營寨不整,尤其是多木質建築,南軍大營靠近河流多草木,一燒之下,風助火勢,從營寨南面燒起,不斷向北面、西面擴充套件。

同時南方、西方同時亮起無數火把,官軍進攻的鼓聲不斷響起,黃巾南營中喊殺聲四起。

皇甫嵩立城樓之上,親自擂鼓,面不改色心不跳說著謊話:“雒陽來的援軍到了,正在南面、西面襲營,兒郎們再不出擊,功勞別被人搶走了!”

於是眾士卒皆踴躍,鼓譟大呼出東門,殺向波才的中軍大營。

何曼聞聲聚集部眾抵擋:“兒郎們休怕,截天夜叉何曼來也!”

文丑帶數十騎,一馬當先,伏在馬上,策馬直衝,長槍突然伸出刺何曼於馬下:“南陽文丑斬賊將何曼,黃巾還不投效?”黃巾遂大亂,四處奔走。

波才見四處火起,又不知何曼等人在何處,東、西、南都有官軍的喊殺聲,火勢又越來越大,於是帶著親信部眾數千人,過穎水幹流浮橋,向東逃走,進入東大營據守。

由於缺乏肉食、黃巾士卒不少都有夜盲症,難辨敵我,四處奔逃,互相踐踏。東面的浮橋,南面的兩座石橋,就成了爭先恐後過得“獨木橋”,這時,穎水上游浮來數十火船,直衝浮橋,過浮橋的黃巾更是害怕,互相推揉,溺水者無數,穎水為之不流。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