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董卓之怒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廢材,一群廢材!混蛋,盧植、郭典、楊璇、劉備都是混蛋。”

聽見這一陣陣巨吼,聲振數里,來往將吏、士卒沒有不低下頭,小心翼翼的。

董卓在漁陽營中來回走動,如同關在籠子裡的困獸:“你等是飯桶麼?上萬鎧甲,數萬兵器,上千銳卒,數萬石糧食,眼睜睜看著被他們拐走。

要人沒有,要器械沒有,要錢糧也沒有,乃公當個屁的東中郎將!”

接到詔令,從使匈奴中郎將轉任東中郎將、領漁陽營之時,董卓是充滿希望的,漁陽營是與京兆虎牙雍營、幽州漁陽營並列的三大營,也是大漢在太行山、虎牢關以東,拒馬河以南,長江以北地區唯一成建制的常備兵。其士卒來源於邊軍精銳、地方勇健之士,能力和忠誠度都是極高。

黎陽營位於雒陽東北大門的特殊地理位置,聯通黃河、清水、濟水、卞水、泗水等河流交通優勢,使得黎陽營是三大營中唯一同時擁有步弓兵、騎兵、樓船兵的,漁陽營、雍營都無樓船兵。同時由於輻射面積廣大,黎陽營的營士經常派出一部分到各地平定叛亂,其戰鬥力也不弱於其他二營、不弱於幽、並、涼州邊軍,在多兵種配合方面還有過之。

然而,董卓的憤怒是有理由的,上一任黎陽都尉郭典,北中郎將盧植,渤海太守楊璇,騎都尉劉備個個看重黎陽營,每個人都將黎陽營的士卒挖角一塊。

董卓心裡極為窩火,嘴裡也叫囂著讓幾個二千石還營士,還兵甲、糧食,還讓屬下李儒寫好幾封信,派人送給盧、郭、楊、劉四人。

郭勳看到信後,就是嗤笑,轉為地方郡守之後,帶著大部營兵就是立功、晉升之階梯,就是軍隊之骨幹,怎麼可能歸還呢?要還也是打完仗再還!

盧植則派人好言好語相勸,說自己是持節都督河北數州之軍事,黎陽營亦在管轄之內,完全沒有歸還之意,也沒有借錢要還的自覺,還讓董卓大人有大量,不要心存芥蒂,齊心協力一起剿滅黃金。。

楊璇、劉備帶著數百營兵、大量武器船隻糧食北上千里,董卓派出信使沒半個月到不了。

李儒小心翼翼低著頭:“明公,不是我不盡力,而是四人都是兩千及其以上,我們實在是協調不動。”

董卓:“叫不動就便宜他們?難道郭勳時期借出去的人財物,就如打狗的肉包子,永遠不會回來?”

李儒心中想笑,擔心被呵斥,死死憋住,臉幾乎成了豬肝色,急忙咳嗽幾聲,掩飾笑意:“已經收到盧植、郭勳的回信,他們都承認借了人財物,在官場上,就是欠了明公人情。反正已經收不回來,我們可再休書一封,表示明公的善意!”

董卓一把將李儒推到地上:“你這個混蛋,混蛋就是混蛋。這些狗日的打了乃公一巴掌,乃公還要他娘的陪個笑臉?咬了乃公左腳一口,乃公還要把右腳伸出去讓它們再咬?”

李儒在地上滾了數米,也不爬起,就在地上坐著:“他們不還黎陽營,明公就有理由不還使匈奴中郎將部屬。人是故人好,將是舊將忠,用黎陽營的錢糧、俸祿養育故將、故兵精銳,士卒們怎麼會不感恩戴德?難道明公認為邊軍不如三大營精銳?”

董卓摸著鬍鬚:“有道理,乃公不僅不要他們還,還要把將官、士兵之籍送給他們,免得他們佔我黎陽營的錢糧。還可以讓他們給錢糧、官職來換乃公的營士,李儒你很不錯!”

李儒撫掌而笑:“如果有營士不滿兵籍被開格,那幾人又會求到明公頭上,說不定還有一些營士會回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董卓手下,董旻、李儒、李傕、郭汜、張濟,皆有能之將,士卒長期與羌、鮮卑、匈奴作戰,慣會用騎兵、弓弩,戰鬥力極強。

這幾年,羌亂平息、鮮卑分裂,涼雍精銳正好無所事事,皆有立功之心。

董卓大手一揮:“好,讓盧植、郭勳不仁,別怪我不義。冀州黃巾數十萬,依然很強大,讓他們自去面對黃巾主力,我則趁機光復黃巾空虛的清河國等地。。。”

。。。

盧養:“父親,這是最近的朝中和各地傳來的訊息。”

“放桌上。”盧植正在不甚明亮的油燈下研究地圖,頭也不抬。

邴原替盧植翻閱梳理了一遍,整個人都不好了:“形勢喜憂參半!”

盧植靠在旁邊的墊子上,緩一緩昏花的眼睛:“先說壞的吧!”

邴原:“遠的,南陽黃巾攻殺南陽太守褚貢,三公皆以道路不通,於是推薦江夏都尉秦頡,就近上任南陽太守。”

盧植暗道:南陽本是帝鄉,戶近50萬,口超200萬,一郡人口就相當於幽州、幷州一州。其中宦官、世家極多,世家大族平日都爭著搶著當南陽太守,非家世人脈深厚者不能任。

如今卻被眾人棄如敝履,讓一個都尉當上,此誠朝堂諸公之恥!”諸位官員,都不敢到南陽赴任,故而三公和大將軍無人只能讓秦頡一面擔任南陽太守,一面兼任江夏都尉,一個蘿蔔佔據兩個坑,引江夏蠻兵擊黃巾。

邴原:“近的,太原太守臧旻拒絕放典韋南下,除非我們用臧洪來換。”

盧植:“臧旻這是對我不滿、不服,繼續修書,就說我們願意換!”

邴原:“董卓修書一封,說不必歸還黎陽營士,借走的建制全部劃出,空缺的他重新招募!”

“滾蛋!”盧植猛得睜開眼睛,接過董卓的書信,看了幾眼,一下摔在地上,“士卒是國家的士卒還是他董卓的私人?他手下數千精銳,還有上千南匈奴,還不夠麼?”

邴原:“據州郡來報,董卓違反讓他北上的命令,自行前往側翼,攻擊清河國、安平國。”

盧植:“這群驕兵悍將不聽號令我又不是不知道,董卓就知道自作聰明!就知道小聰明!志大才疏!”

盧養在一邊聽不明白,小聲詢問邴原。

邴原輕聲回答:“劉備、楊璇千餘人就敢從清水北上,他們難道不會告訴我們清水南北的清河國、安平國黃巾並不強大?

黃巾剛起事,安平王劉續、甘陵王劉忠就被黃巾綁了。甘陵王劉忠也就罷了,其人只是陛下遠親,國相馮巡及劉忠的子嗣均被黃巾所殺。

你可聽說安平王劉續子嗣為黃巾所殺?安平王有一郡之封地,隨從數百人,哪裡是輕易能被抓住的?

劉、楊二人還打過廣宗旁邊的界橋,會不知道安平王劉續被囚禁在廣宗?”

盧養:“安平王劉續可是孝章皇帝玄孫,河間孝王劉開之孫,孝桓皇帝堂侄,陛下堂兄,莫非,你是說陛下的堂兄從。。。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