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力爭下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楊璇高大瘦削,留著短鬚,說話詼諧,渾身散發出中年成熟男人的魅力,雖然四十幾歲,依稀可以看出年輕時一定是名帥氣的偉男子。

楊璇之兄楊喬更加有名,年輕時是充滿陽剛氣息的俊美青年,武藝才學出類拔萃,曾被孝桓皇帝看中,欲尚以公主。楊喬卻以有婚約為由拒絕皇帝,其氣節一時被傳為美談,可也因此仕途一直不順,後來絕食死諫而死,朝野為之嘆息。

楊璇因禍得福,繼承了皇帝對其兄長的歉意,繼承了兄長的良好形象,為朝野輿論所重,視為南國俊傑。又因為出於河東楊氏,乃是弘農楊氏的祖籍地,為太尉楊賜所重,仕途一路順利,四十歲不到既擔任二千石。

大部分人,年紀越長,處事越圓滑。

楊璇卻恰恰相反,經過多年仕途沉浮,兩次下獄,兩次復起,不僅磨掉菱角,反而愈發剛強倔強,用他自己的話說是“老而彌堅”!上月向皇帝、四府申請擔任渤海太守那一刻,就已經下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

與劉備匯合之後,楊璇拒絕走安全的海路,帶著五百新老兵卒,選擇一同順清水、漳水而下,穿越敵控區域。著實有著抬棺出征的氣概。

在冀州,漳水是最大一條河流,相當於後世的子牙河。

焚燒界橋一戰,楊璇將大部分部眾交給劉備統領,也自己親自披甲持弩,乘船緊緊跟在王翁後面,親冒矢石,鼓舞士氣,指揮水戰。

作為揚州人,楊璇站船上穩如恆山,弩箭十發八中,專射黃巾將領,於是水軍士氣大振。同時,也將界橋旁邊營寨中的敵軍引出,暴露於平坦的河岸、沙灘,為劉備親帥騎兵衝鋒潰敵,攻破敵寨創造了條件,所以才能輕鬆取得大勝。

。。。

從巨鹿郡界橋乘船順清水向東北,200裡水路,既到安平國廣川,清水與絳水在此匯合向東北流淌,在渤海東光匯合黃河故瀆,最後在渤海郡城南皮以北的北皮鄉匯入漳水。

廣川情況不明,透過吳嶽的偵騎外圍探查發現,該城已經失陷。廣川城距離清水有二十餘裡,於是還是老辦法,劉備、趙浮、吳嶽帶著步騎兵從陸路攻擊,楊璇、王翁帶兵從水上攻擊,直下港口。

黃巾軍駐守此處的高翔剛剛從幾個搶來的女人被窩中爬起來,臉色發青,腳還是顫抖的,見官軍勢大、佔局不利,帶著十餘騎,搶在官軍合圍之前逃亡,吳嶽追上去殺了數人,還是讓敵將跑了。

此戰,殲敵人數百,搶得糧食百石,船隻十餘艘。

然而,楊璇就下一步去留與劉備發生了齷齪。

楊璇爬到港口最高處,指點四方,意氣豪邁:“雒陽百官都知道巨鹿郡、安平郡、清河國為數十萬黃巾攻陷,就想當然的以為東面渤海郡、北面河間郡都已經淪陷,沒一個人趕來赴任。只有我敢。

我原來以為多半會戰死以報國家,現在發現大錯特錯!”

劉備:“在鄰居西面安平國、南面清河國郡城破壞、長官逃亡、大部為黃巾淪陷的情況下,河間、渤海兩郡國通訊已經斷絕,雒陽諸位高官,無人知曉冀州東部水紋地理,誤判也是正常。

楊璇:“是啊,所以原有的盧中郎將攻,渤海牽制的戰略就得改!

渤海戶口百萬,完全可以從東面率先發動進攻,有河間國的幫助,相信一定可以收復大片土地。”

楊璇指著北面隱隱約約地廣川城:“廣川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城有護城河,十分堅固。如果能打下此城,有你守之,我則回渤海聚集士卒,就可作為收服信都、甘陵的橋頭堡!

幾日以來,我部從500人擴大到1200餘,船30 餘艘。你若願意,我們一起攻下廣川,然後我只帶一百人駕駛船去渤海郡搬援兵,剩下的人、兵甲、糧食都留給你!”

劉備要說不心動,那一定是假的。

算了算,沿途廣收流民、招降黃巾,他屬下部隊明顯擴大,趙浮屯百餘人擴編為300餘人,吳嶽部騎兵200餘人,王翁部水步弓兵(包括水手)從二百人擴編為600餘,船40餘艘,共計1100餘人,而且經過幾場戰鬥,士卒已經大不一樣。

劉備:“我們加起來一共2300餘人,看起來實力也不小,若是打守城戰,或者水戰,當然沒有問題。但我擔心廣川城裡駐紮敵人更多,以劣勢兵力去攻城,我不看好。還是先匯合渤海之兵再說計較!”

楊璇:“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現在不打,等到我回渤海搬來援軍,一來一去,總要5到10天。到那時候黃巾已經有了提防,再打廣川就難了!

為官,為將,都應力爭上游!”

劉備:“以少敵眾,若不能一蹴而就,就有傾覆之險!”

。。。

與楊璇的談話最終不歡而散。

劉備對身旁的王翁、趙浮、吳嶽等人說:“楊璇以為力爭上游就能獲勝,你們以為呢?”

王翁拍著胸脯說:“劉侯,你說往哪,我就往哪!”

趙浮思考一會:“以高擊低,勝多敗少,楊府君所說有些道理,只恨我軍太少。”

吳嶽罕見多說了幾句:“楊府君所說看似有道理,其實無道理。

前幾戰,我方相對於黃巾,優勢在於騎兵來去如風、騎射如飛、衝突若錐,水軍則勝在士卒熟練、船隻眾多、箭矢如雨。若是守城,這些優勢怕都會消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劉備:“你們說的都對,我方兵力過於單薄,即使守住廣川,於整個戰局無補。更何況廣川附近的信都等地,黃巾駐紮有重兵數萬人,我軍絕不能力敵!

楊璇說要力爭上游,但我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我偏要力爭下游,以出其不意!

吳嶽聽令:著你將全部騎兵,帶上十日糧食,與我北上觀津、武邑。

王翁、趙浮聽令:著你二人,將所有能帶走的糧食、流民、木材統統帶走,到下游東光、南皮兩縣等待,若我等騎兵5日不到,就不必再等,順流而下,入渤海,回幽州靜海。”

王翁擔心的問:“劉侯若要探查敵情況,讓我帶人去就是,何必親自北上?”

趙浮:“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況劉侯家財還要過之。”

“不用勸了。”

劉備搖搖頭:“我有必去的理由,有個兄弟和他家人在觀津,我必須去找他,接他回去。若是你們有親人在敵戰區,我也一定去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