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犯大漢者,雖遠必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袁府

司徒袁滂、司空袁逢、袁隗桌上擺放著太尉段熲的奏章,上面是一個個推薦官員的名字。

這些年來宦官勢力強大,加上皇帝親政之後,尚書臺權威日益加強,作為外臣之首的三公漸漸有淪為擺設憂慮,常常任職只幾個月,就做了災異、戰亂的“背鍋俠”。

袁隗深悉此中門道:“為提升人選獲皇帝批准的可能性,太尉、司徒、司空三府往往聯名推薦一些重要的職務,段熲提了一些人,我們也提一些人,只要沒有太大的問題,就加在一起以三府名義共同署名報上去!

當然,也有互換推薦人員的辦法。”

袁逢說:“三弟是說我應該推薦董卓、皇甫嵩,以換的段熲推薦我袁家子弟、故吏?”

袁隗:“對。”

袁滂說:“只要段熲說提人選名副其實,我倒沒什麼不可以的。只是劉備那邊,難道真讓段熲派人驗察?”

袁隗:“有的必有失。”

劉備是袁隗故吏,為袁家與何進的聯絡出過大力,還給袁家帶來了運江淮之糧入雒陽這條源源不斷的財富之路,袁隗、袁逢應該保他。如今兩人為了子弟,任由太尉段熲拿捏劉備,讓正直的袁滂心中頗不舒服。

袁逢不耐久坐,起身揉了揉腿,走到在二樓的迴廊邊。遠處車水馬龍、行人如織,近處亭臺樓閣,雕樑畫棟,他都視如不見,唯獨仔細端詳園子中鶯飛草長、老樹生芽,尋思著:

“我就如這一棵老樹,不知還能過幾個冬,基兒、紹兒、術兒,還有三弟的孩子就如老樹上的新芽,池邊青草,逢春而長,又如塘中火焰,薪盡火傳,生生不息。為了他們,讓幾個職務出去,也是值得的。”

袁逢轉身回到室內道:“段熲將皇甫嵩、董卓列在最前面,這兩人如何?”

袁隗輕輕舒了一口氣:“段熲任幷州刺史時,董卓派他平定匈奴叛亂叛,曾斬獲數千人,段熲因此向我推薦過一次,後來我徵辟董卓為掾,推薦做縣令,算是我故吏。

這人膂力過人,騎射如飛,左手右手都能開弓,都能持兵器,是個能打仗的。只是帶了些羌胡氣息,為人不拘禮節,有些自視甚高。”

司徒袁滂有些擔心:“別又像夏育、田晏那樣只懂得猛打猛衝。這些年國家財力有限,幷州多受到鮮卑入侵,若又是個輕驃悍勇的,勝了還好,敗了邊疆又受折騰!”

司空袁逢打定主意後,一點不猶豫,反而說起好話:“董卓我見過,外表粗豪,內裡有些頭腦,作戰時也懂得用些謀略,做邊郡刺史也是合適。”

袁滂自知不可能在三公位置上待多久,故而人選方面大多傾聽目前官職更低的袁隗意見,見他二人都同意,就說:“董卓這個就定下來。皇甫嵩名門之後,應該沒問題吧?那好,接著討論下一個。。。”

。。。

長達半里的車隊,在官道上蜿蜒曲折,一字排開,如同長龍。

行在隊伍前列的押運者王翁,臉色殊無喜色。

每當有人問車裡裝著什麼,押運士卒們則例行公事地回答:“鹹魚,段太尉要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走到滎陽、虎牢關海關路卡,值班的楊隊率一聽是鹹魚海產,就樂了:“你們交關稅沒有?近百車,可不能僅僅出個公文、稅單了事,我們要挨著檢查!”

王翁露出一臉怪異地笑容:“喔,要是少交了,莫非還要沒收一部分貨物做罰款?”

楊隊率吃拿卡要的情節復發:“那當然,你們這些蛀蟲,經常打著官家名義帶私貨。告訴你,乃翁見得多啦,別以為可以渾水摸魚!都把車上的油布揭開。咦,這些鹹魚待遇不錯嘛,都用方方正正的盒子裝了。開啟,開啟!”

“這可是段太尉要的鹹魚,你確定要開啟?”王翁語氣陡然嚴肅。

楊隊率:“幹什麼廢話,快開啟。”見王翁等人不動手,隊率自己搶過一個匣子,猛的掀開。

一個圓滾滾地東西滾落地面,原來是大好人頭一顆!雖經過處理,隨著春天氣溫漸漸升高,依然有著不小的氣味,讓行人避之不及。

楊隊率周邊數十人,皆稀里嘩啦,吐得站不起來。

王翁上前一步,欲遞水給隊率。

楊隊率哪裡敢接,弓著身子,躲到一邊,快把膽汁都吐出來。

“怎麼回事,怎麼不走了?”劉備騎著黃渠馬,從隊伍尾巴趕來。

王翁說:“這位楊隊率怕我們夾帶私貨,說是要驗以驗。”

劉備:“你要收百分之四的稅?那行,開張條子,我也好給段太尉分說。

車隊裡中裝載的,是一百一十二名高句麗俘虜,以及一千二百三十五顆高句麗首級。你自己算算,該留多少顆,要是算不好,幫你算也行。”

。。。

車隊還沒入雒陽,“人頭”事件就傳遍了雒陽,大量官僚、士大夫、百姓咒罵段熲胡亂發號施令,嚴重影響雒陽和整個河南尹人民的胃口。

“段公,還查麼?”

太尉段熲怒道:“查什麼查,敢如此招搖過市,多半不會作假。就算有假,人頭也補齊了,什麼也查不出!”

“喔,那叫他們把人頭送回樂浪?”

段熲:“混蛋!還嫌不夠招搖,派些軍中老卒,迅速驗一驗,沒多大問題就趕找地方賣了!對了,埋的時候讓大鴻臚劉郃通知列國使節來觀禮,讓他們知道犯大漢者,雖遠必誅!”

雖非築京觀,卻也差不多。

。。。

不久,司徒袁滂免職,大鴻臚劉郃為司徒。

劉郃的兄長劉倏是河間王劉開的後代,與當今皇帝劉宏同出河間王一系,是與竇武、陳蕃、曹節等一起擁立劉宏的重要功臣。數年前,曹節、王甫政變殺死竇武、陳蕃、劉倏。

為了生存下去,劉郃一直對兄長的死,表現得無動於衷,心中實際上念念不忘報仇。

劉郃與尚書令陽球關係很好。一次聚會,陽球喝了幾杯酒,吐露了對曹節、王甫等宦官專權的痛心疾首。

劉郃大喜,立即推薦陽球做司隸校尉,準備掀起一番腥風血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