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狡兔三窟望開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春,二月

海冥縣東,一群人騎著馬你追我趕,很快就到了縣城以東數十裡外。不同於海冥周邊山巒起伏、地形險峻,這裡丘陵低矮,平原廣闊,大片大片的森林和草原犬牙交錯,清澈的河流混合著冰凌平緩流淌,靜靜的湖面凍成的巨大鏡子龜裂成一塊一塊,告訴我們春天的來臨。

劉備指著東面:“你們看,海冥的東面,有大塊的丘陵和平原,氣候相對於朝鮮縣溫暖不少。因為位於大漢與三韓之間,長期受到侵擾,處於荒蕪狀態,如果開發成農田,至少能夠供養數萬人!“

關壽:“地是好地,可惜海冥縣人手不足,怕是難以開發。”

劉備:”如果用做放牧,卻非常適合。

我的想法是將烏敏英和拓跋伽羅的部落遷移過來。三韓多山地,少馬匹,人雖不少,卻難以與我等在馬上爭雄!

之後,逐步蠶食東面提奚縣故地!”

提奚之南是朝鮮半島上一個極其有名的地方,後世稱之為“開城”,歷史上朝鮮半島上的“三都”之一,另外兩個是北邊的朝鮮(平壤)、南北的漢城,開城雖然沒有朝鮮縣周邊那麼多平原,卻更加溫暖,距離海岸線更加,周邊地形更加複雜。

俗話說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大漢之內的任何郡縣,都是國家所有,劉備即使做到郡守,也不可能在刺史眼皮底子下練兵、聚眾。但海冥縣給了劉備提供了跳板,而“開城”則令他眼睛一亮的地方。

海冥縣還是一座出眾的要塞,能夠遮蔽西側後世黃海道南部的半島。是一個優秀的海港,南北兩個天生的海岬半島,既將風浪擋在海灣之外,也便於防禦,海灣內裡數十平方公里的灣區,足夠停泊大量的船隻。

劉備腦中浮現出前世一位富商:少小困苦,後來遇到好政策,從小本生意做起,漸漸成中等商人,娶得如花美眷,又拉攏了一幫朋友,漸漸有了揚眉吐氣、大展宏圖的感覺。之後收買官吏和國有企業,因而得利,家資數十億,成一方之富豪。這位富商看到朝鮮半島的資源,在朝鮮zf和商人優惠政策吸引下,開發海冥縣以西半島中一個翁津鐵礦。

劉備之所以對這個翁津鐵礦有所記憶,因為這個富商投入巨億,眼看可以盈利,之後又被朝鮮人使詭計趕走,憑白損失了數億元,原有的產業也陷入困境。記憶中年翁津鐵礦好像礦石含鐵量較低,可如今,哪記得還有什麼鐵礦,只有將就。

東有平原丘陵,西有鐵礦,北有大山,南有海港,提奚縣擁有的如此的區位優勢,不僅大出關壽之預料,就連劉備也頗為欣慰,寫了一封信,請滕述在遷移烏桓一事上多開綠燈。

。。。

話說高句麗人逃回山區,這才定下心神回顧幾日前朝鮮之敗的過程:

高伯固被襲營後,向東逃出十里,眼見周邊能跟上的將吏越來越少,才想起大部分高句麗騎兵胯下的果下馬腿短、個小,平原上跑不過漢人的大馬。

也算命不當絕,高伯固靈機一動,從冰面上渡過列水。冰面上非常滑,追擊的漢軍只能牽馬而行,由於河岸呈梯形,最高處高於冰面二、三丈,被先行渡過的高句麗弓手壓制在冰面上,上不了岸。

高伯固這才南下匯合圍攻朝鮮縣失敗的士卒,整頓兵馬,發現六千人只剩下不到三千,只好垂頭喪氣地撤退。

此時姍姍來遲的漢騎終於渡過列水,尾隨其後,不斷透過騎射和衝鋒施加壓力,分割、殺死或俘虜落後者,使得大批高句麗士卒扔下兵器脫掉鎧甲而逃,使得高伯固屬下將領不能從容收拾散卒。

高伯固氣憤地一拳將面前一銅錢大小樹幹打折:“騎兵!該死的騎兵!

真沒想到數千步弓竟被千餘騎兵追得四處逃竄丟盔棄甲!高句麗有步戰的勇士、精銳的射手,卻缺乏騎兵和好馬。”高伯固如果知道漢騎只八百,恐怕會氣的吐血。

這場失利不僅僅是一場軍事上的失利,也意味著政治上的動盪:國內聲討南部大人優居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高伯固知道這些人表面上是聲討優居,實際針對的是支援優居、強化中央集權的自己,既憤怒又無奈。

高伯固思來想去,決定加強與三韓的聯絡,從南方牽制樂浪郡。

。。。

同樣的,樂浪太守滕述、朝鮮縣令劉政、列口長公孫昭等人亦疑惑於平時富有韌性的高句麗人突然潰敗。花了不少時間覆盤整個整個戰役經過,探討勝利的原因:

原來高句麗大半士卒越過列水,進攻朝鮮縣,小半留在北岸。朝鮮縣內兵少,滕述一時不敵,退入城內。

數日後,漢人的援軍漸漸聚集到朝鮮附近數十裡,滕述收到公孫昭和劉備的來信,依然繼續退守城內做出不敵的態勢,引誘高伯固只留下1000多人在北岸,投入四千餘士卒到列水之南,由心腹南部大人優居帶領圍攻朝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接著劉備率領漢車騎從沼澤透過,偷襲高句麗人在列水以北的大營,一戰斬首數百,既導致高伯固和貴族們潰逃,又導致搶劫而來的糧草、輜重丟失。

列水南邊的部隊,看見北面大營王旗倒下,皆心慌意亂,無心對敵。此時朝鮮城門大開,滕述親自率隊追敵,與城外公孫昭很裡應外合,共擊列水南之優居部。

高句麗部落聯盟制風氣導致他們在戰勝時,想得都是搶劫,戰敗時,想得都是保存實力,因此心慌亂而四散逃竄。於是高句麗的潰敗從北面大營,發展到整個戰場。

漢軍趁機揮師追擊,打得高伯固、將領優居等倉皇東逃,斬首一千二百餘人,俘虜千餘人。自身死亡不過三百餘人。

滕述對兒子滕和說道:“我為樂浪太守三年,第一次取得如此戰績,第一次看到劉玄德這般英雄了得之人。天下日亂,四夷日盛,救邊郡百姓出水火,拯救漢室於傾頹,其在此人乎?你一定要交好這人,最好能尋找機會與之結為姻親。”

還將劉備的功績計入奏章,一起發給雒陽,對劉備大加吹噓,說他有安邦定國之才,做州刺史、郡守一點沒問題。

滕述本是好意,哪知道惹惱了數人,又帶來一場風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