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城塞換美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平城陷落的訊息,幾日後既透過圍城的鮮卑人傳遍四方,不僅意味著雁門郡中南部富裕地區如同脫光衣服的美女門戶完全敞開,也意味著平城以北沒有陷落的諸塞障、長城烽燧成為深入敵軍的死地!戍卒變成失去後援的孤軍!

也給周邊雲集的四路漢軍造成了巨大的震撼。

作為雁門郡守,對平城的陷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張修臉色發白:“平城堅固,外有援軍,本以為至少能守一月,哪知道。。。哎。”

四路大軍總數超過兩萬,卻只有目前駐紮在高柳的護烏桓校尉夏育屬下,有一支二千多人成建制的常備精騎。夏育氣得鬍鬚上揚,拔出寶刀,砍斷面前長案:“胡人囂張如此,我必滅之!”

夏育氣勢雖足,卻沒有足夠的把握,做出的行動僅僅向平城前進了50裡便停下紮營,同時派出信使,要求各郡帶兵前推,與他匯合。要求幷州刺史、護匈奴中郎將領兵從西面合擊。

。。。

平城以北諸塞障、烽燧戍守軍並不清楚鮮卑人學習了漢人的攻城漫道方法,只覺得平日倚為堅城的平城都能被攻破,何況是小小塞障?一時大譁,恐懼在眾人心中不斷聚集。

鮮卑人於是趁機勸降各塞障、烽燧漢軍,有些怕死的,開門投降。

同樣,方山塞中,氣氛也異常嚴峻。沒有援軍的城塞,不可能一直守下去,若非城外都是鮮卑人,不少戍卒已經逃亡。

與其他人的杯弓蛇影相比,關壽倒是不慌不忙給士卒們打氣:“平城到鮮卑王庭只有200餘里,經常有警。常有幾十到數百人的鮮卑騎,流竄入塞,所以雁門之人皆英勇敢戰。平城雖然陷落,周邊城塞、塢堡卻不少,都是我們的友軍。”

方山塞尉姓張,是雁門馬邑人,對雁門郡非常熱愛:“我們的城塞小而堅,糧草充足,弓矢弩矢數萬,就算有五千鮮卑人,又有何懼!”

劉備:“只需堅守一個月,冰雪初融,泥濘遍地,河流解凍,鮮卑騎兵的速度就會大受影響,各路大軍必定雲集平城,將鮮卑攆回去!”

。。。

“大人,抓到二名鮮卑奸細。”

奸細?或者是來使吧。當劉備第一眼看到奸細時,愣了愣。

一頭略黃的長髮,精心地梳成條條小辮,略顯豐滿圓潤的臉,帶著健康的紅潤。眉毛斜飛,一雙丹鳳眼眼中流露出倔強。圓領的緊身皮襖子,勾勒出豐滿的身姿。腿上穿著一種名叫“褲褶”的肥腿褲,褲腳在小腿上綁著,腳下踏著小巧精緻的馬靴:“你就是曾經擊敗左賢王的男人?我看也不怎麼樣。”

“不是,你們認錯人了。”劉備警惕起來,一條魚在快要乾涸的車轍中,魚越大,死得越快,轉頭看遮住面目的另一人,“你們是?”

“還請屏退左右。”

只留典韋在身旁護衛,劉備越發疑惑。

遮住面目的人總算露出臉來,是一個眉清目秀的圓臉少年,用一口不太標準的幽州話說:“在下拓跋詰汾,拓跋推演之子,此事隱秘,不得不掩人耳目。”

門外敵首的小兒,大刺刺站在面前做使者,不得不佩服此人膽略,劉備擦了擦眼睛,懷疑自己是不是眼花:“幹什麼,要是勸降,你還是走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見劉備嘴上強硬,目光卻飄向旁邊美人,知道傳言不虛,此人果然是好色之人,拓跋詰汾嘴角露出不易察覺的微笑:“詰汾敬劉備是英雄,不是勸降,是想與你做一筆交易,或者說是結盟!

我放你部安全離開,與你換此方山塞,包括俘虜、糧草,和一批兵器!”

劉備:“我居此塞,你們再多一倍人也攻不下。為何要冒險離開,在原野裡為你所趁?”城塞中300餘人,拓跋部圍城者至少有千餘人,在原野中,可不是對手。

拓跋詰汾:“這是我姐姐拓跋伽羅,拓跋部第一美人,城塞外還有我拓跋匹部眾百人,都可作人質。鮮卑有數十部落,相互間並不融洽。你既能做上谷烏桓王的義子,自然能做我拓跋詰汾的朋友、兄弟!”

劉備:“你的膽略能做我的朋友,檀石槐、和連就不會找你麻煩?”

。。。

拓跋推演:“劉備會同意麼?”

拓跋詰汾:“會,他是重色之人,更是重利之人、重義之人。若不動心,已經把我扣下。”

拓跋推演:“你入城,必已盡觀其虛實,此塞也不是不能打下,為何一定要與之結盟?”

拓跋詰汾:“北方氣候愈發嚴寒。我們從大鮮卑山一路遷移至此,如同沒有根的浮萍,牛羊需要草原生下崽子,部眾需要休養生息、繁衍子女。

和連激進南下,攻打堅城,只能帶給我們戰爭的毀滅!平城雖好,各部落傷亡卻達到數千。大漢人口是大鮮卑十倍以上,和連外強中乾,未必有守住平城的實力。

到時候倉皇撤退,誰又來關心我們與漢人的交易?”

。。。

張塞尉:“聽說大人要放棄這此塞?”

劉備:“是有此打算。”

張塞尉:“我不同意,作為塞尉守土有責,我不走!就算死,也要死在此塞!”

前幾日之所以能將拓跋氏打得不敢攻城,很大的原因劉備部200餘人入塞。若只憑方山塞不到百人,很難與城外上千鮮卑人對抗。與方山塞東西相對的一塞,十日前就鮮卑大人置鞬攻下。

劉備:“張塞尉高義,令人欽佩。我的確有南下陰館或西入定襄郡的打算。”

張塞尉:“平城以北的地方,多有塞障,如果都放棄,幷州北防就垮了,整個雁門盆地二十餘萬百姓,豈不是任由胡人欺凌?”

劉備:“拓跋部按照原來的方法攻塞,你我可守二月。

出謀攻平城之人攻此塞,只怕難以堅持十天!

如今鮮卑和連大隊,已攻下平城,我們留在這裡,除了牽制拓跋部千餘人外,有什麼意義呢?我們殺敵斬首數已經超過自身人數,就算失去此塞,州郡又怎麼會懲罰我們呢?

兵事有利鈍,無必援之軍,則無必守之城。與其將兵力分散於各塞各縣,被個個圍困甚至消滅,不如集中起來與鮮卑決戰!”

當初選擇守方山塞,是為了消滅鮮卑有生力量。如今選擇南下,亦是為了匯合雁門郡和護烏桓校尉主力,尋機殲滅平城周邊之敵。

你在好好想想,我們這兩日就動身!”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