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東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與普密蓬國王達成共識之後,楊辰一臉笑容的離開了吉拉達宮。

這次他不僅圓滿的解決了旅遊開發的事情,同時還與普密蓬國王私下裡,在大米出口方面達成了口頭協議。

作為一國首腦,同時還身兼國王的身份,普密蓬國王的一言一行,雖然不能完全說是金口玉言,但也絕對不是輕易反悔的人。

近年來,隨著國際貿易越來越頻繁,泰國對國內農業方面也越發重視,大米的出口量也是一年比一年增長。

現如今楊辰旗下的家樂福超市在與渣打銀行的合作中,以滾雪球般的速度,在東南亞各國落地開花。

依著家樂福超市現在這種擴張速度,要不了多久,就能夠完全消化掉泰國每年數以百萬噸計的大米出口。

一直以來泰國大米在東南亞地區,就享有很高的名聲,尤其是泰國的香米,在後世更是享譽世界。

南橘北枳,泰國的香米,因為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以及水土特徵,成就了泰國大米在世界的品牌地位。

所以,早前對泰國大米一直抱有很高期望的楊大老闆,這次與普密蓬國王會面,也算為家樂福在大米市場開啟了直通渠道。

經過這次與普密蓬國王的會面,接下來楊辰在泰國的一些商業活動,泰國政府肯定會一路大開綠燈。

旅遊開發的前景,以及它的鉅額投資,會是泰國政府以及普密蓬國王一直關注的物件,在這個過程中,楊辰旗下公司便能夠逐步進軍泰國市場。

只要泰國市場穩住了,那麼他在東南亞的佈局,棋子也就差不多落地完成了,接下來只要慢慢等待時間開花結果。

八九十年代,是東南亞國家經濟增速最快的時期,諸如新加坡、菲尼賓、泰國和馬來西亞這些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猛地一塌糊塗。

摁,漏掉一個印尼。

對於印尼這個國家,楊辰從一開始就沒有考慮過它,旗下公司商業佈局,也將印尼完全劃掉了。

按照楊大老闆的意思,那就是一個銅板也不能流進印尼。

雖說印尼擁有近兩億人口,近年來經濟發展也很快速,但是作為一名華人,楊辰對印尼是有著很深的抵觸情緒。

這一點,不比對島國人的態度差多少。

大家都知道,印尼是一個有著排hua傳統的國家,大規模的排hua,騷亂,間歇性地就發作一次。

特別是印尼獨立之後,這種情況更是愈演愈烈。

對於那些排hua的國家,它們之所以搞出那些事情,其根源,無非是源於它們內心的自卑和嫉妒心理在作怪。

華人吃苦耐勞,憑著雙手獲得的財富,遭人嫉妒眼紅,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這在哪裡都會有,後世國內也有仇富現象,不過這種情況,並不是多麼嚴重的社會問題。

而在其他國家,不同種族之間,財富不均等所引發的矛盾問題,形成了所謂的種族歧&視。

相比較其他國家,印尼在排hua這件事情上,過程怎麼說呢,(說多了怕這章被封,大家知道就好,就不說了。)

說說印尼的排hua根源。

華人與原住民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並不是華人或者原住民刻意營造的。

這裡面主要來源於當初荷蘭國在印尼實施的政策有關,早期荷蘭國為了更好,更方便的管理印尼,荷蘭當局採取了間接統治和分而治之的統治方式。

什麼叫間接統治和分而治之?

這一點,需要好好說道說道。

首先間接統治,就是荷蘭官方在印尼各個地區,當地選出一些比較有影響力的上層華人,然後在賦予他們一定的內部管理權力。

在這種制度下,荷蘭國將部分稅收給予華人承包,同時還制定了高額稅收,讓華人代替荷蘭政府收繳稅收。

這種間接統治制度,很好的轉嫁了當地人的不滿情緒,收稅的是華人,原住民的情緒,自然也就全都發洩到了華人身上,而荷蘭國卻不需要承擔任何的負面影響。

除此之外,荷蘭人為了避免華人串通當地人,又在之後採取了分而治之的辦法,對華人實行的“通行證制度”和“居留區制度”。

這樣一來,也就徹底的限制了華人的行動自由,隔絕了華人與原住民之間的正常交流,同時還在商業方面,也極大的限制了華人經濟力量的增加。

基於早前荷蘭國遺留下來的統治政策,印尼原住民內心對華人的印象,是十分的仇視,排hua情緒也非常的嚴重。

在這種畸形的社會矛盾下,才造成了印尼華人一系列的悲劇。

排hua,如今已成為印尼當局轉移國內矛盾的一種慣用手段,甚至在法制上,印尼總統一職也只能由原住民擔任,印尼政府還頒佈了一系列專門針對印尼華人的法律法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面對這樣一個國家,只要一個腦袋思維正常的華人,就不會去拿錢喂一群屠夫,更不會拿錢去幫助他們大搞建設。

在楊辰心理,如果給他找到機會,他會毫不猶豫的狠狠的在背後捅它們一刀。

當然了,面對一個擁有接近兩億人口的大國,楊辰還是保持著一定的理智,雞蛋碰石頭的事情,他是不會提著腦袋去幹的。

這個時期,印尼不管是軍事,還是經濟方面,在東南亞地區,都是非常厲害的。

六十年代末,印尼更是主導了與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以及泰國成立的東盟。

在諸多東南亞國家,印尼是最具影響力的成員之一,後世真正讓印尼遭受重創的是九七年,由西方主導的亞洲金融危機。

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對印尼造成了全面的衝擊,引起的局勢動盪,將印尼前面三十多年的積累,全部一夕毀滅。

就跟八十年代島國一樣,在其威脅到西方國家的時候,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便開始割羊毛行動。

後世能夠真正抵擋美歐經濟衝擊的,唯有成為世界工廠,經濟全面崛起的中國才能與之一較高下。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沒有九七年的那場亞洲金融危機,扼制住東南亞國家的發展,後面內陸經濟也不會崛起的那麼快。

內陸經濟崛起,首先衝擊的必然是鄰近的亞洲國家,其後才是西方歐美發達國家。

九七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雖然打斷了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但卻幫助內陸解決了第一階段的麻煩。

要知道,亞洲可是擁有全球三分二人口的地區,在這裡,是從來最不缺乏廉價勞動力的。

如果沒有九七年的那場亞洲金融危機,內陸就沒辦法在短時間內,憑藉物美價廉量多的優勢,佔領全球製造業。

可以說,九七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最終的受益者不是西方,而是一直默默低頭,埋頭苦幹的內陸。

除卻印尼,東盟其他國家都是楊辰接下來重點投資物件,至少在九七之前,東盟國家是最佳的投資地區。

而九七之後,內陸才會成為全球最佳的投資聚集地。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