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包船王的條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自行腦補一堆猜測後,包船王緩了一口氣,看向自家女婿,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你一會兒給恆生的俐總經理打個電話,對他說,如果他想要九龍倉所持有的置地及怡和的股份,摁,還有我個人持有的置地股份,就讓他拿出誠意,以之前的股價回購…”

早兩年包船王棄船靠岸時,目標緊盯著的就是怡和旗下的地產公司,九龍倉和置地兩家怡和旗下最重要的子公司。

相比較九龍倉,置地的吸引力,無疑是最大的,置地佔據著香江最多的黃金地皮,是香江最大的地王,它在所有人眼中都是一塊大肥肉。

但凡有機會,誰都不會錯過。

當初,如果不是李超人將手上九龍倉股份轉手賣給包船王,置地說不定會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

可惜,時間不等人。

九龍倉雖然比不上置地,但也不差,尤其是九龍倉能夠與包船王手上的環球航運相互補。

大名鼎鼎的世界船王,如果少了船,就成了空頭銜了,兩相比較之下,對於包船王來說,九龍倉其實港口,其實比置地更加適合他棄船靠岸的戰略。

隨著九龍倉丟失,怡和集團也認識到了危機,開始大肆回購公司股份。

除了怡和集團,在香江地界上,所持有怡和與置地最多股份的公司,無疑是九龍倉這個昔日怡和系最重要的子公司。

如果能夠用正常價把怡和系股份賣出去,那麼包氏不僅能夠繼續維持與楊辰之間的關係,同時還能獲得一大筆可觀的現金,用來緩解目前旗下公司的資金壓力。

一舉兩得,可謂皆大歡喜。

一向做事便雷厲風行的包船王,在交代完自家女婿打電話跟俐國維商量後,就拿起電話開始給一眾老友打電話。

華資圈子裡,能夠不賣包船王面子的人,很少很少,尤其是香江這個極其依賴進出口的城市,包船王早期憑著手上的船隻,積累了海量的人脈關系,一眾華資大佬們,幾乎沒有一個不欠包船王人情的。

有包船王出面牽頭,其他人自然也是相當的給面子。

當然,這裡面肯定少不了怡和系股價,現在正處於暴跌的局面,誰也不清楚接下來怡和到底能不能支撐住。

不過,有一點大家心裡非常的清楚,那就是,以目前情況來看,即使怡和系這次能夠逃脫劫難,旗下產業市值也會大幅縮水。

如此一來,他們手上所持有的股票,妥妥的,肯定只會繼續下跌,不可能恢復到原來價位,更不可能繼續增長。

能夠在這個年代打拼出一番事業的人,個個都是人精,賣出手上股份,即給了包船王的面子,又讓恆生欠下人情,同時還能獲得一筆現金,緩解大環境帶來的壓力。

一舉三得,幾乎沒什麼可考慮呢,一眾手持怡和集團股份的華資大佬們,一個個靜待恆生銀行的聯絡。

有包船王說項,他們也不怕俐國維等人故意壓低價格,這個時候說實在話,俐國維等人也不敢壓低價格。

畢竟,怡和洋行和置地兩家公司相互持股達百分之四十的股份,他們如果敢壓價格,那麼人家直接轉身把股份賣給怡和,那麼這次處心積慮的佈局,就要落空了。

恆生銀行大廈

雖然此時已是大晚上,但是俐國維等人卻是沒有一個人回家,都在會議室裡面開會商量事情。

經過一番討論之後,霍建獰開口建議道:“未免夜長夢多,我覺得應該馬上派人去那些股東家裡,把股份轉讓協議簽了,免得夜長夢多。”

鄭嗨泉適時接話道:“沒錯,如果明天那位紐壁堅大班王察覺到了我們的目標,一定會大力回購怡和系公司的股份,今天下午我們已經把怡和系上市公司的股價拉低近半。

明天我們必須得儘快收購市場上的流通股票,再把股價迅速拉昇起來,怡和系由於之前收購香江電燈和電話,造成資金鏈枯竭。

接下來,只需要把怡和系股價拉高,迴歸正常水平,那麼以怡和目前的資金情況,能夠回購怡和洋行或置地其中一家麼股份就算不錯了。

即使這次我們不能把怡和一口吞下,也足夠將其打落香江四大洋行的位置,到時候再慢慢一點點蠶食…”

在對付怡和集團這件事情上面,鄭嗨泉等人沒有一個人敢疏忽,作為傳承超過百年的大財團,怡和的底蘊不是普通華資財團能比的。

想想當初怡和從內陸撤離,在損失慘重的情況下,幾十年又重新恢復過來,甚至業務延伸到東南亞等地區。

這樣一家老牌洋行,一般情況下,根本沒有人敢輕易招惹。

更別說動了。

不過,有句話說的好。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怡和早些年幹的那些齷蹉事,讓怡和上下對內陸的動向十分的敏感。

早幾年,內陸改革開放,那邊剛剛露出一絲收復香江的念頭,怡和就嚇得手忙腳亂,致使九龍倉被包船王奪走。

現在同樣如此,內陸收復香江的決心一下來,怡和就又害怕了,惶惶不安,開始想著遷出香江的打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樣一來,也就給予了鄭嗨泉等人絕佳的機會。

機會雖然有了,但到底能不能將怡和拿下,說老實話,鄭嗨泉一幫人沒有一個人敢拍胸口保證。

畢竟,怡和集團的股份,除了怡和背後的大股東家族,其他英資財團也佔據不少。

在大環境影響下,英資財團雖然自顧不暇,但是這並不代表,英資會眼睜睜的看著怡和徹底倒下,沒有翻身的機會。

唇亡齒寒,怡和好歹是四大洋行之一,誰敢保證怡和倒下之後,楊辰不會對他們動手。

要知道現在的香江,華資力量已經不弱,一旦怡和倒下,楊辰這個新任華人首富萬一聯合所有華資向英資發起進攻,那麼以現在錯綜複雜的局勢,英資不一定抵擋的住。

最好的結果,那就是兩敗俱傷。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