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英國煤炭行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客廳裡

楊辰正跟袁天帆討論收購英國哪些行業公司,英國的汽車公司很多,選擇也多,這個不需要著急。

其他比較賺錢的,必須得是方便壟斷的行業才行,任何東西,只要涉及到壟斷,必然會有想象不到的利益。

即使是火葬場,其中涉及到的利益,也會讓人大吃一驚。

以英國煤電石油以及鋼鐵這類行業為首,英國作為工業化最徹底的國家,在這幾個方面需求甚大,而且這類行業,壟斷性也高,涉及到以上行業的國有企業規模也大,一旦出售股份,實現私有化,立馬就能轉虧為盈。

大家可能會疑惑,英國作為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怎麼還有國企問題。

這一點,必須得從二戰之後說起。

二戰結束之後,英國工黨上臺,先後掀起了兩次國有化浪潮,尤其是基礎設施和重要工業領域,經過這兩輪浪潮,英國的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例達到了巔峰。

尤其是在煤炭,發電,郵政,鐵路,通訊,造船等重要戰略行業,國有企業的比重幾乎達到了百分之百。

除了這些基礎設施領域,在很多競爭領域,國有經濟的比重,也達到了相當驚人的高度。

比如說,在鋼鐵和民用航空行業,英國國有企業的比重超過了七成,在汽車製造和石化領域,國有經濟的比重也接近五成。

當然,英國在戰爭結束之後,推行國有化,裡面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二戰之後,英國的經濟百廢待興,面對被戰爭摧毀得滿目瘡痍的國家,國有經濟對於恢復基礎設施,重啟具有戰略重要性的工業領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藉助國家雄厚的資本,國有企業不拘泥於短期效果的優勢,逐漸在基礎設施和重工業等密集型行業發揮了帶動作用,這對英國戰後經濟的恢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不過,隨著戰爭遠去,國有&企業的弊端,也隨即表現了出來。

首先是生產效率大幅度下降,大部分國有企業面臨非常難堪的局面,那就是盈虧問題。

當然,還有一些客觀原因,在經濟恢復之後,以金融和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日益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

而以重工業為首的工廠,由於需求日益萎縮,以至於集體陷入了困境。

特別是七十年代石油危機爆發,更是進一步加劇了傳統產業的困境。

同時,英國的國有企業,不可避免的,與其它國家的國有企業一樣,都存在機構臃腫、官僚主義等弊端。

大鍋飯缺乏激勵機制,以至於工人們沒有積極性,缺乏競爭力和創新。

一個企業沒有創新和競爭力,那麼它最後只會走向滅亡,而八十年代,世界經濟正處於蓬勃發展階段,第三次工業浪潮已經掀起,面對新興經濟體的突飛猛進,以撒切爾夫人為首的保守黨都清楚如果英國再不改變,那麼就真的要淪為二流國家了。

曾經的霸主地位被美國搶了,如果在失去一流國家的地位,那麼以後英國的日子。恐怕將會難上加難。

國有&企業連年虧損,讓英國政府財政壓力巨大,赤字大增,經濟也陷入了通貨膨脹。

將國有企業出售給私人,這是目前英國政府最急切的事情,袁天帆很早之前,就已經接到楊辰的指示,收集第一手資料。

“老闆,我覺得煤礦行業,我們暫時不要進入,現在工會和英國政府正鬧得不可開交,我們如果插足進入,很容易引起抵制。”

楊辰饒有興致道:“怎麼,你認為英國政府短時間內會關閉國內所有煤礦企業嗎?”

袁天帆道:“這個不好說,不過隨著天然氣和石油等新能源被廣泛運用,煤炭在其他地方不好說,但在歐洲肯定會被逐漸取代。”

袁天帆的話,可以說是現如今英國煤礦工人面臨最殘酷的現實。

曾幾何時,煤炭是推動英國工業革命的血脈,與大英帝國的國運密切相連。

英國作為煤炭儲量最高的國家之一,擁有英倫三島大量的煤礦,且主要產煤區分佈在河流附近或緊靠海邊,這在運輸方面,節省了很大力氣,因為那樣使得英國可以把煤炭更方便地將送往各地。

在歷史長河中,煤炭連同鋼鐵、蒸汽機一起,作為從英國起源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象徵,煤炭工業的興衰,更是與英國的國運息息相關,成就了英國在工業革命中的領先地位。

一直以來,英國的無煙煤燃燒值厚恩高、殘渣少,因此成為了各國海軍艦艇的最佳燃料。

從十八世紀六十年代,英國的產業革命開始,煤炭成為了英國經濟增長的核心,也是歐美各國工業化的動力基礎。

巔峰時期,英國曾擁有一百多萬從業人員和三千多家煤礦。

取締煤礦,這對於英國來說,無疑於砸了無數人的飯碗。

當然了,英國關閉煤礦,倒不是說煤礦不掙錢,恰恰相反,英國的煤礦工廠,是所有國企中,盈利最高的。

英國政府之所要關閉煤礦企業,主要原因是煤炭對空氣的汙染,接連爆發的毒霧事件,才使得英國政府有心徹底關閉煤礦。

自五十年代起,倫敦和其他大城市經常發生嚴重的霧霾,尤其是著名的“毒霧事件”,空氣重度汙染下,倫敦居民出現大範圍呼吸困難,並造成四千多人死亡。

這一切,主要元兇正是燃煤。

楊辰知道,英國幾次重要的罷工活動,都跟煤礦工人有關,但是面對煤礦工人罷工,英國政府並未停止關閉煤礦的步伐。

英國的煤炭企業很賺錢,在撒切爾推動私有化改革下,任何人只要掌握了一家煤炭企業,都能夠坐享其成。

不過,這種坐享其成的美事,並不會持續多久,投資煤炭,也許能在短期內看到利益,但看不到長期利益。

尤其是煤礦工人在政府強勢壓制下,英國煤炭企業將會很難得到有利的發展。

不過,楊辰看中的並非煤炭本身,而是煤炭背後的發電廠,一直以來,英國發電所用的能源,都是來自於煤炭。

那些大的煤礦企業,其發電業務,非常的廣泛,電力這種民生企業,可遇而不可求,錯過了就等於失去了一次機會。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