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 章永樂大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另一邊,楊辰跟著宋父和宋揚一起走進宋老爺子工作的書房。

因為下雪天,外面地滑,宋老爺子腿腳不利索,為了安全起見,所有工作都全都帶回了家。

對於楊辰的來意,宋父已經從自己女兒哪裡得知訊息,與兒子女兒一樣,宋父也沒辦法替自家老頭子做決定。

不過,現在上面推行改革開放,再加上楊辰同胞身份,宋父對於自家老頭子給楊辰幫忙,到沒有不願意。

本來他正琢磨著自家老頭子退休了,該幫其找什麼事做,才不會讓老頭子閒出病來。

是的,沒錯,就是給老爺子找工作,不讓其閒下來。

眾所周知,這人一旦閒下來,尤其是常年累月忙碌工作,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是絕對不能馬上清閒下來的。

對於一些人來說,一旦退休,沒有了工作壓力,精神氣就會隨之大變。

人閒百病生,幾十年養成的生活節奏,一旦被打亂,心裡和身體的各種病痛,就會接踵而來。

這些並非是危言聳聽,而是有事實例子依據存在。

所以,在宋父看來,不管工作大小,總之一句話,就是不能讓自家老頭子閒下來。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這年頭,但凡是體制裡的人,誰家要是沒有個老爺子坐鎮,會少了許多人情往來。

戰爭年代,大家靠的是誰的拳頭硬,誰的職位高,誰說話就好使。

而和平年代,大家拼的是誰家老爺子活的更久,命更硬,只要家裡老爺子活著,那麼只要不出現太大意外,家族就能穩如泰山。

哪怕宋父已經足夠接替宋老爺子的位置,但宋家依舊需要宋老爺子活著,繼續維繫宋家上一輩的人脈關系網路。

在楊辰看來,宋老爺子雖然不是專門的鑑定大師,但是幾十年下來,精修維護各類文物,數不勝數。

正所謂,“一通則百通”。

這人老成精,有時候老人們表面看上去糊塗,其實心裡跟明鏡似的,把一切看的清清楚楚。

你要真認為他們老了,不中用了,老糊塗,那麼吃虧的鐵定不是他們。

宋家三代都在博物館工作,在古玩這一塊圈子裡,上上下下,認識的人不知繁幾。

如果楊辰真的能請動宋老爺子,那麼缺什麼人,都不用他去操心,想要收集什麼東西,宋老爺子這邊也有人脈關系。

需要什麼,只要放出風聲,就一定會有人送上門來。

最重要的是,宋爺子幹的這一行,很清楚該如何將文物保護好,不至於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要知道,大多數古董字畫都是不易儲存的,一旦稍微毀了壞了,那價格便會大打折扣。

走進書房,宋父小步慢走到宋老爺子身邊,只見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抬起頭來,對著楊辰微微點了點頭,接著便繼續低頭忙活手上的工作。

楊辰一時好奇,便走近了些,待看清一張桌上,碎片一堆,老人家正在一點點拼湊,大塊小塊都有,密密麻麻,看的人眼花繚亂。

楊辰嘴角抽搐了一下,轉頭看向身旁的宋揚。

宋揚:“聽爺爺說,年前有位海外華商來華,捐獻了十餘卷流落海外的永樂大典古籍給博物館,許是因為放置不當,儲存方式不佳,以至於近半的古籍損壞嚴重…”

明朝‘永樂大典’編纂於永樂年間,是當時雄才偉略的永樂皇帝朱棣,為了彰顯國威,造福萬代,所編纂得一本文獻綜述。

永樂大典先後由內閣首輔解和太子少師姚廣孝主持修纂,前後參與人數多達兩三千人,共歷時五年才編修完成。

永樂大典一書自編修完成之後,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部文獻典籍,也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一書,採擇和儲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種之多,其規模超過了此前歷代編纂的所有類書,有萬書之書之稱,為後世留下許多豐富的故事和難解之謎。

它裡面的內容,包含了十四世紀以前各朝各代的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百科文獻等等,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

永樂大典全書共一萬餘冊,約三億七千萬字。

永樂大典修成時,只有副本流傳於世,正本一直不曾出現在世人面前,而其副本後又因為戰亂火災等原因散落於外。

楊辰看著桌上已經碎的不成樣子的永樂大典,張了張嘴,一臉不敢相信道:“這都碎成這樣了,還能拼起來?”

宋揚齜了齜牙,乾笑道:“這個就要看人跟技巧了,我大哥和父親還有爺爺他們三人可以,我反正是不行。”

當初他跟大哥宋國輝學習拼圖的時候,那段痛苦的經歷,如同噩夢一般,揮之不去。

一些古籍的碎片,很多時候並非人為損壞,而是因為存放的時間過長,蛀蟲腐朽造成的。

他是真沒有辦法,把小的只有米粒大小的碎片一點點拼湊起來,那實在是太折磨人了。

見宋揚那副不忍回憶的表情,楊辰同情的看了他一眼,想到後世拼圖遊戲,幾十塊拼圖就夠人受的,眼前這一幕,簡直讓人頭皮發麻。

像眼前這種,他是真的不忍直視,不是他不努力,也不是他沒耐心,只是這玩意實在太折磨人,光是瞅一眼,就讓人感到牙疼。

當然了,這古籍修補,更多的講究耐心和技巧,很多時候如果損壞的太嚴重,那就只能拼文字,反正只要把一張完整的紙張拼湊起來,最後在注上漿,就能成恢復完整。

一般情況下,損壞不是太嚴重的,只需要手工補缺即可。

缺補,顧名思義,哪裡壞了補哪裡,只要缺失不大,例去一些蟲洞,缺角什麼的,修補師傅只需要調配好與紙張相對應顏色的紙漿,將其缺損部位補齊就可以了。

至於缺損太嚴重,蟲洞太多,整張紙看不清東西,那就只能整補。

因為永樂大典沒辦法拆開修補,所以修補難度較大,以至於宋老子忙活了一年,還沒有將其十餘卷古籍修補完好。

這人,講究舊不如新,因為大多數人都屬於喜新厭舊一類。

但古籍這種文化傳承下來的東西,講究新不如舊,古籍越舊,說明歷史越久遠,其內容越有價值。

這是技術活,一般人玩不轉,楊辰也就是在一旁看看熱鬧,滿足一下好奇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