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鐵飯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看著此時熱鬧的中官村,楊辰忍不住在想,自己當時如果重生的地點不是在香江,而是在內陸,會不會也跑到這裡來,跟這些大部分商販一樣,幹倒爺的活計,從中賺取人生的第一桶金?

畢竟,這年頭,在內陸想要賺快錢,也只有幹這一行了。

不過仔細想想,楊辰又暗自搖頭。

如果他真要重生在內陸,這個時期想賺點小錢容易,但想賺大錢,簡直白日做夢。

八十年代初,內陸除了國營企業,大多數民營企業,說是企業,還不如說是作坊比較靠譜。

後世許多知名的民營企業,幾乎都是在九十年代初期才開始冒頭。

當然了,中間也有例外,比如說後世大名鼎鼎的‘聯想’,它算是國內最早的民營企業。

八十年代初,‘下海’這個詞,其實已經出現在內陸這片改革開放的土地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個時期,大多數下海的職工,基本都是那些返城待業青年。

到了八四年,第一波下海潮開啟,一些在崗官員和科技人員也開始響應政府的號召,正式加入下海大軍隊伍。

而中官村,因為靠近中科院等大學,一部分科技研究人員,靠著中科院等院校背景,註冊了不少民營企業。

不過這些民營企業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依靠院校起家,以至於背後院校大多佔股比較多,部分院校甚至對一些公司享有絕對控股,以聯想為例,其個人股東佔股比例處於個位數。

現如今中官村發展才剛剛起步,一切從零開始,但是楊辰卻清楚它背後的潛力有多麼恐怖。

這潛力,並非單指中官村商業方面,而是指這裡的科研水平。

作為首都第一個科技園區,中官村擁有的資源,是其他地方完全不能比擬的。

以首都大學、清化大學為代表的四十多家高等院校,再加以中科院、工程院所屬院所為代表的兩百多所國家科研院為基礎。

中官村在人才方面,超出其他地方太多太多,後世中官村之所以能成為第二個矽谷,很大原因便來源於周邊院校。

後世一個小小中關村,佔據了國內網際網路巨頭總數的一半,這正好應了某人的話,‘站在風口浪尖上,就是豬也能夠起飛。’

後世在高新技術領域,內陸是唯一能夠與美帝比肩的存在,清楚中官村的優勢所在,楊辰沒道理視而不見。

二十一世紀什麼最重要?

毫無疑問,是人才。

尤其是科技行業,後很多公司為了拉攏技術人才,不惜分享公司股份紅利。

二十世紀,大家拼的是資本,拼的是人脈關系,到了二十一世紀,拼的就只有人才了,沒有人才,任何自家公司,都將會很快被日新月異的時代所淘汰。

不過,現在一切還為時過早,還需要再等幾年時間才行,不光是他需要積累底蘊,中官村同樣也需要積累底蘊。

逛完中官村,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楊辰也就沒有興趣在這裡耽擱時間。

他現在還有正事要去辦,是的,就是正事,至於什麼正事,很簡單,找人才。

他可一直沒有忘記撿漏抄底古董的念頭,這玩意要是沒有行家來幫忙,他註定只能幹看著眼饞。

原本他還想著讓阿牛那家夥來幫他處理這件事情,只是那呆瓜實在太沒用了,對古董也是一知半解,真要是阿牛負責,那天被人忽悠了,他給人送錢。

為了儘早解決這個麻煩,楊辰覺得必須找個靠譜一點的行家裡手來幫忙才行。

說起老邶京,最值得人們一提的,恐怕不是故宮,也不是長城,而是那見證無數次歷史變革,文化傳承,以及記錄了老邶京人生活點點滴滴的老邶京衚衕。

走進巷子衚衕,似乎每一條衚衕都一模一樣,灰牆灰瓦,分不清哪是哪。

穿過幾條衚衕,楊辰就已經暈了,完全記不清楚自己走過的路。

由宋雪在前面鄰路,軍子等保鏢一個個手上大包小包提著東西,與之前旅遊閒逛不同,這一回真的是走街串巷找親戚,咳,找人才。

第一次走進衚衕巷子,楊辰一雙眼睛寫滿好奇,左瞅瞅,右瞅瞅,就跟老奶奶走進大觀園似的。

如果早個幾十年,大清朝還在的時候,他這模樣,一準會被沿路的人鄙視。

“宋姐,待會到了你家,你可得幫襯著說道,小弟的人生幸福,啊,不對,是人生大事,就靠你了。”

走在前面的宋雪聽到楊辰左一個人生幸福,右一個人生大事,有些哭笑不得。

宋雪搖頭道:“小楊,這個我真幫不了你,我們家老爺子的脾氣,我可做不了主。”

“那宋叔呢?”楊辰依舊不死心道。

宋雪白了其一眼道:“我爸你就別想了,他在故宮工作了二三十年,繼承了我爺爺的手藝傳承,他是不可能給你這個資本家打工的。”

楊辰一聽這話,立馬啥也不說了。

長期以來,‘鐵飯碗’在內陸可謂通吃天下,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鐵飯碗依舊是人人羨慕的工作,每年公務員招考,比高考還恐怖,真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而八十年代初,鐵飯碗另一種稱呼叫做‘金飯碗’,端起來可以吃一輩子。

這年頭,在所有人眼中,誰要是在政府部門、下屬單位、國企工作,端上鐵飯碗,從此便可以衣食無憂,生活幸福。

如果人人都能端上鐵飯碗,那麼不會有人去給私營企業幹活,這一鐵律,即使是幾十年後,也依舊如此。

甚至,相當一部分人,將鐵飯碗當作終極目標,即使花大價錢買,也要擠進體制。

雖然他現在的身份是同胞,但也同樣是大部分人牴觸的資本家。

楊辰這個不管是香江首富也好,華人首富也罷,在這裡真心不吃香,想要宋雪的老爸放棄鐵飯碗,給他工作,十年後或許還有點可能,現在壓根沒戲。

就連宋雪自己都沒有生出離開體制的想法,就更別說已經在故宮博物館有點地位,接下來準備接下宋老爺子一切的宋父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