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中醫藥是個大金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可惜,現實往往是殘酷的。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後世一二十年間,小超人靠著數碼港獲得了巨大的關注,且賺到了非常多的錢,但香江的網際網路科技,卻沒有一家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叫得出名字來,典型的雷聲大雨點小。

除了數碼港之外,香江迴歸之後,官方還計劃將香江打造成中藥港。

臨近的島國把漢方藥弄得有模有樣的,香江有著足夠的底蘊,站起來跟島國的製藥公司競爭一下,似乎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只可惜,這個計劃在後世同樣沒有多大起色,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中藥港是什麼玩意,連聽都沒有聽說過。

後世網上有報道,李超人往中藥行業投資了多少錢,多少錢,大投入研究什麼癌症之類的。

楊辰一想到這點,就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中藥港不先幫著把咱們把中藥製藥標準和中藥市場搶過來,整天花時間去研究那些作什麼?

世界多少醫藥研究所,在研究癌症一,少你一個,地球就不用轉了?

看看島國的中藥製藥公司,他們那個沒事去研究那些玩意,人家研究的方向是結合中醫傳承下來的東西,努力幫助自己國家的民眾改善身體健康。

而不是去研究什麼新型藥,解決那些有可能幾十年,上百年都沒有多大突破進展的東西。

中醫傳承幾千年,無數中醫藥典還不夠研究嗎?好好的路,硬生生的被帶歪了,結果錢投進去了,卻看不到絲毫進展。

以至於,讓所有人大失所望。

後世的中藥市場,幾十年如一日,一直牢牢的掌握在島國製藥公司手中,沒有任何國家以及公司與之抗衡。

咱們的李首富在其他壟斷行業縱橫無敵,但是在研究領域,完全成了拔了牙的老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要我說,沒有那手藝,就別欖那瓷器活,好好的蓋房子,賣東西不好嗎?

對於香江後世推動的中藥港計劃,楊辰是非常贊同且看好的,因為香江不論是中醫,還是西醫,只要是醫生,那麼社會地位就超乎尋常的高。

更重要的是,香江人對中西藥都呈包容態度,中西醫大家都認可,而香江又是作為亞洲的金融中心,缺什麼都不缺資本。

在這種情況下,推動中藥港計劃,絕對是非常可行的,而且在楊辰看來,相比其他兩個計劃,中藥港計劃完全可以代替香江房地產,成為與金融並列的擎天之柱。

後世香江是有名的國際大都市,很多人都喜歡來這裡旅遊購物,那些能夠滿世界旅遊的人,大多屬於中產階級,這類人手裡有錢,平日裡工作壓力也大,所以對自身健康問題,一般都會非常的重視。

一旦香江中藥港發展成功,那麼一系列中醫養生行業,就能為香江創造無數工作崗位以及經濟發展。

要知道,從事中醫藥行業的人,一般是越老越吃香,這與服務行業恰恰相反。

很可惜,前世官方所託非人,三個專案兩個落到了李家人手上,最後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啥也沒撈著。

至於第三個專案,那就更搞笑了,當時臺積電的張老闆聽到香江想要建立矽港,就一路小跑了過來,準備在香江建設一個晶片公司。

本來這是一件好事情,可偏偏大家以為又來了一個想學李家的人,藉著投資晶片的幌子發展房地產,於是集體拒絕了。

而拒絕的結果,就是臨近的上嗨把張老闆請了過去,成立了中芯國際,後世這家公司,成為了全球第四大的晶片製造商。

今日的因,明日的果。

不管最後誰成為了既得利益者,最終苦的都是底層老百姓,一座城市如果僅僅只靠金融業和服務業,是不會有多大發展的。

一旦碰到所謂的金融危機,一切都將化為烏有。

這也是為什麼後世李超人的名聲,會直線下降的原因。

不管怎麼樣,李家把香江人的期望變成了失望,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這鍋李家人都得背。

老實說,中藥港計劃,真心沒有多大障礙,也不需要多少公司參與進去,只要有一家公司肯用心投資,那麼就一定會有成果。

後世島國的漢方藥龍頭公司,津村株式會社,這家創立於十九世紀末的漢方藥公司,在後世是全球最大的漢方藥製藥公司,生產超過一百多種漢方藥,在醫療用漢方製劑領域市場,份額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

這也間接證明了,中醫藥領域,不需要多少公司加盟,只要有一家公司肯集中精力去研究,就足以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醫藥重在養身,改善人體健康。

接下來隨著內陸經濟發展,內陸的保健醫市場規模,將會遠遠超出島國市場,國人對身體的重視,也遠遠超出所有人想像。

所以,中醫藥領域,絕對是一個非常穩定的大金礦。

而且,在賺錢的同時,還能將咱們老祖宗的傳承發揚光大,這是楊辰很想要做的事情。

領先二十年,這個時候如果有香江資本進入中藥行業,說不定還能引起內陸方面的重視。

在內陸那片土地上,但凡是官方重視的東西,那麼就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收穫。

這個時候內陸底層民眾都不太富裕,中醫藥領域規模有限,基礎薄弱,想要發展起來,需要很大的資金投入和時間投入。

但又一點好處,那就是阻礙也少,可以給他足夠的時間,讓他去學習島國的經驗。

而且,這個時候,內陸和島國建交的時間還不是很長,兩國民眾都還處於謹慎交流階段。

中醫藥方流失的還不是很多,而且島國在五十年代以前,對中醫封鎖了一段時間,導致島國國內中醫出現一段時間的空白斷層期。

後世島國漢方藥製藥公司,可是發展了幾十年時間,才基本壟斷了世界中藥市場。

這也是香江迴歸之後,為什麼會喊起建立中藥港,復興中醫的口號。

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初期前後,日本製藥公司僅僅只是領先,而不是絕對的壟斷。

而現在才八十年代初,只要楊辰願意投資,將來完成彎道超車,也不是什麼難事。

特別是島國漢方藥的原材料是由內陸供應,只要他提前把種植原材料的山頭全部圈起來,那麼就能在源頭上,直接掐住島國製藥公司的脖子,限制他們的發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