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身殘志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項羽一看李記帶著人來了,頓時緊張起來了。

他緊緊的握住劍柄,隨時準備著抽出來衝殺。

項羽低聲對左右說道:“我有萬夫不當之勇,一會打鬥起來,我衝在前面,你們隨我殺出去。”

這些項氏子弟都緊張的應了一聲。

這時候,李記已經進來了,他看到項羽等人穿戴整齊,手持兵刃,臉上沒有一點意外之色,彷彿項羽等人就該如此一樣。

項羽沒有出手,現在情況還不明朗,不能貿然出擊。

更何況,自己人數太少,能不打起來的話,還是不要拼命的好。

於是他微微弓了弓身子,客氣的問道:“大人何故深夜造訪?”

李記呵呵一笑,說道:“你們這是要去哪?”

項羽微微一愣,急中生智說道:“我們聽到外面有聲音,似乎有賊人來了。因此想要出去看看。”

李記忽然大聲嘆了口氣,對身後的人說道:“這便是我商君別院的英雄啊。今日明明不該他們當值,卻義無反顧,要趕過去支援。你們要學著點。誠如謫仙所言,若人人如這四位英雄一般,何愁刺客不滅?”

身後的那些人都連連點頭,一臉敬佩的看著項羽。

項羽有點茫然:這是……來誇獎我們來了?

李記對項羽說道:“你們算是夠英雄了,而你們的兄弟劉獻,則是英雄中的英雄。他為了抓捕反賊,不惜近身搏鬥,右腿受了傷,動彈不得。如今正在醫治,你們快隨我去看看吧。”

項羽應了一聲,帶著項氏子弟,跟著李記走了。

在路上的時候,項羽漸漸的捋清了事情的脈絡。

應該是項獻被追的很急,甚至傷了右腿,行動不便,眼看無法甩脫追兵,於是拼命隱藏在某間屋子裡面,改頭換面,謊稱自己遇到了刺客,兩人較量了一番,最後不幸負傷。

這件事,自然報到了李記那裡。而李記是知道真相的,乾脆順水推舟,認可了這種說法,把項獻塑造成了英雄。

片刻之後,項羽等人見到了項獻。項獻的右腿上面綁著白布條,看樣子骨頭是斷了。

旁邊有人對項羽說道:“方才他疼痛難忍,我們已經給他灌了藥,如今已經沉睡過去了。爾等放心,這是竹姑娘最新研製出來的,對身體應當無害。”

項羽皺了皺眉頭,心想:應當無害?吃藥也可以這麼含糊嗎?

不過他也沒說什麼,畢竟這個年代大家都有一個共識,是藥三分毒。就算有點小小的害處,也是能接受的。

李記衝周圍的人擺了擺手:“留下幾個人看守劉獻,其餘的人,繼續抓刺客。再放走了刺客,那真是沒臉見人了。”

於是項羽等人留下了,其他的人呼啦啦的出去,又開始抓捕不存在的刺客。

項羽坐在矮榻旁邊,看著昏迷不醒的項獻,聽著外面的呼喊聲。不知道為什麼,覺得這一切都很荒唐……

天亮了,項獻已經醒過來了。他和項羽耳語了幾句,說了事情的經過,果然和項羽猜測的差不多。

這時候,屋門推開,有匠戶送來了飯。

在場的項氏子弟都胡亂的吃了。

項獻的藥勁似乎還沒有過去,吃完之後,又昏昏沉沉的睡著了。

等他們吃完之後,匠戶又說道:“諸位,勞煩你們抬著劉獻,去演武場。”

項羽聽到“演武場”三個字心裡就不自在,問道:“去演武場做什麼?”

匠戶說道:“謫仙有話要說。”

項羽想到李水那張嬉皮笑臉,心裡更不舒服了。

但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為了刺殺此人,忍了。

項氏子弟找了一塊門板,抬起項獻,慢慢的向演武場走。

路上的時候,有項氏子弟低聲說:“羽將軍,這槐穀子實在是太難殺了。我們三番五次,都是無功而返啊。如今又損兵折將。唉……”

項羽嘆了口氣,很感慨的說道:“是啊。此人當真狡猾之極。而我們的運氣,也確實不太好。”

項氏子弟又說道:“不如……我們不要暗殺了。反正我們是護衛,可以帶著劍接近槐穀子,乾脆眾目睽睽之下,殺了他算了。大不了一命抵一命。”

項羽緩緩地點了點頭,然後對那項氏子弟說道:“你覺得,由誰來做這件事比較好呢?”

項氏子弟一聽這話,心裡就有點懵:我只是提個建議而已,為何你這樣目光炯炯的看著我?難道,讓我去做?

另一個項氏子弟心中冷笑:這種缺德的辦法,自然是誰提出來,誰去做了。

項羽看著提出建議的那人,說道:“你心中,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這人滿頭大汗,忽然急中生智,說道:“我覺得……項獻極為合適。”

“嗯?”項羽看著昏迷不醒的項獻,眉頭緊皺。

那項氏子弟來了精神,對項羽說道:“我們一直懷疑,項獻與槐穀子有勾結。既然如此,不如讓他來做這件事。如果他不肯做,那就是確實對商君別院心嚮往之,有反叛之意。若他肯做,我們除掉了槐穀子,也算是大功告成了。”

項羽聽了這話之後,微微點頭,讚道:“一石二鳥,此言有理。”

項氏子弟擦了擦頭上的冷汗,憨厚的笑了。

時間不長,三人到了演武場。

演武場上,李記又把在場的護衛訓斥了一番。那些護衛個個垂頭喪氣,恨不得晚上不再睡覺了,要全員出動,非得抓住刺客不可。

甚至昨天晚上有幾個見過項羽等人背影的刺客,也在張羅著讓人畫像,四處張貼,尋找相似身材的人。

等李記訓斥完了之後,又輪到李水登場了。

李水表揚了一番大麥隊,然後拿出來一枚獎牌,掛在了項獻脖子上,當著眾人的面稱讚道:“此人,孤身一人,遭遇刺客,死戰不退,乃我商君別院楷模。”

眾人齊聲歡呼。

項獻這時候已經醒了,開心的咧開了嘴。但是他看到了旁邊項羽的目光,又連忙把嘴閉上了。

李水交代了幾句之後,就讓眾人散去了。項獻被抬回了自己的小屋。看看左右無人,他把脖子上的獎牌拿起來了。

金光閃閃的,雖然知道是銅的,但是看起來很漂亮。

獎牌上面,還鑄著幾個字:身殘志堅。

項獻撓了撓頭,自言自語的說:“我還以為是別院英雄。原來是身殘志堅。”

項獻看了看自己的腿,心想:這四個字,按說也應景,可怎麼總覺得彆扭呢?

就在這時候,房門被推開了。項羽帶著人進來了。

項獻連忙將獎牌握在手中,藏了起來。

項羽坐在項獻面前,一臉和藹的問道:“你想不想離開此地?”

項獻又驚又喜。驚喜的並非項羽話中的內容,而是他說話的態度。多長時間了?項羽多長時間沒有和自己這麼和顏悅色過了?

項羽說道:“如今就有一個好機會,只要做完了這些事,我們便可以離開商君別院了。”

項獻一聽說要離開商君別院,內心深處竟然有點不捨。

老實說,這裡的生活,比在楚地要好得多了。至少能吃好,能穿好。甚至還獲得了尊重。

可是,自己畢竟是反賊,留在商君別院,不是長久之計啊。既然如此,倒不如跟著羽將軍回去,或許能建功立業。

想到這裡,項獻就對項羽說道:“敢問羽將軍,要做什麼事?”

項羽說道:“殺了槐穀子,我們便可以回去了。”

項獻有些失望,他們一直都在殺槐穀子,已經忙了幾個月了。

項羽又說道:“這次刺殺,與以往大不相同。以往我們是暗殺。先要找到槐穀子的下落,然後才能施展手段。這其中變數太多了,因此屢屢失敗。今日,我們想出來了一個更好的辦法。”

項獻很感興趣的問道:“是什麼辦法?”

項羽將一把匕首塞進項獻的手中,小聲說道:“你的腿受了傷,槐穀子又送給了你獎牌。可見他對你還是很器重的。如果我所料不錯,他必定會來探望你。”

項獻一聽這話,心裡面就是咯噔一聲。

項羽接著說道:“此乃天賜良機也。等他走到你身邊的時候。他忽然抓著匕首,刺向他的胸膛。萬無一失,此人必死。”

項獻全身發冷,小聲的問道:“那我,豈非必死無疑?”

項羽有些不快的看著他。

而項羽身後的兩個項氏子弟,則冷冷的說道:“這是什麼話?士為知己者死,乃求之不得之事。”

另一人說道:“人固有一死,你若因刺殺槐穀子而死,可以揚名天下,何樂而不為?”

項羽嘆了口氣,說道:“是啊。我們三人都沒有受傷,沒有你這樣得天獨厚的機會,因此,只能靠你了。”

項獻深吸了一口氣,說道:“我明白。”

項羽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很不放心的問項獻:“你不會出賣我們,投靠槐穀子吧?”

這話項獻最近被問了很多遍,他極為委屈,大聲說道:“我若反楚,則讓我先人……”

項羽擺了擺手:“罷了,罷了,自家兄弟,發什麼毒誓?”

最近毒誓聽到的太多了,項羽已經有點膩了。

他們出了項獻的小屋之後,項羽就吩咐身邊的人:“立刻收拾東西,只等項獻成功,我們要立刻離開。”

這兩人答應了一聲,就要去準備行李。項羽想了想,又對其中一人說道:“你去通知三腳兄,讓他也準備離開。他時常與我們接觸,可能會受到牽連。”

項羽幾個人去忙了,而項獻躺在矮榻上,一手握著獎牌,一手握著匕首,內心陷入到了極大的矛盾之中。

要他殺了槐穀子?他有點不情願。且不說槐穀子對他不錯,關鍵是殺了人之後自己也要死,這就有點……

若不殺槐穀子,項羽會放過自己嗎?

項獻左思右想,只能祈禱槐穀子千萬不要來探望自己了……

…………

沛縣,嬴政跑派出去的使者經過幾天的快馬加鞭之後,終於見到了沛縣令。

天子使者,地位何其尊榮?這人隨便一句話,就能讓皇帝對一個地方官喜愛或者厭惡。

故而,沛縣令帶著一眾隨從,出迎十餘里,極為隆重的把使者接到了府衙之中。

那裡已經擺好了宴席。有酒有肉,山珍海味,都是沛縣最好的。

使者勉強吃了幾口,就吃不下去了。這些東西和謫仙樓比起來……差太多了。

沛縣令看見使者一臉的不滿意,心中暗暗嘆息:咸陽人,真的很難伺候啊。這樣的好東西,我平時都捨不得吃。

使者看了看沛縣令,淡淡的說道:“罷了,本官要事在身,先辦正事吧。沛縣之中,是否有一人,名叫劉季?”

沛縣令一臉茫然:“劉季?有這人嗎?”

他下意識的看向蕭何。

蕭何心中打鼓,故作鎮定的站起來,向使者拱了拱手,一臉微笑的問道:“敢問大人,這劉季,犯了什麼事?”

使者面色一冷,淡淡的說道:“本官只問你,有沒有劉季。”

蕭何說道:“有。”

使者又問:“此人何在?”

蕭何說道:“劉季乃泗水亭長,此時應當在家中。”

使者冷笑了一聲:“他確實在家中?”

蕭何猶豫了一下,說道:“應當在家中,也或許出去呼朋喚友,四處野遊了。下官不敢保證。”

使者說道:“派人,喚他來。”

蕭何應了一聲,恭恭敬敬的退出去了。

蕭何心裡七上八下。看這使者的表情,他敏銳的察覺到,劉季一定是犯事了,可是他一個小小的亭長,能犯多大的事?怎麼會勞駕天子使者,親自詢問?

難道說,近日劉季四處劫掠商販,有人告到了皇帝那裡?該不會是這劉季,劫掠了皇家的東西吧?那也不對啊,劉季不是一直打著反賊的旗號嗎?陛下要查,也是查項氏啊。

蕭何頭大如鬥,數日之前,他還收過劉季的禮物呢。

劉季暗中在撈偏門,這一點蕭何是心知肚明的。只不過他一直在假裝不知道而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果劉季犯的事比較小,他還能幫忙遮掩過去。可是驚動了陛下,那自己都要受到牽連啊。

蕭何想了想,找了一個心腹,低聲說道:“你立刻去泗水亭,告訴劉季,就說咸陽來人了,要捉拿他,讓他立刻逃走,片刻不得耽誤。”

那心腹應了一聲,立刻騎上快馬,向泗水亭狂奔而去。

至於蕭何,他慢吞吞的向泗水亭行去,目的就是給劉季爭取一些時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