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訂書機縫傷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而這個鏡頭,才是真正展現,李俊生有多硬漢的鏡頭。

李俊生入戲的很快,他一手拿著紗布捂住傷口,另一只手微微顫抖著把放大器丟在面前的工具箱裡,接著拿起一個訂書機。

沒有多麼複雜的細微動作,只是身體有些發抖,直接在傷口上一釘。

“咔擦。”

一下,

兩下,

三下。

李俊生就這麼低著頭毫不遲疑地把剛才還在冒血的傷口給縫住了。

拍攝現場沒有發出任何一絲聲音,所有人都緊緊地盯著用訂書機給自己縫傷口的李俊生。

雖然知道這是假的,都是在演戲,知道也不可能真的用訂書機縫合傷口。

但是這一幕真的讓人有種頭皮發麻的感覺。

裝訂完之後。

“呃...啊......”

李俊生的喉嚨裡傳來兩個音調,身體往後一揚,閉上眼睛。

長呼幾口氣,眼睛一閃一閃的,胸口劇烈地起伏。

他的整張臉都變了顏色,嘴唇發紫,還有些細微的抽動,

“臥槽!”

一聲國罵之後,鏡頭慢慢拉遠,空蕩的人類中心只剩下一道孤寂的身影躺在椅子上。

“好!”

“太棒了!”王逸凡站起身來,一臉笑意地讚歎道。

“呼!”李俊生也是抹了一把汗水,松了口氣,這場戲拍起來就幾下子,可是事先準備工作,李俊生可是沒有少花時間。

這段戲,可以說是整部影片當中,最考驗演技的一段。

為什麼李俊生會棄2億美金的大片,而選擇王逸凡的這部影片,一方面固然有對陳航的電影有些缺乏信心,另外一方面也是,他想更進一步!

到了李俊生這個層次的演員,他剩下的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接一部像陳航的《六界領域》這種主打國際化的電影,成功的話,那麼也可以被稱一句是國際明星了。

另外一方面就是拿獎!

什麼樣的電影最容易拿獎?

《火星救援》這種的!

一方面是三觀正,而且充滿正能量,另外一方面,這是一部獨角戲,最適合展現演技的電影。

還有一點,那就是透過這部電影,證明,他李俊生能獨自扛起一部電影的票房。

而《火星救援》這部片子,如果李俊生想衝一波金龍獎影帝的話,那麼這場戲無疑是重中之重!

華國國內的獎項,多少都需要帶點官方元素,其次是一定三觀要正,否則的話,就別指望拿獎了。

“好了,今天先到這裡,提前收工,各部門把現場收拾一下!”今天的鏡頭不多,但是都是比較麻煩的,只是沒想到,這麼快就完成了,所以他也沒有再安排其他的鏡頭,直接宣佈提前收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劇組頓時一陣歡呼聲。

電影的拍攝工作,其實很多時候,按時打卡上班,但是很難按時收工的,因為,計劃很多時候往往是趕不上變化的。

很多時候,一些鏡頭出現問題,原定的計劃就無法按時完成,那怎麼辦?只能加班了。

所以,這個行業的從業者,都習慣了加班。

當然了,提前收工的事情其實也很常見,因為明星啊,演員啊,道具啊之類的有時候也經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不過這種情況是屬於特殊情況。

另外一邊,楊明也在和李明娟商討了之後,迅速將訊息彙報回去。

讓楊明沒想到的是,海西市那邊格外的重視,特別是得知,可以和王逸凡導演合作的時候,更是讓楊明務必一定要把這件事辦妥,還讓楊明一定要表現出海西市的誠意,至於電影的事情,可以多聽李明娟的。

按照領導的意思,李明娟是海西人,在這種事情上,她肯定不會坑害家鄉,所以,可以多聽聽李明娟的意見。

有了領導的指示,楊明的態度頓時就變了,其實也很簡單的事情,楊明主要是怕擔責任,現在有了領導背書,他自然不會再像之前那樣。

事實上此前楊明的態度,也讓李明娟有些不喜,她如果不是因為自己是海西人,海西是她的家鄉,她哪裡會願意接這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她其實並不缺片約,王逸凡在這方面其實非常開明,並不阻止李明娟,徐蒼等人去接外部的片約,只不過,一直以來,他們都沒有這種想法罷了。

放著王逸凡這個編劇聖手在,他們何必捨近求遠?

可是這次卻不同,說白了,海西市想要藉助電影打造城市名片,但是這本身是命題作文,而且還是電影。

有句話說,民族的從來不是世界的,同樣的,華國的那些電影,大賣的,影響力大的,有幾部是主打地方特色的?

地域歧視,一直以來都是存在的,這個地方的看不起那個地方,這太正常了。

往大了說,很多人整天說華國哪裡不好,哪裡不好,但是如果是別人說了,那麼就不行。

同樣的,家鄉再怎麼樣,也是家鄉,容不得別人說不好。

這樣一來,肯定就會出現一些衝突,這是再正常不過的。

所以,地方性,地方特色太明顯的電影,通常都很難再全國範圍內大行其道。

比如《大地震》那樣的電影,其實主題也不是地方特色,而是大地震這個舉世皆知的災難。

宣傳城市面貌,其實很多時候,只是順帶的。

電影始終是電影,不可能本末倒置,變成城市宣傳片,風光片。

電影的主體肯定是圍繞著故事,包括故事發生的背景等等,但是首先這些都是為故事服務的,而不是故事為宣傳那些背景服務。

王逸凡倒是有些訝然,李明娟和楊明再次到訪的速度這麼快。

“所以,有決定了?”王逸凡笑著問道。

李明娟和楊明紛紛點頭。

“海西籍,不,應該問,閩省出身的歌手都有哪些人?楊主任知道嗎?”王逸凡卻是突然問道。

王逸凡對樂壇真不熟悉,特別是歌手的籍貫,他有哪裡會太關注?

“其實閩省出身的歌手不少,不知道王導想要什麼樣的風格的歌手?”回答王逸凡的不是楊明,而是李明娟。

李明娟可是有備而來,她知道王逸凡可是音樂系導演,當初《感恩的心》也是因為先有歌然後才有那些故事的。而海西市要做城市名片,那麼最好自然是找一個海西,或者閩籍的歌手。

所以,在這之前她就特意讓楊明給了一份名單。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