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鏖戰極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約瑟夫在實施其南極偵察行動前已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讓莫爾敦·傑克遜根據其需要調來大批多用途無人機。

不過,他在進.入南極進行貼地偵察飛行前,也估計好應對突遭襲擊的準備。

如敵人的地面攻防能力極強的話,其貼地飛行也就沒法進行的,因為其無人機剛進南極圈就有可能被對手的監控系統發現並做好了攻擊準備。這樣其無人機無論飛到那兒,都被人工智慧化攻擊系統擊落的可能。

對此,他也做好地面火力一出現,後續無人機就蜂湧而至,既迷惑敵人,把其火力引向非探測的無人機上,探測無人機則沿不引起對手注意的軌跡繼續向前探測。

“這需要在無人機數量上佔絕對優勢才行。”埃默森分析這種戰法時說:“只有大量無人機齊頭並進。這樣才能打亂他們的對空監控系統佈置,爭取戰爭的主動權。”

“我看就算你這樣,也未必能壓到他們的地面火力。”安東尼不懂作戰,但也愛 Cha.進來發表他的觀點。

“什麼意思?”約瑟夫問。

“現在面對你的並不是熱兵器,而是鐳射武器,離子系統。”

“那又如何?”約瑟夫不以為然。

“鐳射武器與發射槍彈的傳統武器是兩碼事。”安東尼挖苦地說。

其實呢,他這些都是從現代兵器理論書籍中得到的片面常識而已。

而柯伊伯世界已進.入資訊長臂時代,此時約瑟夫他們用的武器早已沒了熱後器時代的特徵。

也就是說,此時柯伊伯舊人類已用激光槍與離子炮之類光電信息時代的尖端的技術裝備。

可安東尼連這麼一點道理都不懂,只憑著其尋星程式碼的編寫上的超人之處取得指揮權後,也就用資訊長臂時代的眼光否定其它裝備的優點。這樣當然也是一種不懂戰爭的表現。

約瑟夫5感到與安東尼談應對策略反而不好,所以他也就不想與安東尼談。

“這小子除了一張巧嘴,其實什麼也不懂。”他憤憤地對夏子平說。

“可他是資訊長臂技術方面的人才,以後石總與莫老大全靠他這樣的人求發展哪。”夏子平好象懂了大道理似的。

“那也不是萬能的。”約瑟夫5不屑地瞪了一眼夏子平說。

“不管怎樣,你我以前那種技術現在已過期,很難再佔優勢了。”夏子平倒是很認真地說。

“我現在沒心思談這類問題,”約瑟夫5的情緒受到夏子平的悲觀情緒的感染,反而感到這一仗很難打下去了。

就在這時,一個隊員跑進來,對約瑟夫說:“前頭無人機已飛臨南極洲邊緣,正準備進.入南極洲西南邊的山區。”

“知道了,”約瑟夫強打精神注視著顯示器說。

他算得上是一個久徑實戰考驗的指揮官了,所以對戰前的情報既認真,也不露聲色。

“我們現在可以開始實施進.入嗎?”那個隊員問。

“可以。”約瑟夫點點頭:“儘量貼地飛行,要保護好探測無人機。”

“大量無人機齊頭並進,這樣敵人是很難發現其中的探測用無人機的。”

“那當然,”約瑟夫不假思索地說:“多架無人機齊頭並進時,我們的對手想分辯其中無人機並非容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可管不了。”。

快子傳物技術出現後,柯伊伯人可以到任何一個外太空探險隊到過的地方去觀光,除了那些象地球上的生命禁區一類的,外太空探險隊去過後因出現傷亡而被柯伊伯太空總局定為危險的區域外。

·

那天埃默森的飛船正在木星軌道外側離莫絲埃倫飛船6000公里遠的地方尋找含礦的小行星,因木星內側就是小行星帶,稍有不慎有可能被極小的碎石撞.擊。別看這些小碎石塊有的不足指甲那麼大,但對於在小行星間活動的航天器來說,是一種致命的威脅。因而,他就讓其導航員把飛船開到木星軌道外側,拉遠飛船與小行星帶間的距離,尋找含富礦的小行星。因他們的飛船屬小型飛船,一般只找行星資源資訊而不直接開採。因他們的船體小,沒地放治練裝置,也沒法將較大的行星拖離小行星帶。其實,這些行星,只是人們的一種習慣稱呼,實際上不過是在太空中繞著太陽系內的某一軌道執行的小石塊而已。

儘管如此,但尋找稀有礦產資源資訊,也是他們這一太空共同體的存亡相關的課題。因為,太空人賴以生存的資源,與地球人不同,地球人是靠種植有機物來滿足自己的生存之需,而太空人則沒有這種環境,他們的生存必須品,就是從太空中的各種礦產資源中尋找並組合的方式,透過基因工程人工提練出來。就以維持他們生命的稀有元素組成的顆料而言,就象古代地球人夢寐以求的練丹一樣。對地球人來說,這種渴望是不現實的,但對於太空人而言,這可是他們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們所帶的維持生命的香丹,並不是隨手可得的物質,更不是自己建一個小作坊來製造的食物。

這種獨特的生存環境,反而造就的地求人做夢都實現不了的生命長週期。地球人是賴於一個星球的固有週期,因而,其生命的節律也印上了這種固有的,日出而作,日沒而息的迴圈,使得他們的生命週期也限於一個固定值。太空人則不同,他們奔波於眾多行星間,完全打破了他們祖先所固有的生命節律,達到了地球人無法想象的壽命週期:2-4萬年。對地球人來說,在太空人面前,自己不過是自己眼前的蜉蝣而已。蜉蝣在人的時間尺度盤上,只活二十四小時。那麼,在太空人的時間尺度盤上,地球人的壽命又多長呢?瞬間之逝!地球人老感覺自己無法與外星人溝通,這不是空間問題,而恰恰是時間問題。試想一下,你的生命週期是一百年吧?但如他們的生命週期是數萬年的話,在他們眼裡,你就與你自己眼裡的蜉蝣,也就是只有一天這麼短暫。他們可以把你當試驗品來研究,而你呢?能把數萬年當什麼研究?當歷史研究也是未知數,只找化石而已。正因為如此,你才象找化石那樣的感覺來尋找所謂的外星人,就是不知道象自己這樣的肉體,根本不適應穿越大尺度宇宙空間。也就是說,外星人是有的,但與地球人同一類的外星人是絕對不可能來到地球人旁邊的。能來到地球旁的外星人則超出了地球人所能感知範疇,就算他們從你的身體中穿行,你也未必能感覺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