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難適自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喬明山要去地球觀光,這事馬白江作不了住,也不知怎樣才能去。他只好把此事向林丹紅反映,讓她自行處理。

林丹紅倒很爽快,不假思索地向孫小剛要了邱思遠在大唐的地界裡的住處的快子傳物系統程式碼,轉給馬白江。讓他帶著喬明山去地球各地遊玩。

因囚世人與地球人的差別太大,林丹紅也特地讓孫小剛找些化妝用品幫他們改善一下面孔,以便地球人看不出他們是異域來的人。

孫小剛在這一點呆了很長時間,所以倒也認得武成縣裡的某些搞偽裝的術士,因為自己也常需要這樣,畢竟他自己的面孔也與當地人存在很大的差別。

這樣,他事先請好一個當地有而的整面術士,等喬明山他們透過快子傳物系統傳到六合村後,即給他們三人整了面,讓他們改頭換面象本地人一樣。

為了確保安全,孫小剛也給術士一大筆大唐方孔銅錢,讓他當嚮導,帶著三人到各處走走,包括神都洛陽。

唐代洛陽的街坊也較繁榮的,就是西域的胡人也常來經商,所以洛陽街頭與唐人不同的面孔到處都是。自然也沒人注意喬明山這改頭換面進.入大唐地界的天外來客。

術士帶著喬明山三人到達洛陽城後,即住進郊區一家客棧裡。這也是一種保險之舉。因為術士就是專搞這一業的。也就是常幫助那些被大唐官府捉拿的犯事者改頭換面來逃避官府追府。

只要給錢,就是重犯,這些術士也照樣幫著逍遙,也常帶著他們到各地吃喝玩樂。所以他也積累了很多經驗。

住到郊外,便以應對意外事件,逃跑也方便。而這次其所帶的這三個人是天外來客,其舉止與本地人很不同,帶這種人風險很大的。因為他們不懂大唐人,甚至地球人的舉止與禮節,萬一他們不自覺地作出某些怪異的動作,有可能引起當地人的好奇或懷疑,所以,術士也就採取各種防範措施。

他不但讓達三個囚世人接受數天的培訓,而且還用暗繩子拴住他們的手腳,有木片繫結他們的脖頸與腰椎,以防他們突然無意識地做出怪異的舉動。

因這些人是長期在太空中的人造環境中生活的人,其舉止與地球人不同很自然。所以用暗繩與固定板限制他們的關節,防止出現怪異的舉止。

這樣倒讓喬明山三人活受罪,沒了一點遊玩的興趣了。他們住進客棧後即把暗繩與綁片解下,就不想再出門了,其飯菜也由術師去酒肆弄來。

這樣,他們只呆兩天就不想再遊玩了,就讓術士帶著他們回到了邱思遠的在六合村的住處,準備回免囚星了。

要明白,喬明山這些人與柯伊伯人一樣,是長期住在飛船或太空城裡的人,特別是囚世人,他們原來住在渦腔內,其太空城出不是很大,活動面有前。這樣的環境中生活的人,哪有地球人一樣的玩山游水的興致?

好在林丹紅與喬明山年青時也在地球上生活過,他們的記憶中多少也有著廣闊天地裡自由自在的走動的經歷,所以還是有點玩山游水的欲.望的。但馬白江與盧清川就不同了,他們一生未曾到過地球上,一生就呆在方圓百餘里的太空城裡。活動面非常有限。

這樣的人一旦置身寬闊的天地間,就出現莫明其妙的不舒感,甚至是恐懼,就象恐高症患都被帶到數十層高樓 Ding上一樣。

所以,他們的地球之行很不順心,也就匆匆地返回六合村的邱思遠住處,透過其中的快子傳物系統傳回到免囚星上。又開始了他人呆在山洞裡的生活。

免囚星略大於地球,也與地球一樣的適合人類居住的大氣。經林丹紅的一段時間的改造,部分地區也出現的植被,雖然大部分人臨時遷居了太陽內太空裡,但林丹紅仍留一部分人搞護林與飼養禽.獸。同時讓孫小剛他們經常用資訊長臂在指定的地點進地生成水,飼料等,確保已改造的區域不退化。

不過,作為囚世人,他們大都不太願意到寬闊的場地活動的。這是一個在狹隘的環境中生活著的人的生理反應,是難克服的。

因這次地球旅行很不快活,喬明山也沒再提到別處玩遊的要求,他們三人也就按囚世人的生活習慣,天天呆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裡。

“我想我們還是去太陽內太空生活為好。你們不是說那裡的太空城與我們以前在渦腔裡的太空城差不多嗎?”他對馬白江說。

“內部設施差不多。”馬白江說:“就是體積不同,太陽內太空裡的太空城遠大於我們在渦腔裡時的那種小太空城。”

“不管怎樣,我們還是去那兒為好,畢竟那裡有我們的不少親朋熟友。”喬明山說。

因蘇姍事先交待他倆,未經她同意,不得帶喬明山去太陽內太空,除非她讓林丹紅到別處去工作。

經不住喬明山的不斷提出,馬白江只好向蘇姍反映喬明山的要求。

“可以考慮讓他到太陽內太空裡的囚世人太空城裡。”蘇姍想了想說:“不過,在他到太陽內太空前,你們最好帶著他到太陽系殼膜與比鄰星殼膜的交匯點看看,讓他長見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太陽系殼膜與比鄰星殼膜的交匯點,其實是兩個球面體的一個接觸點。隨著兩個恆星的旋轉,這種接合點也是不規則地移動著的,不能用齒輪傳動原理來解釋宇宙各星系間的引力範圍的交匯點。這也表明,太陽系與比鄰星間的殼膜層也是不斷移動著的,這也曾加了兩星系間的通道開闢難度。也就等於對傳統的穿越兩星系殼膜的觀念判了死刑。正因為這樣,他所帶領兩萬多年的探險隊也就隨著新技術的應用而走到了盡頭。這個探險隊的原班人馬,除了改造,就得轉向。也就是要麼重回學校學習新轉業後繼續留在原隊,要麼轉入外太空採礦隊。

太空總局重視率先利用新技術突破太陽與比鄰的殼膜帶,是因考慮比鄰星系直徑小,距離近,前期可在距離較近的比鄰星探索,以便積累經驗再往更遠的星系發展。所以把這項任務交由原先就在比鄰星殼膜方向發展的探險隊探索。當然,其它位置上與別的星系交匯處的各探險隊也加快了突破太陽系殼膜的步伐。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