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共同研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銅鏡倏然抖動了一下。

然後便引來了顧判毫不掩飾的笑聲。

“你個弱逼竟然還想反駁?放心,弱逼沒有發言權,我是不會給你反駁機會的,老老實實和我一起研究,人為什麼可以變成異聞這個課題,你還可以繼續活下去。”

“噢,我知道了,真的不用擔心自己見識少,我說的咱倆一起研究其實是在照顧你稚嫩的面子,你真正需要做的就是,老老實實呆著,被我研究。”

又停了許久,直到顧判早已經離開那道黑漆漆的衚衕,來到了居住的院子裡面後,他才嘆了口氣,很認真地接著說了起來。

“你還小,以你的見識和智商,理解不了六道輪迴和十八層黃泉地獄很正常,小家夥,天地很大,超乎想象的大,相比起來,人和異聞很渺小,相當的渺小,明白嗎?”

“所以說,要想你爹,你娘,還有你那些姨娘們,在死後的生活不那麼難過,甚至是可以從下界飛昇上界,你就老老實實的,和我這個能溝通上下諸界的使者一起完成研究工作,這回明白了吧。”

“不知道飛昇是什麼意思?行了,我很累,能解釋的就這麼多,聽得懂就聽,聽不懂就給我憋著,我要休息了。”

啪!

銅鏡被顧判一巴掌拍到了床尾的角落,然後又被丟了一床被子上去,頓時恢復了平靜。

呼......

他豎起一根手指,一點火苗自指尖升起,靜靜燃燒,將屋內的黑暗盡數驅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烈焰掌,終於再次提升了。

只可惜還是未盡全功,如今的紅炎也只是堪堪佔據到全部火焰的將近一半比例,距離最後的完全融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從根本上講,還是那只小貓頭鷹可以提供的經驗值不夠多,不能支撐到他完成融合。

後來他全力爆***起斧頭劈死了那個更大的,結果卻發現它只是個虛幻的影子,白費了一份力氣,卻沒有任何的好處入賬。

“你這頭老鳥給我等著,總有機會讓我逮到你,到了那時候,你就沒這麼好命了!”

噗!

一點火焰瞬間熄滅,也讓整間屋子重新迴歸到了黑暗之中。

咔嚓......

被子下面的銅鏡發出一聲極細微的響聲,然而還沒等鏡面內的那個鍋頂蓋露出頭來,就有一隻大手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地拍了上去,將所有可能的動靜全部碾壓了回去。

………………………………………

項府內院。

烈閻站在那個巨大的深坑邊緣,臉色既有劫後餘生的慶幸,也有巨大壓力下的沉凝。

盤踞在項家府邸,甚至有向整個屏夏郡蔓延趨勢的詭鏡貓妖事件,應該已經被終結了。

但是,取而代之的卻是一個全新的,被他命名為神鵰大俠周星星事件的全新異聞。

屏夏郡內一棟看起來普普通通宅院內,烈閻正在堂前緩緩踱步。

這裡不僅僅可以用來住人,同時也是異聞司署理公務之地,近期與鎮撫司甚至是總衙所有的情報密信,都是從這間宅子裡向外發出。

轉了好幾圈,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後,烈閻回到屋內,在桌面上鋪好紙筆,非常認真地一個字一個字寫了起來。

草泥馬,開空調,流量為王,神鵰大俠周星星,等等……

不久後,一系列讓烈閻都摸不清頭腦的詞語,同時出現在了向上彙報的密信之中。

放下紙筆,他揉著有些發酸的手腕,又看一遍那篇摺子,此刻除了嘆氣,也唯有嘆氣。

“金,這一趟的密信,我們多派幾個自己人去送。”

烈閻小心將密信封好,遞給了一旁守候的心腹,想了一下後又強調了一句:“一定要保證密信萬無一失,真正送進司衙大門後才算是完成任務。”

金雙手接過信封,沉聲道:“大人放心,屬下明白。”

“再等一下。”

親信出門前,烈閻又把人叫住,“我現在去找老郡守疏通一下關節,沿途護送的府兵,還是要再多一些為好。”

一日後,顧判挑著擔子出城,離開了這個讓他小有收穫的地方。

思來想去,他還是準備朝著魏朝都城所在的方向進發,並以此作為今後一段時間的主要行動目標。

畢竟碑影重現說的就是那裡,妖刀缺月在那裡,異聞司總衙門也在那裡,同時還有修習了和烈焰掌同等級功法的武者在那裡......

所以說,目前的魏都,從某種意義上講,就代表著天底下,至少是大魏朝範圍內,最強悍力量的發展方向。

因此,他必須要到這首善之地去,感受一下那裡的“人文”氣息,想方設法提升自己的實力。

想要入魏都,就必須拋開官身,也不能用江湖身份,那麼唯一的選擇只有做那市井中人,而且必須再提升一下易容改扮之術才行。

顧判揹著行囊,邊走邊想,剛剛出城不過數里,便看到一大隊騎兵從後面官道上縱馬飛馳而來,中間似乎還夾雜著幾個穿著黑底紅襯官衣的異聞司探子。

“這是什麼地方又發生了異聞事件,所以他們才著急忙慌過去探查情況嗎?”

一念及此,他頓時就有了興趣,待到四下裡沒人的時候便當即發力狂奔,沿著官道上新鮮的馬蹄印記一路追趕了過去。

他自認為是一個戀舊的人,所以當以往的同僚可能遇到事關異聞的問題時,他必定義無反顧跟隨過去,看看到底是不是可以幫助他們順手解決的軟柿子。

就這樣追了幾乎整整一個白天,以他的體力都感覺到累的時候,才發現那些異聞司探子和騎兵終於停了下來,住進了緊鄰官道的一座小城的驛所之中。

小城名為三鋪城,所處的位置恰好是屏夏郡與七塬郡交界,據說最初在此地有兩間酒肆茶棚,以及一間修車釘掌鋪子,三鋪之名便是因此而來。

後來隨著天下一統、休養生息,人口劇增、經濟復甦,來往於屏夏七塬兩郡來往客商和販夫走卒也多了起來,而且大多會選擇在此地歇腳過夜。

因此,原本只是幾間鋪子的地方不斷擴建,最終變成了如今開放式的大型聚居地模樣,時至魏朝,甚至還在此設縣,專門委派了一套縣衙班子來行使管理之責。

當然,還有非常重要的稅官督辦,比縣令只低了半級,再加上三十多名半吏半兵的的手下,也算是這三鋪城中的大拿之一,和縣令縣丞一同構建起三鋪城的權力結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