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六十三章 激發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年剛過,年味還沒有徹底消散,路邊還有著不少孩童正在玩著鞭炮,大人們則是開始了一天的夥計。

大宋的農業部這邊,天還未亮之時,這裡便已經人潮洶湧,吵吵嚷嚷的,如市場一般擁擠。

這些人皆是此次報名參加農業部考試的,自從年前收到了農業部要擴招的訊息之後,這些人便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如今的大宋,人們所教授的教育,不僅僅是以往的儒學,還有著全方面的科學知識。

此次既然是農業部的擴招,那考試的內容自然是這方面的知識,大家夥在這段時間裡頭,都沒少補充方面的學識。

而且不少人甚至都親自到田地裡邊進行調研,親身投入種植方面的活兒,為的就是加深這方面的感觸以及經驗。

可以說大家夥為了此次的擴招,已經絞盡腦汁地進行“充電”,若是錯過了這一次大面積的招人,那以後可就再難遇到類似的契機了。

“全部都給我好好排隊,若是再有插隊擁擠的,直接除去報考資格!”看著眼前混亂的場面,農業部的工作人員大聲吼道。

其實對於這一次的擴招,農業部這邊自然是風光了一把,不少農業部的官員都不斷地應酬,這些套近乎的皆是在打聽此次考試的相關資訊。

當然,考試的內容肯定不會洩露,沒人敢在這方面出問題,畢竟偵查局可不是吃素的,一旦有人敢越線,那他們也樂得在新年伊始之際出點業績。

聽到吼聲,現場所有人都為之一頓,接著便是老老實實地排起了隊伍,雖說心中都在暗罵,不過面上則不敢有一絲的不滿。

這樣的場面,不僅僅是在京城的農業總部,各地的農業分部亦是上演著類似的場景,大量的人都爭搶著報名考試。

如此浩大的場面,也讓人聯想起了以前的科舉,都是為了擠進官場,華夏人在這方面的追求,那是永恆不變的。

僅僅只是報名階段,就持續了一週的時間,為了這一次的考試,吏部以及禮部這邊也都抽調了大量的人員,若不如此的話,單單靠農業部還真難以維持這麼大的場面。

至於考試的內容,便是王直親自操刀,只有他才知道此次需要招收的人才,既然是要派遣到各地的農業指導員,那自然得熟知農業方面的各種知識。

因此,王直一方面諮詢了農業部的技術專家,一方面則是根據自己的記憶,搜尋出一番知識,並就此進行出題。

考題的大致內容,大多都是諸如二十四時節,基本的種植技術,各種農作物的特性,以及培植技術等等。

整個試卷的題目,多答上千題,而考試的時間,亦是持續一整天的時間,期間的用膳也都是由官府負責,所有考生都不得中場退出。

當然,最終要招收的人選,可不僅僅是憑藉試卷而已,到時候會按照二比一的比例招入最初人選,然後再進行下一步的面試階段。

由於招收的指標太過於龐大,因此這一次的考試,也都是由各地自行舉辦,最終錄取的名單,亦是當地官府來把關。

為了避免出現舞弊的情況,各地的偵查局分局也都在進行監督,一旦發現問題,便會進行抓拿,並揪出所有牽連人員。

雖說王直並不用親自主抓,所有的程式也都是由各地官府進行推進,不過這一次考試的前三名,都得要進京。

王直此舉,也是想要看看這前三名的人才究竟實力如何,若是真的能夠篩選出真正的人才,那也是不錯的收穫。

目前徐光啟的農業實驗室裡頭,可是急需人才的,只要是真正的人才,王直自然會吸納到實驗室之中。

畢竟雜交水稻的研究是沒有盡頭的,如今只不過是實現產量翻倍而已,以後還會不斷地進步,甚至連耐寒耐旱的品種都有可能研製出來。

王直所在的那個年代,這方面的技術早就已經發展到了非常高的階段,因此他也知道只要繼續研究,就會不斷有突破。

因此,農業實驗室裡頭,更是要不斷地補充人才,滿足徐光啟的需求,此次的考試,自然也有著這方面的考量。

一聽說前三名能夠直接面聖,大眾皆是一片瘋狂,要知道王直可是所有人崇拜的物件,是當今最接近神的人物。

雖說平日裡王直也會到各地進行慰問,但那都是很遠才能看到,沒幾個人可以臨近接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且此次的前三名面聖,大有以前科舉的韻味,只要拿到第一名,那可就跟狀元沒什麼區別了。

在所有人看來,陛下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親自接見的,肯定會有其他的安排,而前三名的仕途,自然是一片光明。

本來只是抱著能夠進入名單,考入農業指導員,拿到一張入場的編制而已,現在所有人的目標可就變了,大家夥都鼓足了氣,定要拿下前三名的名額。

王直的這道訊息,可謂是極大地激發了所有考生的鬥氣,各地的農業風氣亦是更加高漲。

大宋的這一番動靜,亦是引起了其他勢力的關注,所有人都料不到,一直都重視商貿的王直,如今竟然會轉變方向,反倒是大力發展農業起來。

當然,這些都只是些看表面的人,只要是研究過大宋的,都很清楚王直這些年來可沒有放鬆過農業方面的發展。

這個只要從各地不斷壯大的墾荒團就可以看得出來,其中就以澳洲的發展最為醒目。

如今的澳洲已經從一開始的渺無人煙,發展成了大宋的一塊糧食生產基地。

每隔一段時間,大宋都會押解一定的囚犯,補充到澳洲這邊的墾荒團裡頭,維持著這裡的農業生產。

除了澳洲之外,大宋在東北的建州一帶,亦是進行了一系列的墾荒,這些都足以看得出王直對農業方面的重視。

而且當今的世界,不少國家的糧食還都是靠向大宋進口,才得以維持國內的需求,特別是現今還處於三十年戰爭的西歐幾個大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