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二章 管理制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宋在建州女真問題的策略,便是循序漸進,逐步蠶食,以堡壘為依託,一點一點地進行佔據。

這樣溫和的法子,沒有引起那些還未被佔據部落的激烈反抗,整個過程就有去溫水煮青蛙一般,穩步進行。

建州這邊的事情,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淡化,人們對於大宋的關注,主要是最近突然出臺的宗教管理制度。

制度中規定,所有教派在大宋境內傳播,都必須要先跟當地官府進行登記,等到發放相應的牌照後,才能夠有資格傳播。

若是不遵守大宋宗教管理制度,私自在民間進行傳播的話,一旦發現,直接全部抓拿,並查抄所有財產物資,輕則驅逐出境,重則處決。

制度一經傳出,立即引起民間一番熱議,畢竟這年頭信教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即便是在科學已經普及的時代都大量的教徒,更別說是現在這個時代了。

不過令大夥都鬆口氣的是,制度裡只對那些傳播的教員,普通信教的教徒,只要不聚眾,老實地呆在家中自行禱告,這些大宋是不會理會的。

人們的熱議,只不過是對於新生事物的好奇以及討論,畢竟在大宋之前,雖說也存在過對一些宗教的打擊,但都不會像此次這般,進行無差別全面覆蓋。

當然,大夥也就是議論而已,制度並沒有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影響,真正緊張的,則是那些靠著傳教吃飯的專業教徒。

在東亞這一帶,佛教的傳播是最為普及的,幾乎每個大的地方,都會有相關的寺廟,這些寺廟不僅僅靠著人們的香火錢過日子,他們還有著自己的田地。

大宋此次出臺的制度,便是讓這些寺廟都必須進行登記,而且旗下的所有財產也得登記造冊。

到了這個地步,王直針對的可不僅僅是白蓮教而已,查閱了偵察局上報的大量宗教資料後,他才讓徐渭加了很多的條例。

王直被這些宗教所擁有的產業嚇了一跳,很多不僅僅是佔據一整個山頭,而且還購置了山下不少的產業。

當然,這些產業很多都是掛靠在他人的名下,畢竟太過於高調的話,對於宗教的名聲也不好,不過這些都瞞不過偵察局。

其實這種情況,無論是在哪裡,都已經成為普遍的現象,大宋這邊只能算是小兒科。

古往今來,在華夏的很多宗廟,由於其在稅收上面享受著免稅的優惠政策,這樣促使了寺院經濟的形成。

很多不堪重稅的農民,都會將田地掛靠在寺院名下,成為其佃戶,如此一來,寺院產業快速膨脹,最終形成特殊的寺院經濟。

這種獨特的模式,在南北朝時期發展的最為瘋狂,不過進入隋唐之後,才對此有了限制,寺廟的經營,也逐步趨於正規。

即便如此,在此時的大明,寺廟依舊擁有著大量的資產,這些都已經是習以為常的現象,大夥亦是見怪不怪。

在大宋這邊,王直之前都沒有關注這方面,雖說除了農業之外,所有產業都得交稅,不過在稅收方面,大宋如今對於規模不同的產業,收取的稅收也並不相同。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如今大宋的稅收制度,已經進行了好幾次改善,在規模大小,以及不同行業之間,所收取的稅收是不同的。

甚至對於一些惠民的產業,還特許免稅的優惠政策,不過這種特殊情況,必須得經王直這邊親自審批。

而眼下這些寺廟的產業,由於掛靠在他人名下,也使得在稅收方面,存在一定的偷稅漏稅情況。

因此,此次制定的宗教管理制度,不僅僅是規範傳播途徑,而且也是要在其他方面進行完善。

制度推出之後,大宋也給出了半個月的緩衝時間,讓當地的教派進行登記,而且只要將掛靠產業的稅收進行補繳,這方面就不會追究。

一時間,臨時設立的登記點立即熱鬧了起來,大量的教派皆是捧著一堆的賬目,跟稅務處的人員進行對接。

在這件事情上,大宋亦是將所有過程都刊登於邸報上,不僅僅是要公正公開,同時也讓民眾對於這些寺廟的情況都瞭解一番。

除了本地的教派之外,還有一些西方的教員也趁勢進行登記,倒是趁機拿到了傳播的名義。

對此王直倒是沒有進行阻攔,只要這些人不亂來,正常的傳播還是可以的。

至於之前所發現的白蓮教,卻是沒有因此而浮出水面,倒是令王直失望了一把,不過想想也算正常。

這個特殊的教派,一直以來都是官府的眼中釘,自然不可能因為大宋剛出的制度,而放鬆警惕。

不過王直也不在意這些暗中的教派如何反應,如今偵察局已經成功打入其內部,只要過段時間,經過一番運作的白蓮聖女出世之後,到時候白蓮教想不浮出也由不得她們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只要明面上有著官府承認的白蓮教存在,那些真正信教的人也會有了寄託,那些暗中想要搞怪的教員,也蹦不出什麼火花來。

經過半個月的登記,以及每天邸報的報道,寺廟的真正面目,也呈現於大眾眼前。

對於如此富有的寺廟,大家夥還是被震驚了一把,不過也僅此而已,過後大夥還是該幹啥幹啥,只不過日後去寺廟時,掏出的香火錢會相應減少而已。

人們的反應倒是在王直的意料之中,反正這一次從那些寺廟身上,也補繳了不少稅收,這一筆帳並不虧。

而且進行登記造冊之後,大宋在宗教管理方面,也趨於完善,這一塊的事情,王直很快便拋於腦後,不再理會。

不過在大明這邊,當大宋的邸報再次傳開之後,很多人大開眼界之餘,也在呼籲朝廷學一學大宋,也讓這邊的宗教進行登記,查一查名下的產業。

當然,有人呼籲,自然也就有人反對,反對的人都是以宗教神聖之地,不可學大宋銅臭之舉。

這一番爭論,最終也擺在了大明朝廷之上,只不過在這皇宮轉了一圈之後,便不了了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