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求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玉山信元這次真的是如獲至寶一樣,飛速翻著這本盜版書籍。心道:“哎呀,我這漢語還行,漢子可真是看不懂,有幾個字認識,跟日文一樣,但是意思好像又截然相反。到時候交給師傅,得跟他好好研究一番。”

他這段時間在大清,因為服飾裝扮怪異,到了哪兒都是眾人駐足圍觀,他都不以為意,但是今天這個時間段,他感覺有兩雙眼睛正在一旁瞧著他,和往常投來的嘲笑的目光卻截然相反。

他將目光抬起,見是一個身著白衣,相貌英俊的男子正看著他。他感覺怪怪的,“你沒事兒看我幹嗎?”他將眼神看向另一雙眼睛的主人時,身體瞬間就變得僵硬了起來,臉一下子就紅了,趕忙低下了頭,這人正是自己自己這一陣子老是不由自主想起的那位葉芝貞的女兒,不過叫葉什麼他給忘記了。

“我還以為你回日本了呢?今天沒想到居然能在這兒看到你。”葉秋夢睜著一雙妙眼,看著玉山信元,“感覺你好像比前一陣見你的時候胖了一點。”

玉山信元支支吾吾道:“額......我其實一直沒有回日本。”

“我以為你陪你那個斷腿師兄回去了呢?”

“沒有,當晚那位姓李的醫生給我師兄治好了腿以後,他背他去了廣州碼頭,正好那裡有英國的商船,我拜託他們把師兄送回了日本。我本人很喜歡大清國,我想在你們大清國各個地方都遊歷一下,所以就一直沒有回去。”

沈落松這才反應過來味兒來,上前抱拳道:“在下沈落松,廣州本地人士,閣下便是這次清日比武的發起人,玉山先生嗎?”

這是玉山信元與沈落松的第一次見面,玉山信元道:“在下正是玉山信元,不過也不能算是這次比武的發起人。”本來這個事兒,對第一次見面的人沒必要細說,不過葉秋夢在旁邊,玉山信元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和沈落松詳細的說了起來,正好有他在,也不會感覺和葉秋夢一對一說話而尷尬。

原來,玉山信元在碼頭送走豐臣一郎之後,便碰到了剛剛下船佐佐木山田,佐佐木山田將日本內閣要求他作為清日比武的日本代表,深受日本武士道精神教育多年的玉山信元當即答應,而佐佐木想要他跟著自己去北京天津拜訪大清的大臣貝勒,玉山信元卻不是很感興趣,沒有與他同行,而是自己跑去了佛山轉了幾天,本來後來想去別的省轉悠一下的,但苦於他武功雖高,但是社會閱歷這方面卻是個半吊子,一路上身上的錢被這兒的人連蒙帶騙的搞走了大半,他又沒有豐臣一郎那個臭不要臉的勁兒,後來竟舉步維艱,不得不返回了廣州城。

他師父宇多田池秀酷愛中華書籍寶庫,這次他們從日本去大清之前,曾特意交代他們帶回來幾本中華名著回來,越是典藏版的越好。玉山信元剛來的時候醉心於和武師們比武,把這兒事兒忘了個乾淨,回廣州才想起來。明治維新時期日本特別流行讀王陽明的書籍,有一大堆“心學”派的信奉者,玉山信元回廣州的第一件事,便首當其衝在街上找到了這個賣盜版的老張買了一本《傳習錄》。

“這人倒也實在,說的這麼詳細。”沈落松心道,“不過這人是我大哥的對手,但看起來好像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目中無人,夜郎自大。”

只聽玉山信元又說道:“只是我當時聽佐佐木君一說我頭腦一熱就答應了,其實中華武術博大精深,我只是和幾個武師交過手,也都是險中求勝。很多高手我都沒見過面,比如,之前用身體硬接了我師兄一招的那位高人,他沒什麼事反倒把我師兄震傷了,好像是練過什麼金鐘罩類的神功,簡直不可思議,我也是沒有機會與這位高人較量較量。”

沈落松和葉秋夢相互對視一眼,心道:“放心,你馬上就有這個機會了。”

沈落松把話題拉回到書這裡,“兄臺啊,我聽說你還花了十兩銀子買這書。”

“對呀,不貴了這就,在日本我們書都很貴的,我能花十兩銀子買一本宋代出版的《傳習錄》我覺得真心賺到了。”

沈落松為人比較風趣幽默一點,不過平常都是他逗別人笑,一般的梗他是真不樂,今天差點沒憋住,“王陽明是明朝的人,宋朝怎麼可能出版他的書呢?”這一問玉山信元直接傻在了當場。沈落松見狀道:“所以說嘛......”玉山信元想了想,天真無邪地打斷他,“什麼意思?”

“嗨,我以為你懂了呢。”沈落松便耐心的跟他講中華歷代的通知王朝,先是秦漢魏晉,然後是隋唐宋元,再之後才是明朝,王陽明是在弘治年間出生的,明在宋後,宋代不會印刷出版他寫的書的。

“哦,合著我讓人玩了。”信元恍然大悟道,“那怎麼辦,我現在找不到他了也,錢也白花了。”

“這樣吧,你也別找他了,我送你一本吧,我這塊有個老朋友,他是開大書店的,我讓他給你找一本明代出版的。”沈落松是愛書之人,碰見這喜歡讀書的自然而然的想幫他一下。

三人一起往那家書店走去,路上信元偷偷的問沈落松:“你怎麼會和這位葉小姐在一起,難道你們......”沈落松剛才就看出來信元對葉秋夢有啥想法了,便也小聲道,“我和葉小姐是好朋友,我可沒有什麼非分之想。”

“那就好那就好。”不知道為什麼,信元聽了沈落松和葉秋夢沒有啥特殊關係的時候感覺心裡放鬆了很多,但是他不知道,從在通武館旁他和葉秋夢見得第一面的時候,葉秋夢在內心就已經把他給斃了。

沈落松說的這個朋友叫王君璽,是廣州城最大書店的老闆,四十多歲,手中藏書不計其數,人稱“書袋王”,也有人叫他“老王”。

“不行,一本也沒有!”王君璽今日戴個重度近視的眼睛,一反常態地說道。

“怎麼了,老王,你發羊癲瘋啊,我就是來問問。你書那麼多,人家不遠萬里來找書,有點啥就賣給人家唄,算我出錢還不行嗎?”沈落松詫異地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誰來要書我都給,日本人來了要書,萬兩黃金我也不賣!”

“為什麼啊?”

“哎呀,我怎麼說你啊,小松。都說你聰明,我一點沒覺得出來。我問你,他一個小日本的來求書,為了是啥?”

“你這不廢話嗎?拿回去讀啊,為了學習啊。”

“你還知道我說的是廢話啊?他回去看完了,學完了,都會了,下一步要幹嘛?”

“額,學以致用......”

“你還知道啊!你還知道啊!”王君璽生氣地眼鏡差點掉落在地,“咱們中華那些那個有名的老祖宗們幾輩子的心學編出來的書,做出來的冊,咱自己人都沒學明白呢,憑啥給那幫小日本學了去啊!”

沈落松被這一問似乎恍然大悟,呆站在那裡。

“百無一用是書生啊,小松!你平時作畫寫詩都挺好的,咋就這個事兒腦子不轉軸呢?那日本孤懸海外,幾千年了,大唐那時候他們字都不認識呢!大唐皇帝慷慨了,給它當爸爸一樣的送那麼多的東西,那幫犢子會寫字了,會學習,成人了。可後來呢?這個畜生對他的恩人做了些什麼啊?”

“遠的就不說了,前明那會兒,先是倭寇海賊,來浙江一帶姦淫掠奪我們老百姓;後是大舉進攻咱們的屬國朝鮮,公然與我們挑戰。當然,都讓咱們打回去了。說明什麼?這幫日本的不知道知恩圖報,但他們可知道什麼叫強取豪奪。學會了咱的文化不滿足,人家饞的是咱們的土地,咱們的金銀,知道嗎?這禍根就是咱們中華一千多年來自己埋下的,天天資助人這資助人那的,非得當個爛聖人算痛快了。”

沈落松:“......”

“一本王陽明的心學寶典傳到了它小日本,舉國上下爭相學習,才造就了他們的明治維新。可你看咱們呢?現在還在閉關鎖國,現在我連那個世界上都用的叫飛機的東西還有那個叫火車的東西啊,那些都是啥玩意兒啊,我都沒見過。如今這幫蠻夷起勢了,馬上就敢跟我們造次了,我聽我在北方回來的朋友說了,朝鮮那兒大清和小日本開戰,就這幾個月的事兒了。”

“你現在還幫他們,還要我把藏的明代的《傳習錄》給他!我自己都捨不得看呢!你這本給他了,他明天就敢厚著臉皮管你要別的。他管你要《菜根譚》①你給不給他?他管你要《周易》你給不給他?他再管你要一套最全的《永樂大典》②你給不給他?這麼說的話書還好說,他哪天管你要金子、銀子、女人,你給不給他,你不給他,他就敢自己搶!咱們現在大清自身都難保了,你還裝什麼慷慨聖人,你豬鼻子插大蔥——裝什麼像啊!”

沈落松此時如醍醐灌頂一般,突然醒悟了,“是,王先生你教訓的是,我明白了,就是光咱廣州城這一帶,看不起書,上不起學的孩子比比皆是,這些我都照顧不了我還給他找哪門子書啊!”

“對嘍。孺子可教也,心太善可不好,你看他。“王君璽指著外面看著有點傻頭傻腦的玉山信元,“我這麼說有點小人之心,但是你看他的樣子,現在和你是朋友,什麼都跟你學會了的話你就沒用了,他還會拿你做朋友嗎?當善人的時候,先要看看自己施捨的物件,他值不值得你當善人。古今以來多少證據都證明了,日本人不適合。”

沈落松道:“那我知道了,謝謝你老王,一下給我說醒了。我就這毛病,看到愛書的就想幫他一把,朝鮮那邊要打仗我也知道,可剛才就沒往那方面想。不過......我都大話說出去了,都帶他來了,怎麼跟他說呢?”

“哈哈,也不能全怪你,我有辦法。”王君璽一臉壞笑,遞過來一本書,“你告訴他這個好,讓他好好回去研究一下。”

“什麼啊?”沈落松接過來一看,立馬把書放下來,書上赫然寫著《金瓶梅》三個字!

老王哈哈大笑:“聽說他們那兒男女之事都可開放了!讓他們都學習一下子!孔孟之道適合我們,不適合他們。哈哈,他們適合看這一類的!”

注:①《菜根譚》: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

②《永樂大典》:由明朝朱棣皇帝命解縉和姚廣孝共同編纂的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於大成的超級類書,為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