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此時,肥義開口道:“大王,中山國自保有餘而進取不足,樓煩王與林胡王不過一夥強盜,這三方很容易就會退去。同時,臣以為此時不能只看表面的這三方勢力。燕趙會盟沒多久,燕國才把軍隊調到南部沒多久,東胡人就大舉襲擊了燕國的北部,以致燕國北方的牧場全部淪陷,東胡人來的太快。

而且,樓煩王回到部落沒多久,中山國馬上就聯絡到樓煩王,說服樓煩王進攻代地,這速度太快了。臣擔心,中山國自從上次遭到趙燕兩國的攻擊後,是不是早就與北面的胡人有聯絡了呢?

還有,此事是否有其他國家在背後插手。”

說著,肥義猜測道:“其他國家難說,但是中山國出兵的事情,齊國肯定在背後推波助瀾了。”

趙王面色沉重的點了點頭。

不久前齊國遭到楚國的嚴重削弱,同時,趙國卻大勝秦國,這由不得齊國不緊張。如果說齊國暗中鼓動中山國攻擊趙國,趁機削弱趙國,趙王是相信的。

因為齊國既有這種動機,也有這種實力。

不僅是齊國,趙王同樣也懷疑,魏國是不是也在背後扮演什麼骯髒的角色。

此時,樓緩長拜道:“大王,臣有罪。”

趙王一怔,急忙問道:“先生這是何意?”

樓緩解釋道:“大王,上次臣奉命出使樓煩王時,就已經發現樓煩王部落中的一些頭人,因為我們趙國招募胡人作戰的緣故,導致他們實力大損,而對我們趙國抱有敵意。

但是,其後臣說服了樓煩王協助我們與與秦國作戰,而且樓煩王自己並非對趙國抱有敵意,為了防止趙國與樓煩王的合作出現問題,臣隱瞞了一些頭人對趙國不滿的事情,打算等事後再提。結果,不想樓煩王因為戰損較大,竟然悍然與趙國反目。”

趙王一僵,而後搖了搖頭。

樓煩王與林胡王的事情,他也有所耳聞。

胡人的財富,對比牧場與牲畜,人口才是最重用的。趙國招募胡人,這就是直接挖胡人部落的根基,尤其是靠近趙國的這些小部落。

想著,趙王寬慰道:“此事與先生無關。不僅是樓煩王的事情,對於林胡王,我們趙國同樣也有防備,他們本來已經答應出兵上郡相助寡人,而寡人在他們離去後立即就與秦國講和,不想還是慢了一步。”

此時,肥義拱手道:“大王,或許我們應該在攻打中山國之前,應該先解決掉樓煩王與林胡王了。我們以財物以及糧食為餌,招募胡人作戰,普通的胡人經受不住引誘,紛紛拖家帶口倒向我們趙國,這對樓煩王他們來說,就是極大的損失,肯定是對我們不滿的。不是現在發作,就會在未來發作。

所以,為了避免接下趙國對外作戰時,樓煩王與林胡王大舉進攻代地以對趙國報復,臣請大王先解決代地的後顧之憂。同時,壓服樓煩王與林胡王后,也可以從他們身上獲取精銳的騎卒。”

趙王一聽,肥義的話說到他心坎裡去了。

樓煩王與林胡王實力不弱,而且手中的戰士全是擅長騎射的騎卒,二者聯合,輕易能拿出數萬騎卒,這一股勢力,趙國肯定無法忽視。

若是能將他們為趙所用,這對趙國來說,就是極大的臂助。

想著,趙王點頭道:“先生所言甚是。不過攻打樓煩王的事情,此時還不急,寡人現在想知道的事情是,如何將中山國他們趕出去。

寡人已經命令將軍牛翦率軍增援代地,但是面對中山國的進攻,恐怕也只能自保而已。”

趙文聞言應道:“大王,如今能救援軍援,只有我們趙國自己在上郡以及衛國的軍隊。但代地的禍患就在眼前,為了防止秦國撕毀盟約,再度進攻上郡,臣請大王立即下令,命令大將軍趙成率軍前去代地增援。”

肥義接著道:“大王,此時調大將軍回國正是時候,正是我趙國不失信於楚魏兩國。”

趙王點了點頭。

眼下的局面,繼續讓趙成呆在衛國已經不合適,是時候退兵了。

只是,趙王心中還有一些擔憂。

若是趙國自己退兵,楚魏兩國會不會心生不快呢。

想著,趙王問道:“退兵之事勢在必行,但是楚魏兩國那邊如何解釋呢?”

趙文無所謂道:“大王,趙國自顧不暇,此時退兵理所當然,只需派出使者通知楚魏兩國一聲,就算仁至義盡了。”

對於趙文的話,趙王沒有任何反應。

之前趙國為了交好楚魏兩國,已經付出巨大的代價,現在退兵,楚魏或許會理解,但是,也僅此而已。

另一邊,肥義聞言開口道:“大王,若是我們趙國退兵,那麼楚國圍攻魏國的事情十有**就會夭折,如此楚國心中必然會對趙國不滿。另外,魏國也會認為趙國只是因為自身的問題,這才主動退去,而不會對我趙國有太多的感激。

所以,依臣之見,何不一面下令撤退,一面派出使者前去各國調停。一旦調停成功,那麼魏國必然會對感激我們,韓國也會松了一口氣,不用擔心秦國在從上郡退兵後,會出兵攻打韓國,如此,趙國就能成為三晉之首,魏韓兩國就會唯趙國馬首是瞻。若是接下來魏國想要出兵攻打趙國,也得仔細思量一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趙王聞言臉色浮現出一絲笑意。

楚國雖強,但是也難以威脅趙國,楚國若是心中不快,趙國也無所謂,對於楚國,趙國就是能交好那就儘量交好。

魏國則不然,若能憑此時確立趙國在三晉中的地位,那就是一件大好事。

想著,趙王笑道:“先生之言甚合寡人之意。”

······

滕城外。

熊槐將趙國的事情告訴眾人,而後神色輕鬆的開口問道:“諸卿,趙國如今已經退兵,並且派來使者對各國進行調停,不知諸卿以為如何。”

景翠率先開口道:“大王,我們早就應該回去了。”

唐昧應道:“大王,既然趙王出面調停,那麼我們就順勢退兵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