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頓了頓,公叔出言建議道:“大王,既然麥米之事有異,臣建議,加大對百姓手中麥米的收購數量,囤積起來,以觀後效。”

韓王應道:“好。”

接著遲疑道:“那麼我們這次是否要幫助楚國的商人?”

雖然楚國沒有正式派出使者前來找韓王自己幫忙,但是,既然楚國已經找到了韓相公叔,而且還是麥米這麼重要的事情,那麼顯然,這事就是楚王的意思。

若是拒絕了楚王,韓王擔心會引起楚韓之間的不快。

韓王不擔心楚國因此而攻打韓國,只擔心秦國搞定趙國後,兵出函谷關,要是楚軍反應遲緩,止步不前怎麼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公叔沉吟片刻後,道:“大王,不如我們按楚國說的去做,然後傳出訊息,說這是楚國的意思,所以才驅逐各國的糧商。然後在南部為楚商提供便利,在其他地方,我們韓國自己也收購麥米。”

韓王想了想,贊同道:“寡人以為可行!”

燕國。

看著楚國使者離去的背影,燕王職搖了搖頭,數年過去,現在的燕王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即位之初,聽到各國要針對齊國就喜悅的燕王了。

現在的燕王,已經是一個需要考慮方方面面的燕王。

最初,齊國糧食被燒,因此陷入缺糧之中,所以,燕國自然要針對齊國,控制糧食,免得齊國輕易度過危機。

而現在,齊國的麥米已經收穫之後,基本已經度過此難,此時繼續與各國一同針對齊國,還有什麼意義呢?

時也!勢也!

燕王職沉默許久,在自己沒有兩全之策的情況下,召來郭隗以及上大夫孟卯問道:“兩位賢卿,剛剛楚國使者前來拜訪寡人,向寡人遊說,希望寡人能大力監控燕國境內的麥米,以免齊國趁機獲取燕國的麥米,以恢復元氣。”

“本來,糧食,乃是百姓之本,百姓乃是國家之本,就算沒有楚國使者的提醒,寡人也會重視糧食的流通。只是,經過楚國使者的事情之後,寡人若是嚴厲打擊糧食的走私,又擔心會引起齊王的敵意,認為寡人對齊國充滿敵意。”

“故而寡人左右為難,難以決斷,不知如何是好?”

燕王職說完,雙目深深的看了一看臺下的兩人。

經過上次的打擊,燕王職深刻的意識到,對於燕國來說,齊國強大而燕國弱小,以弱擊強,無疑是以卵擊石,並不可取。

而且,燕國不僅不能攻打齊國,就算是側面拖齊國的後腿,也不能站在臺前,走進齊王的視線中,免得遭到打擊報復。

所以,對燕王來說,要想報仇雪恨,首先就在收起獠牙,然後積蓄實力,再等待一個機會,一擊必中。

為了這個機會,燕王職近一年來,每日深居宮中,不是與後宮妃嬪嬉戲,也不是飲酒解悶,而是研究齊國與齊王。

隨著研究的深入,燕王愈加覺得恐慌,發現燕國要想向齊國復仇,真的好難好難!

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現任齊王。古往今來,除了上古傳說中的聖賢,恐怕就沒有那個國君的功業能超過齊王,論武功,齊王滅燕的赫赫戰功,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攪動天下的事蹟,不遜色數百年來的任何霸主。

而在文治,齊國稷下學宮的繁榮,已經到了鼎盛階段,諸多大賢濟濟一堂,哪怕是上古聖賢,恐怕也比不了齊王,可謂前無古人。

面對這樣一個齊王,燕王職直接跳了過去,就如郭隗經常對他說的,齊王比他大一輪呢!齊國太子地才是他的真正對手。

只是對於太子地,燕王職也倍感困難,從齊國傳來的訊息,經過燕國再三驗證,現在的太子地,飽受諸多大賢薰陶,聰慧異常,不似平庸之君。

這···

燕王職對此很無奈,似乎燕國想要雪恨,真的不是一時之功。現在的燕國,需要的似乎不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強君,而是一個懂得藏鋒的明君。

現在燕國能做的,就是隱忍,就是對齊國裝孫子!

郭隗看著臺上面無表情的燕王,不由微微頷首,現在燕王能收起他對齊國的仇恨,即便在楚國的鼓動下,也沒有透露出對齊國的仇視,輕易附和楚國,這就說明燕王已經日漸成熟,成為一個合格的燕王。

不過,對於燕王的詢問,郭隗並沒有回答,而是將這個問題讓給了一旁孟卯。

孟卯本是齊國人,一直在齊國混的。

只是因為他的兄長去世,他不忍寡嫂孤苦無依,於是,便自己娶了嫂嫂為妻,過上了沒羞沒臊的生活,不到三年就生下兩個孩子。

不過,齊魯之地,禮儀厚重,他的行為並沒有得到齊人的理解,反而周圍的人全都認為這是一種禽獸行徑,周圍的人對他進行了強烈譴責。

因此,名聲大振的孟卯在齊國混不下去了,便打算到其他國家發展。

就在這個時候,燕王求賢若渴而且不避德行的訊息傳過來,於是,孟卯便帶著老婆孩子投奔燕王。

最後,燕王職與他談話數次後,覺得其可堪一用,便被任命為上大夫。

此刻,孟卯見郭隗把這個機會讓給了他,想了想,開口道:“大王,糧食乃是根本,打擊糧食走私,正是大王應該做的,所以,臣以為應該答應楚國的要求。”

燕王聞言一怔,不由看向孟卯。

孟卯見燕王與郭隗全都看了過來,笑了笑,繼續道:“大王,雖然我們可以答應楚國的要求,但是,齊國強大而燕國弱小,燕國現在需要的是韜光養晦,而不是聽從其他國家的唆使與齊國為敵。”

“更何況,臣離開齊國之前,見齊國百姓為了防備饑荒,已經種下了大量的麥米。麥米這東西,不過是備荒之物罷了,既然齊國已經儲備了大量麥米,那麼,我們燕國也沒有必要為了麥米而讓齊王氣惱。”

“所以,依臣之見,我們在答應楚國要求的同時,可以主動向齊國出售麥米,以示燕國對齊國的謙卑與恭順,儘可能的讓燕國不要暴露在齊國的視線之內。”

燕王職不動聲色,問道:“那麼寡人應該如何回覆楚國使者?”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