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國伐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秦國咸陽。

秦王蕩心有不愈的道:“之前,寡人出兵伐魏,本欲屈服魏國,但魏國寧願放棄河東,也不願向寡人屈服,寡人恨之。

但現在,魏國退往東部,寡人雖想再給魏國一個教訓,但中間隔了一個韓國,出兵一事困難重重。”

說著,秦王蕩看著司馬錯與魏冉道:“不知那位賢卿可否為寡人屈服韓國,為我秦軍打通前往東方的道路。”

二人聞言,魏冉沒有開口,而司馬錯立即拱手請命道:“大王,臣願往。”

此時,魏冉開口道:“大王,不可,右丞相聲名在外,若是丞相前往,韓國必懼,然後以舉國之力保宜陽,並向趙魏楚等國求援。

宜陽此城,城高池深,且兵精糧足,器械充裕,若是韓國一味堅守,我秦軍雖然勇烈,即便付出傷亡過半的代價,也未必能攻克宜陽。

而且,韓王與楚王有父子之情,若是韓王向楚王求援,一旦楚王調停,不知大王如何自處。

所以,臣以為若大王欲臣服韓國,則右丞相以及臣都不便領兵出戰。”

秦王蕩一怔,仔細想了想,發現攻打韓國果然比魏國要複雜許多。

一則韓國元氣猶在,二則韓王幾瑟與楚王關係親厚,一旦韓國向楚國求援,那楚國有極大的可能會出兵干預。

這樣一來,不僅會破壞秦楚兩國的友好關係,而且也可能導致伐韓失敗,甚至還會導致韓國更加親近楚國。

想著,秦王蕩看著魏冉道:“不知左丞相有何計策,能助寡人臣服韓國以及魏國。”

魏冉立即應道:“大王,臣之愚見,我秦國可以立即派人去遊說韓王,就說大王欲伐魏,希望韓國借道於秦,並出兵協助秦國。

韓國與魏國親厚,必不肯借兵借道,如此,那大王便可出兵伐韓。

只要大王派出合適的將領,合適的大軍,則韓國必定不會立即向楚國求援。

然後,只需我秦軍大敗韓軍,則韓國可擒。”

秦王蕩笑著問道:“不知賢卿以為,合適的將領是誰?合適的大軍又是多少?”

魏冉拱手道:“大王,將軍白起精通兵法,熟於戰事,單論用兵之道,可與名將吳起相提並論。”

說著,魏冉拜倒:“臣願保舉將軍白起為將。”

秦王蕩看了看魏冉,他對魏冉將白起比之吳起有些不以為然,認為魏冉在吹牛,不過,他也知道魏冉與白起的關係,這兩人關係太親厚了。

魏冉提拔白起於行伍之間,又將嫡女相嫁,這關係簡直親密到了極點。

不過,按照秦國傳統,為了避免將相失和,秦國的領軍大將,不是丞相自己,就是由丞相舉薦大將出征,魏冉舉薦白起也沒錯。

想著,秦王蕩看了看右丞相司馬錯後,點頭應道:“可,那就以白起為將。”

說著,秦王蕩又問道:“那丞相以為需要出兵多少。”

魏冉笑道:“那就要看大王的意思了。

若是大王只想讓韓國表面屈服並借道,那只需五萬大軍足以。若是大王想換個韓相,那麼就需要十萬大軍。

若是大王想要讓韓國臣服,那麼就需要十五萬大軍。若是大王還想要魏國以及二週,那就需要二十萬大軍。”

秦王蕩聞言,哈哈一笑。

一月後。

楚國王宮。

鄧陵光稟報道:“大王,不久前秦王以韓王拒絕秦國借道伐魏為由,以秦將白起為將,出兵五萬攻韓。”

“白起!五萬秦軍?”熊槐一怔。

他算到了秦國會出兵伐韓,但他沒算到秦國會這麼伐韓。

白起殺神人屠的名號,他也是知道的,但是區區五萬秦軍,這能幹成什麼事?

以韓國宜陽城的規模,五萬秦軍繞宜陽城兩圈就用完了,如何能打痛韓國並迫使韓國臣服。

想了想,熊槐猜不透秦王的算盤後,問道:“現在韓國那邊是怎麼應對的?”

鄧陵光應道:“回大王,韓國上下皆以為秦國派一將軍來,這是秦王惱怒,只是想找回面子,攻下一兩座小城,就會收兵回國的。

所以,韓王下令,以韓將暴鳶為將,率五萬韓軍以抗秦軍。”

熊槐一怔,問道:“韓王沒向趙國或者魏國,甚至是寡人還有齊國求援?也沒讓人居中調停?”

“回大王。”鄧陵光應道:“韓國上下一聽五萬秦軍來,便沒提求援事,也沒提調停事,他們自信能擊退這支秦軍”

“哦!”熊槐點了點,然後再心中默默嘆了一聲:“估計,可能,大概,這次韓國完了。”

頓了頓,熊槐吩咐道:“繼續關注韓國那邊,並聯絡各國大臣。”

“唯。”

數日後。

熊槐一大早起來,才在宋夫人的服侍下穿戴好衣冠,此時,一個侍者匆匆走了過來,並稟報道:“大王,工尹已齒之孫來報,昨夜工尹薨。”

熊槐一怔,沉吟許久,嘆道:“備車,寡人欲送先生最後一程。”

“唯。”

太子府。

太子橫看著前方的群臣道:“孤剛剛得到訊息,工尹於昨夜無疾而終,父王得到這個訊息,並未立即宣佈工尹的人選,而是去工尹府上拜祭。

以孤對父王的瞭解,父王這次一定會召見群臣眾議工尹人選,不知諸位以為孤應該推舉何人?”

話音一落,州侯立即開口道:“太子,潘君賢能,管理太子府井井有條,從未出錯,臣以為潘君可以做工尹。”

太子橫看了一眼面無表情的州侯,又看了一眼滿臉期待的潘君,想了想,最終還是搖了搖頭。

他也希望潘君能獲取工尹之位,工尹不僅掌管楚國工事,手中有大量的工匠奴隸,而且還是有兵權的。

更重要的是,楚國的五色石,媧皇紙等神器,也全都是由工尹掌握的。

若是潘君能擔任工尹,那他必將勢力暴漲,並從此不用為錢財發愁。

但,他心中很清楚,父王肯定不會選擇潘君的。

想著,太子橫搖頭安慰道:“孤雖然知道潘君賢能,但是這次選擇工尹人選的決定權還是在父王手中。

而潘君從未接觸工事,父王用人以能授職,即便孤推薦君,君也未必能獲得工尹一職。

就跟不久前孤舉薦襄陽守葉巡為葉郡守一樣。”

眾人一聽葉郡守的事情,全都皺了皺眉頭,然後不在隨意推薦人選。

秦國咸陽。

秦王蕩心有不愈的道:“之前,寡人出兵伐魏,本欲屈服魏國,但魏國寧願放棄河東,也不願向寡人屈服,寡人恨之。

但現在,魏國退往東部,寡人雖想再給魏國一個教訓,但中間隔了一個韓國,出兵一事困難重重。”

說著,秦王蕩看著司馬錯與魏冉道:“不知那位賢卿可否為寡人屈服韓國,為我秦軍打通前往東方的道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二人聞言,魏冉沒有開口,而司馬錯立即拱手請命道:“大王,臣願往。”

此時,魏冉開口道:“大王,不可,右丞相聲名在外,若是丞相前往,韓國必懼,然後以舉國之力保宜陽,並向趙魏楚等國求援。

宜陽此城,城高池深,且兵精糧足,器械充裕,若是韓國一味堅守,我秦軍雖然勇烈,即便付出傷亡過半的代價,也未必能攻克宜陽。

而且,韓王與楚王有父子之情,若是韓王向楚王求援,一旦楚王調停,不知大王如何自處。

所以,臣以為若大王欲臣服韓國,則右丞相以及臣都不便領兵出戰。”

秦王蕩一怔,仔細想了想,發現攻打韓國果然比魏國要複雜許多。

一則韓國元氣猶在,二則韓王幾瑟與楚王關係親厚,一旦韓國向楚國求援,那楚國有極大的可能會出兵干預。

這樣一來,不僅會破壞秦楚兩國的友好關係,而且也可能導致伐韓失敗,甚至還會導致韓國更加親近楚國。

想著,秦王蕩看著魏冉道:“不知左丞相有何計策,能助寡人臣服韓國以及魏國。”

魏冉立即應道:“大王,臣之愚見,我秦國可以立即派人去遊說韓王,就說大王欲伐魏,希望韓國借道於秦,並出兵協助秦國。

韓國與魏國親厚,必不肯借兵借道,如此,那大王便可出兵伐韓。

只要大王派出合適的將領,合適的大軍,則韓國必定不會立即向楚國求援。

然後,只需我秦軍大敗韓軍,則韓國可擒。”

秦王蕩笑著問道:“不知賢卿以為,合適的將領是誰?合適的大軍又是多少?”

魏冉拱手道:“大王,將軍白起精通兵法,熟於戰事,單論用兵之道,可與名將吳起相提並論。”

說著,魏冉拜倒:“臣願保舉將軍白起為將。”

秦王蕩看了看魏冉,雖然他對魏冉將白起比之吳起有些不以為然,認為魏冉在吹牛,但他也知道魏冉與白起的關係,這兩人關係太親厚了。

魏冉提拔白起於行伍之間,又將嫡女相嫁,這關係簡直親密到了極點。

不過,按照秦國傳統,為了避免將相失和,秦國的領軍大將,不是丞相自己,就是由丞相舉薦大將出征,魏冉舉薦白起也沒錯。

想著,秦王蕩看了看右丞相司馬錯後,點頭應道:“可,那就以白起為將。”

說著,秦王蕩又問道:“那丞相以為需要出兵多少。”

魏冉笑道:“那就要看大王的意思了。

若是大王只想讓韓國表面屈服並借道,那只需五萬大軍足以。若是大王想換個韓相,那麼就需要十萬大軍。

若是大王想要讓韓國臣服,那麼就需要十五萬大軍。若是大王還想要魏國以及二週,那就需要二十萬大軍。”

秦王蕩聞言,哈哈一笑。

一月後。

楚國王宮。

鄧陵光稟報道:“大王,不久前秦王以韓王拒絕秦國借道伐魏為由,以秦將白起為將,出兵五萬攻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