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此時,見田離三言兩語就將滕更辯得啞口無言,屈原不由微微點了點頭。

只是,他點頭的原因不是因為田離的理論,而是田離很有辯論技巧。楚墨多遊俠,秦墨多巧匠,齊墨多辯客,此言不虛。

就在屈原感嘆間,他突然見臺上田離認出他來了,見此,屈原立即點了點,然後拱手應道:“學宮之中,不敢稱大賢,在下楚國屈平。”

另一邊,田離見屈原承認,心中一喜。接著,田離又見隨著他的呼喊,許多人聽到楚國大賢屈子的名號,紛紛向這裡湧來,心中的喜悅不由更盛了。

於是,田離笑著開口道:“屈子,關於五國伐楚之戰,我齊國稷下學宮已經辯論的多日,但學宮諸子各有論斷,互不相讓,難以達成一致。我聽說兼聽則明偏信則闇,我齊國諸子辯論的雖多,得到的結論雖多,但是沒有楚人的論證,終為不美。

而屈子乃是楚國大賢,博聞強記,精通辯論。是故,在下想請屈子上臺一辯,共同探究楚國打敗五國聯軍的真理,不知屈子意下如何。”

田離說話的聲音十分洪亮,中氣十足,似乎是擔心屈原聽不到一般。

其實他確實也是擔心有人聽不到,只不過擔心的不是屈原,而是擔心附近的其他辯論者聽不到。

果然,隨著田離悠揚洪亮的聲音傳出,瞬間便將附近的其他辯論者全都吸引了過來。

學宮諸子要跟楚國大賢屈原辯論,這的確是一個轟動的訊息。

另一邊,臺下的屈原聽著田離的話也是微微一怔,田離竟然要邀請他上臺辯論田離想以他為踏板更上一個臺階。

想著,屈原見周圍的人全都兩眼放光的看過來,並見遠處的人也漸漸圍過來,見此,他愣了愣後不禁微微一笑。

雖然他這次來學宮是來觀望學宮風采的,但是,天下所有人來學宮,無論是來求學的,還是來學宮授徒的,都免不了要跟人辯論,這是學宮的風氣。既然來到學宮,自然要入鄉隨俗,不可墜了楚人的威風,留下楚人膽怯的話柄。

而且,不巧的很,他剛剛對田離的說法也不認同,不僅不認同,更不能接受齊國換一個攻打的地點,就能輕易打敗楚國的論斷。

他這次來齊國,乃是奉王命前來與齊國結盟,為了與齊國結盟,那就必須要打掉齊國能輕易戰勝楚國的僥倖之心,告訴齊人,無論齊國從什麼地方攻打楚國,都會遭到楚國的迎頭痛擊。

想著,屈原拱手一禮:“能與先生共同論證真理,這也是平的的榮幸。”

說著,屈原便邁步向臺上走去。

“屈子上臺了!”

周圍的人看著向臺上走去的屈原,頓時發出一陣驚嘆聲。

各國來學宮參觀的人不少,上臺辯論的也不少,有的成功了,有的則失敗了。但是,那些成功的人,無一例外都是各國的大名士大學者,是各國重臣招攬的門客。

至於各國重臣親自上臺辯論的,自從稷下學宮開宮以來,這還是頭一位。

這楚國屈原名氣雖大,《離騷》美文已經傳到齊國,並被諸子爭先傳頌,學宮之中,無論是諸子還是學子,都不敢說在寫詩歌上能比得上屈原的。可是當場辯論畢竟與寫詩歌不同,而且,無論是屈原二十多年前寫的《離騷》,還是幾年前因楚國陳地大敗而寫的《招魂》,他們大都讀過。

屈原的詩歌讀起來感情細膩,一股濃郁的情懷會從他的詩歌中迎面撲來,但是,論文章的大氣深邃,那屈原就差遠了。

連寫文章都不博大深遠雄渾的人,當場辯論起來又怎能說得過時常上臺辯論的人呢!

一時間,周圍的諸子以及學子大都惋惜的看著屈原,而後又用熾熱的目光看著臺上的田離。

這一刻,不知有多少人恨不得以身代之,代替田離跟屈原辯論,然後在萬眾矚目中辯得楚國大賢啞口無言低頭臣服。然後告訴所有的齊人,我們雖然在戰場上失敗了,但是,我們卻依然折服了楚人。

另一邊,田離看著不緊不慢向臺上走來的屈原,眼睛餘光見越來越多的諸子以及學子向這裡聚集過來,並感受到周圍的熾熱目光,心中大喜。

關於五國伐楚之戰五國戰敗而歸的論斷,學宮中的諸子已經討論許久了,其中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失敗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分兵以及進攻了錯誤的方向。

而他將方向錯誤與墨家的不義非攻相結合,即迎合了齊人不願承認齊國不是楚國對手的心理,同時也滿足了楚人佔據道義高處的需要。

這種情況下,屈原必然不會駁斥他的論斷。而只要屈原認同他的論斷,那屈原就只能在他劃定的墨家理論中跟他辯論。

這樣一來一個墨家辯論大師跟一個非墨家學者辯論墨家真意,他實在想不出輸的理由。

屈原乃楚國大賢,名聲遍傳天下,若是他能力壓屈原,讓屈原拜服,必能極大的振奮齊人的精神,讓齊人從戰敗的沮喪中走出來。

如此大功,必能在學宮中獲得巨大的聲望,甚至還能讓他給齊王留下深刻的印象,並一舉獲得上大夫的厚祿。

想著,田離看向屈原的目光便越加友善了,連臉上的笑容也越發的燦爛了。

待屈原上臺,田離拱手行禮道:“屈子,不知在下方才所言,屈子以為然否。”

田離話音一落,臺下的諸子以及眾學子全都好奇的向田離對面的屈原看去。

他們都知道這句話不好接,認可了田離的論斷,那就是直接跳進田離的圈子,想要脫身跟本就不可能。

可是,如果不認可田離的論斷,那就是承認五國伐楚是正義的事情,認同楚國吞併越國是不義之舉。

雖然現在天下的局勢,各國不是在打戰,就是在去打戰的路上,打戰就跟吃飯一樣,所有人都已經習以為常。但是,現在各國打戰還是講究師出有名的,就算沒有道理,那也得強詞奪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就跟宋王攻打大行王道仁義美名傳天下的滕君,就跟楚國攻打越國一樣,就算編也要編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好讓自己佔據道義的制高點。

若是現在屈原在這裡承認楚國滅越是不義的,那麼辯論的結果將會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事後天下人的口水也可以淹死屈原。

所以,此刻在場的人都很好奇,楚國的大賢屈原會怎麼回答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