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巨母城中並沒有契丹的皇宮,但這裡卻有著極大的建築,軍堡!

一座高高豎起還在不斷建設的城堡就在巨母城的最中央,四周的房舍,帳篷在它的面前顯得那麼的矮小,完全由石頭建成的軍堡氣勢宏偉,壯觀驚人。

蔡伯站在軍堡面前有些說不出話來,這樣的城堡即便是大宋都沒有一座,他是懂得兵事的,眼前這座城堡更加注重防禦,巨大而堅硬的石塊一看就是山石,這才是最讓蔡伯驚歎的地方。

因為巨母城附近並沒有高山,這些山石就必須要從遙遠的地方運過來,顯然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直到現在契丹人還沒有把這座軍堡建設完成。

站在巨石堆砌成的軍堡面前,是個人都會覺得自己渺小,風格與大宋或是契丹的完全不同。

高大的軍堡不是它的全部,這是一座建築群,四周的石頭圍牆把大半個巨母城環繞其中,甚至還引來了海樂水環繞在軍堡之外成為護城河一樣的存在。

可見契丹人是在這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過這依舊是草原上的一座孤城,最大的缺陷也暴露出來,四周無可援助之地,依無可退之處。

蔡伯在畢世傑的引領下,帶著使團隊伍緩緩向軍堡前進,市井之中到處是契丹百姓,他們恢復了草原上的裝束,厚厚的皮毛再次成為他們的“鎧甲”。

在上京城中蔡伯見過契丹百姓的“漢化”,穿著的衣物也大多與漢家無異,髮型和佩飾也是相同,但現在完全恢復了胡服騎射的模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契丹人獨有的發行顯露出來,只不過他們在頭頂並沒有再留下一片禿頂,而是以高高的束髮顯現出來。

這是一種全新的髮型,不同於原本的契丹,也不同於漢家的束髮,顯得更加的威武,給人的感覺彷彿是整個人的精氣神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最讓蔡伯驚訝的市井之中並不缺乏交易,商賈依舊有不少,這些商賈不再是契丹的貴族,而是一些平民百姓,他們帶著貨物在集市之中交易,或是乾脆開設了店鋪。

完全沒有從上京城中撤走的驚恐,過著依舊按部就班的生活,只不過戰馬充斥其中,所有人都是披堅執銳,即便是婦人和老人也不例外。

全民皆兵,這才是全民皆兵,蔡伯甚至看到了一些剛剛十歲的孩子騎著戰馬,佩戴長刀和彎弓穿行於街市之上。

在心中蔡伯已經被契丹人的這種執著所震顫,他們享受過富足的生活,但現在卻能完全的拋棄,重新回到了草原民族特有的那份對武力的崇尚,這實在是太少見了。

在安定富足的狀態下生活那麼久,契丹人並沒有失去本心,反而是在為難來臨的時候以最快的速度找回了,這對蔡伯來說才是最震撼的地方。

從這些人的眼神中蔡伯就能感受到強大的戰意,每個人的眼睛中所流露出的感情不是平和,安逸,而是充滿了戰意和堅強。

而相比之下,自己帶著一車車的禮物前來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彷彿是能讀懂蔡伯的心聲,畢世傑帶著和煦的笑容開口道:“蔡正使莫要驚訝,我大契丹遭遇劫難,自然不會再度消沉下去,此番大徹大悟,胡服騎射豈不快哉?”

蔡伯望著畢世傑,忽然笑了笑道:“說的是!我大宋官家曾有一語,蔡某本不理解,如今見了你契丹人算是明白了。”

這話讓畢世傑忽然感興趣了:“哦?不知大宋皇帝是如何說的?”

“陛下有云:“歷史不斷進步,人已經告別了茹毛飲血之時,只會越來越文明,越來越收斂,殺氣不在顯露於體,內斂而華,敵犯,怒而遙遙一指,灰飛煙滅,”畢相公覺得呢?”

這話看似隨便一說,但畢世傑心中卻聽出了狂霸之意,心中寒氣頓生。

蔡伯想要表達的東西很清楚,真正的大國當是內斂的,含蓄的,可一旦動怒,便是雷霆萬鈞之勢,強大到無可匹敵,靜如謙謙君子,動如無雙猛士。

一路上蔡伯在觀察契丹的同時,畢世傑也在觀察著蔡伯,從衣著到舉止,從神態到目光,雙方之間都希望做到知己知彼。

畢世傑看到的蔡伯就如同大宋一樣,雖然內斂,卻有著不一樣的“囂張”大國風度展露無疑。

果然如同張儉所說,這蔡伯就是大宋一等一的聰明人,並且膽魄驚人,能在眼下這種情況出使上京城,可見他的成竹在胸。

趙禎和蕭撻裡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張儉在留守上京城之前曾經把該說的話都說了,該交代的也都交代給了他,契丹朝堂上的規則和交易,皇宮中的秘聞和是是非非,他都瞭若指掌。

只有這樣他才能更好的輔助蕭撻裡,成為契丹的輔政之臣。

他知道蔡伯為何而來,也知道大宋皇帝為何在年關之前送來如此多的禮物,不光是按“老規矩”的朝賀,更是對契丹天家母子的關心。

最少能看出,他大宋皇帝對女皇陛下還是心中有情,對太子也是關心思念,如此便夠了。

在畢世傑看來,契丹能夠延續到現在,不光是蕭撻裡和張儉的高瞻遠矚,還有一部分的原因便是大宋皇帝心中的那份感情在作祟。

但畢世傑並不知道,趙禎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要把草原納入大宋的統治之下,順便把自己的妻兒接回大宋,從始至終第一目標都不會有所改變。

在趙禎看來,契丹不是必須毀滅不可,但草原必須納入囊中,蕭撻裡和蕭仁也必須接回大宋。

蔡伯這次前來看似是給蕭撻裡和蕭仁送東西,但實際上也帶來了趙禎的最後通牒,事情遠沒有契丹人想象的那麼簡單。

大國之間的戰爭怎麼可能說結束就結束,一個年節算得了什麼?

趙禎為了北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不惜調動國內的四百萬退役老兵參與到對臨橫府的圍剿之中,雖然蕭撻裡成功北撤,但卻並不影響大宋前進的腳步。

在沒有達成目標之前,趙禎絕不回朝,草原之患是籠罩在漢家頭頂的陰雲,若是不能徹底統治草原,後世還會有更多的,源源不斷的麻煩。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