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命令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至於增援側翼的科茲沃村,那只是上級的命令。

如果坦克第四旅按部就搬的先進攻科茲沃再朝縱深挺進,只怕德軍已經做好準備於是難度就會成倍的增加。

舒爾卡想的沒錯,馬貝諾村的德軍完全沒有防範。

三公里的路程,t34時速45公里,如果全速前進的話只需要4分鐘。

實際上坦克第四旅用了15分鐘,原因是它們在路上遭遇了一隊趕往前線增援的坦克……這批德軍坦克一共有9輛,它們沿著公路以行軍隊形前進,然後兩軍在繞過一個山丘之後突然間狹路相逢。

t34坦克第一時間就停了下來,然後朝目標射擊,德軍也同樣是這麼做的。

敵我雙方距離不到一百米,彼此甚至都能看清探出頭指揮作戰的車長。

所以雙方都做到首發命中。

只可惜德軍開在前頭的是“四號”坦克……“四號”坦克速度快行軍時通常都走在前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問題就在於它的短管炮即便是在100米內都很難擊穿t34的裝甲。

現在就是這種情況,t34毫髮無損,而德軍“四號”坦克則被擊穿癱瘓在原地……被穿甲彈擊穿時更多的時候只是裝甲上多了一個孔坦克癱瘓無法繼續作戰,除非是打穿了發動機或是引爆了炮彈,否則沒有很大的動靜。

然後t34就搶佔了有利的地理位置,三輛t34展開將炮口對準公路的拐點,德軍坦克一冒頭就“轟”的一聲將其擊毀。

戰鬥很快就演變成了一場追擊戰……德軍坦克落荒而逃,t34在後頭一路緊追,追到馬貝諾村時德軍坦克就只剩下兩輛了。

馬貝諾村很快又被蘇軍佔領。

德軍在馬貝諾村設有一個重炮營,也就是將第44騎兵師炸得丟盔棄甲死傷大半的那個重炮營。

德軍210mm重炮的射程有11公里,本不該佈設到距離前線只有五公里左右的位置,但如果德軍要往蘇軍防線縱深炮擊並對朝前突防並推進的德裝甲部隊提供炮火援助的話,六公裡的冗餘還是有必要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德軍進攻莫斯科的急切之心,他們甚至都考慮到往前推進了。

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些炮根本就沒等到那一刻就報銷了。

坦克衝進了炮兵陣地又是輾又是撞的,就像野豬拱了一地的好白菜似的到處都是東倒西歪的大炮,運彈藥的汽車也在逃跑的路上被一輛輛炸燬。

訊息傳到中央集團軍群的指揮部,馮.博克不由大吃一驚。

雖然他知道第10裝甲師擋不住蘇軍的進攻,尤其如果敵人中有坦克第四旅。但他同樣也沒想到第10裝甲師的崩潰會如此迅速,整個過程不過五小時,第10裝甲師就丟掉了佔領的三個村莊甚至還有一部被包圍。

“我們一共損失了54輛坦克,25門反坦克炮,8輛牽引車,26門迫擊炮,16門重炮,13個永備發射點,21個機槍發射點!”副官詳細的報告道:“人員損失也十分慘重,僅斯基爾馬諾沃一個方向就傷亡一千餘人,師指揮部被摧毀……”

馮.博克聽著這些數字不由眉頭大愁,雖然說這是他有意為之,也就是找出坦克第四旅的位置另外還有誘敵深入的成份在其中,但這代價之大發展得如此之快完全超乎他的意料之外。

看了看地圖,馮.博克就下令道:“命令第2、第5、第11裝甲師朝沃洛科拉姆斯克方向集結,還有第35步兵師和第106步兵師……另外,命令空軍做好為我軍提供空中掩護的準備!”

“是,元帥閣下!”

三個裝甲師,一共四百多輛坦克,從三個方向向沃洛科拉姆斯克發出合圍,其中第2裝甲師還威脅蘇軍的後方以圖切斷其退路,再加上有空中優勢,馮.博克相信能將俄國人這個坦克第四旅收入網中。

另一面的蘇軍並不知道這一切,戰士們都在為自己取得的勝利歡呼雀躍,只有舒爾卡抱著槍坐在坦克裝甲上獨自抽著煙。

“這就是你所說的,一開始會取得的勝利?”指導員跳上了坦克坐在舒爾卡身旁。

“是的!”舒爾卡回答,然後隨手將煙遞給了指導員。

指導員接過煙,將叼在嘴裡的煙,然後遞還給了舒爾卡。

“那麼,你的意思是說,我們接下來會失敗?”

“也許吧!”舒爾卡將目光投往正在歡呼的士兵們,說道:“我認為這取決於德國人認為在什麼時候決定反攻!”

“我想知道,你是不是沒有考慮到‘喀秋莎’!”指導員說:“有了它,再加上坦克第四旅,我們或許的確有反攻的實力!”

“這與‘喀秋莎’無關,指導員同志!”舒爾卡說:“如果最高統帥部見好就收,滿足於奪取並控制沃洛科拉姆斯克,那麼局勢或許不會變得更糟。但很顯然,他們的目的不僅僅是這個,是嗎?”

指導員默默的點了點頭。

不過指導員沒有多說什麼,因為有些事他只需要知道,然後執行,其它的就不是他能考慮的事了。

果然,在隨後召開的會議中,卡圖科夫就擔憂的說道:“上級命令我們沿著公路往北進攻,奪回特維爾恢復列寧格勒與莫斯科鐵路線的暢通!”

說實話這的確有一定的戰略意義。

德軍對列寧格勒的攻勢已經放緩,甚至原本用於進攻列寧格勒的部隊都轉向了莫斯科。

德軍部隊轉向莫斯科但蘇軍卻因為特維爾被佔領交通被切斷,使列寧格勒的部隊和裝備無法調往莫斯科,尤其是在列寧格勒還有一個基洛夫工廠和紅十月工廠組成的生產基地,它們可以生產t34坦克。

“我們在謝爾普霍夫方向的反攻……”加夫裡洛夫少校問。

卡圖科夫搖了搖頭,回答道:“他們已經失敗了!”

“也就是說,只有我們一個方向在反攻?”加夫裡洛夫少校又問。

“是的!”

“這很容易遭到敵人包圍!”加夫裡洛夫少校說:“事實上,我們是孤軍深入!”

“我知道!”卡圖科夫上校無奈的回答:“但這是上級的命令!”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遠征士兵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