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眼看時間已進入了十月,整個皇宮都動了起來,左右禦寒的事物也都操辦了起來。

這其中,除了棉衣、棉門簾等,糊紙封窗也在其中。御膳房也忙碌著,新研發了數道禦寒又潤肺的菜品,各地進貢的山珍,自然成了迎接冬天到來的滋養食物。

除了後|庭的這些細碎瑣事,前廷也在不斷增加事務,一是來年即將大筆,二是來年也是各地官員調換之年,很多官員要進京述職,或者直接調任赴任,三便是十一月開始,又是一年一度的國庫清算月了。

依照傳統,大夏每年進入臘月之後,基本朝廷各部事務都處於半停滯狀態,因為在京官員們臘八這日,進宮喝了臘八粥,外放官員衙內上下喝了臘八粥,這一年的事務就算結束,來年二月二龍抬頭之後才開始正常運轉。

從臘八到來年二月二,這期間五十多天,整個朝廷除了必須的,如軍隊,和各部衙門輪值外,都進入半休眠狀態,老百姓們,也都有了農閒時間,也就各自準備著過年了。

所以,從每年的十月中旬開始,到臘八之前,無論朝廷還是民間都是最忙碌的時候,也是經濟最最活躍的時候,最活躍也意味著最忙碌。

裕德帝進入十月後,幾乎一天都沒有休息過,座位御前執筆,現在官職貞順內舍人的錦華,更是每天跟著皇上忙前忙後,抄不完的奏章,理不完的文案。

不過,錦華卻也得了個恩典,就是忙碌時,與裕德帝同食,所以,原先程義每每給她留菜,如今也不需要了,因為御膳房會將她的飯菜一同送進乾剛殿。

不能說裕德帝待錦華如女兒,但確實視她為兒女輩分之人,況且,裕德帝早就有了自己的私心,早就計劃將來要把錦華指給自己的兒子做側妃,也算沒有白白培養了這個孩子一回。

這一日又到了午時傳膳之時,御膳房的太監卻比平日晚了一炷香的時間,周良早早的便打發人去門口守著了,餓著陛下可不是小事。

終於御膳房的太監抬著食盒進來了,周良劈頭蓋臉一頓責罵。

“你們這些奴才,這是皮癢了不成?今日要是把皇上餓壞了,仔細你們的腦袋搬家!”周良指了指抬食盒的兩個人。

“周良,罷了,晚吃一會兒朕又不會怎樣,如今天氣冷了,他們偶爾路上走的慢些也是平常,算了算了!”無疑,裕德帝是一位仁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皇上,這些個奴才不能偏袒,偏袒他們就蹬鼻子上臉。”說著周周良幫著佈菜。

錦華見今日時間確實晚了,也上手幫忙給裕德帝佈菜,才伸手端起一盤菌菇,那小太監就緊張的說:“這、這個菜是姑娘的。”

錦華哦了一聲,並沒在意,繼續幫忙。菜品全部佈置完畢,自由驗毒的太監,將每樣菜一一用銀針試過,再由試菜太監將每道菜取樣,試吃,以防銀針試不出的毒被皇上誤食。

全部無誤之後,裕德帝放能坐下來踏踏實實的用膳。

錦華則在自己的小書案上,用著自己的膳食,當然,錦華的菜自然無人驗毒了。

今日的天氣陰陰,從一早天空就是灰濛濛的,無端的讓人感覺寒冷,裕德帝自己吃飯,覺得沒有意思,便張羅錦華一起用膳。

“丫頭,過來與朕一起用膳吧。”

周良忙忙上前阻攔。

“皇上,這恐怕不妥吧?按朝廷禮制,除特別嘉獎外,三品以上官員才可伺候您用膳,錦華不過小小的從四品,這,不符合規矩啊啊!”

“哦,那就這樣,程義,去搬個小桌子,放到朕的旁邊,丫頭吃她自己的,朕吃朕自己的,我們一起吃著,也說說話。朕一個人實在冷清。”裕德帝退而求其次。

這次周良並未阻攔,程義也將錦華的膳食等安置在了裕德帝的餐桌旁邊,裕德帝居高臨下的看著她吃飯。

“丫頭也快十五了吧?”裕德帝問。

錦華本欲起身回答,但被裕德帝擺擺手攔下了。

“你吃你的,我們就閒話些家常,不必緊張,那些回話的規矩也省了吧。”

“是!回皇上,臣女轉年十五。”錦華恭敬答道。

“這要是在你家裡,想必你爹孃也早就為你謀劃一門好姻緣了。”裕德帝嘆氣。

錦華放下碗抬頭看了一眼裕德帝,又用餘光看了看周良,沒有說話。

周良帶她上鳳船的時候,就說過,不準自己跟別人提起自己的家人,和跟他的關係。

周良自然是雙目低垂面無表情。

“皇上,咱們錦華,這不是在宮裡嘛,自然與旁的民間的姑娘不同,她能有現在的出息,還要多蒙皇上恩典。”周良搶話。

“你呀!真是白跟了你了!哪個爹媽不為兒女著想的?錦華還能在宮裡一輩子不成?早晚是要嫁人的!如今已經快十五了,不要耽誤了。”裕德帝苦口婆心。

“回皇上,錦華的事全有乾爹和姑姑做主。”錦華又端起碗默默的吃著。

“他們為你把把關也便是了!有些話,你還是要聽朕的!”

周良和錦華聽了裕德帝的話,都是一驚。正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啊。

莫不是皇上真要納了自己這個乾女兒?周良心想。那以後跟皇后的樑子算是結下了,之前囫圇廬的事兒就是前車之鑑。

而錦華想的是——莫不是裕德帝要亂點鴛鴦譜了?她和瑧哥哥該怎麼辦?

咳咳咳!正想著,錦華被口中的飯菜嗆到了,不停的咳了起來,程義趕緊為她盛了一碗湯。

“慢點慢點!哈哈哈哈!”裕德帝看著一向乖巧的錦華,咳得臉通紅,安撫道。

錦華臉上一陣紅,很是不好意思,草草的用罷了午膳。

午膳過後,裕德帝又開始批閱奏章,而錦華也開始工作了,在抄錄要發還給吏部的奏摺時,錦華抄到了一份裕德帝硃筆御批“卓異”二字的摺子。

錦華便捧著這份摺子來到了裕德帝的跟前。

“啟稟皇上,臣女有一事不明,何謂卓異?”錦華攤開摺子展示給裕德帝。

裕德帝抬眼看了看錦華,笑了。接過了那份奏章,翻看了起來。

“卓異,是朝廷對一個官員的高度認可和認定,這可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呀!你拿的這一份是今年吏部大計和京察的奏章,我大夏每三年全國一次大計一次京察,不同層級的官員如果有傑出的貢獻,或者在任上廉潔愛民,都有機會評為卓異。”

裕德帝饒有興致的解釋著,錦華點點頭,又問。

“皇上,那能得到卓異的官員會很多嘛?”

“當然不多了,如果人人都能得到,就失去了它的意義,比如三年一次的京察,是考核在京官員的。

你要知道,能夠在天子腳下當官,這些官員本身就已是人中龍鳳,優中之優,而在這樣的優秀環境中,依然有很突出的官員,比如如今的禮部尚書狄坤。”

裕德帝耐心講解。

“那京察中,能有多少官員能夠得到這個評定呢?”錦華的問題,實實是為了更瞭解親生父親。

“京察的官員,平均五十七人中便有一人可得此稱號,全國大計中,府以上的官員一百三十人中可得一,縣以上三百一十左右可得一。”

錦華偏著腦袋想了想,得出了一個結論:“那也就是說,我大夏的一千七百多個縣治中,也就只有不到六人能得到這個殊榮了?對嘛?”

錦華才發出提問,馬上又自我否定了。

“不對,有的地方在縣與府之間,還有州,而且知府之下還有很多戶部、吏部,甚至兵部的官員,也都在大計之中嘛?皇上?”

“哈哈哈!”裕德帝被錦華逗捋須大笑,看向了周良。

周良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心下想,一個女孩子,問題怎麼這麼多,如果那句話問到了雷區,那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心下著實替她捏了一把汗。

“周良,看看看,這孩子真是孺子可教,有些問題微微一點撥已經自通了。來來來,到朕跟前來,朕一一講給你聽!”

裕德帝喝了口茶,細細將“卓異”的評定制度一一講給了錦華,錦華也聽的津津有味,在裕德帝講解期間,又舉一反三,提出了很多問題,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小見解。

雖然錦華的小見解有很多還不成熟,但是她畢竟養在深宮,而且初涉政事,雖然格局小的很,但是裕德帝非常樂意為她答疑解惑。

自此之後,每每在錦華謄抄的奏章卷宗上,有不解之處,錦華都會毫不避諱的請教裕德帝,而慢慢的裕德帝和錦華之間漸漸的建立了一種師生情誼。

裕德帝經常說:這個丫頭應該放出宮去,到全國各地去走一走,見解能夠更加卓絕,格局也能更放大。

從錦華身上裕德帝也看到了無數的可能性,在裕德二十一年,新春過後,裕德帝做了個大膽的決定,將自己身邊的六個兒子,分別下放到大夏十幾個最富庶和最貧瘠的州縣。

這無疑是一種進步,也是建立皇家威望的又一壯舉,得到了大夏百姓的擁戴。

而在這次的下放過程中,裕德帝更是對自己的兒子們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孰重孰輕心裡也有了數。

眾皇子們自然是嬌養慣了的,但是當體察民情時,各自的見解和真知灼見更不想同,龍蛇不言自明。不過這些卻是後話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