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裕德二十年 八月十三

這一日天氣晴朗,但裕德帝破例的,在這一日叫了大起,滿朝位列左右之後。裕德帝宣告了天下,欽封了九名貴女為當朝貴女,並當場將眾人收為御妹或義女。

貴女們當朝上殿謝恩。當然,當場昭告天下的,還有朝廷對她們家族的封賞和爵祿。

貴女們分別前往疏慶宮和浴坤殿,拜見了皇太后和皇后娘娘,又由皇后在和合殿主持了授璽大殿,各種的嬪妃,也紛紛送上了自己的賀禮,自次日後,九位皇家貴女,紛紛住進了皇家御園湯泉宮。

貴女們雖然各個風光漂亮,但又誰知各種心酸,因為不就後,他們就要啟程遠走異鄉了,各個以纖薄的雙肩,負起了家國重量。

關於貴女們的冊封,錦華從始至終參與,這些貴女們的命運,她可謂一一在目,但是沒有辦法,這件事總要有人去做,沒有大夏的庇佑,哪兒有安居樂業,個人的犧牲,比起家族的安樂,這些小女子們的犧牲顯得微不足道。

但是錦華佩服她們,舍小義而全大義,所以,錦華雖然人微言輕,卻也在裕德帝耳邊提了一提,請皇上沒人恩賜她們一捧故里之土。

裕德帝起初聽到她的提議,遲疑了良久,後來還是她說服了裕德帝。

她說:“前朝太宗時,有一位玄奘大師,要前往遙遠的天竺國求取大乘真經三藏,普度眾生,肅清地獄,使黎民免於輪迴之苦。

臨行前太宗相問,法師幾時回還?玄奘法師回頭望望故國的城池,與太宗相約三年,太宗感念,敬玄奘法師臨行之酒,並親自俯身取了地上一捻黃土置於酒杯之中,玄奘法師不解,太宗拉住他的雙手,語重心長的說道:法師此一去,日久年深,山遙路遠,可進此酒,莫忘: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

而後玄奘法師歷盡千辛萬苦,才到天竺,求取真經,又潛心學習佛法,每每望向故鄉的方向遠眺,就想起太宗的話,終於,十七年後,玄奘法師求得三藏真經回朝了,從此才有中原的大乘佛法。

啟稟皇上,貴女們,此一去日久年深,山高水長,為家國大義,恐怕再也無回還之日,所以,皇上若能賜她們家鄉一捧土,想念故土時,每每相看,還能聊表安慰之情,也能感念皇上隆恩。”

說罷,錦華怦然跪地。

沒想到,錦華一席話,勾起了在場幾位宮人的思家之情,且當場抽泣了起來,並全都跪地,請求裕德帝恩賜貴女們一捧家鄉土。

裕德帝平生第一次深切的感受到了故土對一個人的意義,將心比心,思考了良久,覺都沒睡好,翻來覆去的想著錦華的話。

最後終於,裕德帝下了旨意,命千里傳驛,為九位貴女,擷取家鄉之土,並在貴女們大婚之日,又皇上本人欽賜。而這件事,在之後成了大夏和親慣例,且在很久很久以後,也成為了裕德帝裕陵功德碑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當然這是後話。

此時,這件事早已經在皇宮內外傳開了,傳到幾位貴女的耳朵裡,錦華這位沒見過面的妹妹,卻被她們感恩戴德,有心的,也託人進宮相結交,但錦華自是知道分寸,所有的回覆中,都說道是皇上天恩云云。

當然,此一事過後,裕德帝對錦華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轉變,更加的倚重了。

-------------------------------------

八月十五 中秋節

裕德帝再次在建極殿擺國宴,招待來參與“萬國盛會”的王室和使節們,這一日過後,各國的來賓,也都要紛紛離開大夏,各自回國去了。

本來國宴,並沒有錦華什麼事,自有吏部的官員和敬事房的執筆們去記錄這件國家大事。

果然——靖瑧點點頭,“大哥,就讓錦華先行告退吧,你我兄弟聊我們兄弟的道理。”

太子一聽,立刻也就破下驢,點了點頭,錦華福了一福,轉身而去了。才走沒多遠,就見程義在等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哎喲,我說小祖宗,等你半天了,飯菜都涼了!一會兒師父又要怪罪我小子慢慢騰騰了。”

程義趕緊引她進屋,熱騰騰的大白米飯趕緊給她盛了一碗。

“快點兒吃吧。”說著程義笑了,“你猜,我今兒弄了個什麼新鮮菜?”

程義指了指大碗扣著的盤子,喜形於色的問她,錦華掃了他一眼,又掃了那個倒扣的大碗一眼,也笑了笑,剛要伸手去抓開大碗看個究竟,程義手快的按住了。。

“定是你最愛的烤鴨子唄!”錦華信口說道。

“啊?這你都能猜中?!你是怎麼猜到的?”

程義大喜過望,她真是越來越神了,昨天才告訴她自己最愛吃烤鴨子的秘密,今日她就能猜到自己弄到的是烤鴨子,她簡直太神了。

錦華見她一副錯愕的樣子,大笑了起來,用力拍開了他的手,將大碗掀開來看,然後迅速的夾了一塊連皮帶肉的,吃了起來。

“錦華,你手下留情,我這是跟師父準備的。”

呵呵!錦華笑了笑又夾了一塊才收了手。

在幾人嘀嘀咕咕的時候,星兒突然哭了起來。三心立刻看向星兒。

巧心一把捂住了星兒的嘴,將她攬入自己懷中。

“這些話再不能說了,你還小,不知道,有些時候人是身不由己的,還有每個人的職責不同,禮月姑姑今天是以敬事房宮女大監的身份,執行的是大監事,就該拿出那樣的威風,所以不是禮月姑姑變了,是她本來既如此。”

巧心洋洋灑灑說了這許多,星兒也漸漸止住了哭,吭嘰吭嘰的抽噎。

“好妹妹,咱們雖然之前有過不愉快,但是如今咱們也是同病相憐了,將來都在太后身邊伺候,我們都會照顧你的。”秀心替星兒抹著眼淚。

三心紛紛安慰著星兒,卻不覺不遠處有人來了。

“呵呵!”一聲銀鈴般的笑聲,“你們幾個這麼著安慰一個乳臭未乾的孩子,她可也聽的懂?!”說話的人,聲音宛似黃鸝,好聽的不要不要的。

幾人聽有人說話忙忙站起身行禮。

“這小娃兒就是太后娘娘帶回來的,那個小伴讀吧?”賢貴妃不到聲音好聽,容貌也是嬌美非常。

“回賢貴妃,是的,就是這孩子。”巧心代答。

“快來快來,讓本宮看看!”賢貴妃伸手招呼星兒。“這皇宮裡,少有這麼大的女孩子,今天見著一個,還長得這般可人,本宮得好好瞧瞧。”

說著,賢貴妃領著星兒往前走,來在了御花園,撿了一處亭子坐了下來,三心也跟在身後。

“你們三個回去太后那兒吧,太后那兒也離不開你們,這孩子,一會兒本宮差人送回去,也替我跟太后請了,說我跟這孩子聊會子天。”

星兒巴巴的看著她們離開,眼裡有些怯色,賢貴妃似乎看出來了,趕緊拉起了星兒的雙手。

“好孩子,別怕,一會兒我會讓蓮心把你送回太后那兒的。”賢貴妃指指她身後的宮女,那宮女對星兒點頭微笑。

星兒點點頭,靜靜的看著賢貴妃。

“你叫什麼名字?”

“回賢貴妃,我姓朱,大名錦華,小字星兒。”

這是星兒離了父母之後,第一次報自己的大名,不知道是看賢貴妃比較親,還是別的原因她將自己的姓氏和大名脫口報給了賢貴妃。

“錦華……錦華……很好聽的名字,也很大氣。那本宮是叫你星兒呢還是叫你錦華?”

哈哈哈……賢貴妃和幾個宮女一陣輕笑,這小娃兒還挺有意思。

“那賢貴妃教你,以後見到各宮娘娘妃嬪,不要再自稱‘我’,一定自稱一聲‘奴婢’,雖然你是太后娘娘的伴讀,但是畢竟是進來服侍太后的,總是自稱‘我’,難免哪天被別人拿了錯處,怪罪於你,到時可能還會受些皮肉之苦,懂了嗎?!”

星兒輕輕點頭,認真的看著賢貴妃。

“你這細皮嫩肉的,小小的人兒,哪兒受得住那般的打?!對不對?!”

賢貴妃一說,星兒想起了剛才靈心被打時的樣子,不禁打了個寒戰。

賢貴妃看她的反應又不禁一笑,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臉頰,粉粉嫩嫩的,煞是可愛。皇上也曾多次向她提及,想有個公主,無奈自己只生了兩個兒子之後,肚子就再無動靜了,如今看到星兒,又讓她動了想要個女兒的凡心。

“那星兒今年多大了?”賢貴妃繼續問。

“賢貴妃娘娘能幫星兒找到家嗎?”星兒一臉期許。

“這怎麼講?”賢貴妃好奇。

“星兒是被大水和家裡的婆婆衝散的。”星兒見賢貴妃面善就想一股腦的把話都說了。

“那你還記得家在那兒嘛?!”

“不知道在哪兒,只記得馮婆婆送星兒從應縣去關隴家裡。”星兒如實說“母親給我買的丫鬟小蓮被大水沖走了。”

星兒太小了,說起事來,還有有些前後不分,聽的賢貴妃一頭霧水。

不過賢貴妃捋清楚了一件事,這孩子並非一般奴婢,她說家裡要送她去關隴,想必也是士家子弟,再差也是跟關隴士族沾親戚,而且這孩子也是使喚過人的,難怪不肯自稱奴婢。

也難怪太后對她青眼,差她做伴讀,太后和賢貴妃都是關隴出身,想必太后也是看到這孩子身後的這層事,才封她伴讀而不是丫頭。可是究竟把這孩子安排進宮是怎麼一回事呢?(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