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權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天的試映會結束,國際章的名氣就爆發了。

這其中固然有星光刻意宣傳的結果,也有各路媒體和專業人士的讚賞。

沒辦法,在《龍門客棧》裡她的表演實在是太亮眼了。

誰都可以預見到,一顆頂級演技新星已經崛起了。

最起碼近幾年,沒有見過能和她相提並論的新人。

國際章的名聲開始從新人向頂級演員過渡,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會晉升為巨星。

第二天,萬眾期待的第一屆中國電影獎典禮正式開始。

就在海邊搭建的舞臺,紅毯足足百米長。

晚霞、海浪、白雲、暖風,構建了一個唯美的場景,和盛事相得益彰。

無數的遊客雲集海灘,簇擁到紅毯兩側,等著看明星們出場。

何旻、謝芷又來到了這裡,充當紅毯主持人。

一組組嘉賓魚貫而來,將整個典禮裝點的份外絢爛。

有頂流明星,有業內大佬,有海外明星,從陣容上,第一屆中國電影獎就比遠超了以往的各大頒獎禮。

肖淺照例是不會走紅毯的,而是直接去了後臺。

梁佳輝攜手李兵兵、國際章一起登場,引發了極大的轟動。

而最讓路人不明的是,最被記者、媒體關注的明星,居然不是梁佳輝,而是他旁邊兩個青澀的新人。

這兩個女演員漂亮歸漂亮,但是有什麼突出的事蹟嗎?

這就是資訊不對等造成的。

大眾的眼中,李兵兵和國際章還只是新人。可是在業界內部,早已看清了她們的潛力。

晚上八點,藉著天邊最後一點餘暉,頒獎正式開始。

但凡是肖淺打造的頒獎典禮,獎項的設定上從來都是簡要、專業和全面的。

肖淺參考了前世和今世諸多頒獎禮的優點,對獎項進行了細緻的劃分。

就比如最為人詬病的最佳美術獎,就被他提議取消了。取而代之的,則是最佳化妝獎、最佳服裝獎、最佳道具獎等三個獎項。

國內總是說服道化、服道化的,但是卻總是籠統到一起來說。可其實這是三項完全不同的工作,作用都很大。

可國內對這些技術門類卻不是很看重,也缺乏足夠的尊重。

但是要想拍好電影,服道化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部門。

肖淺就是想要用這樣的方式,來促進國內的電影工業更加專業化。

服道化三個獎,全都被《少林寺》包圓。

沒辦法,在這樣的獎項上,古裝戲始終都佔著莫大的便宜。

除了服道化之外,音樂方面的獎項也被細緻劃分,變成了最佳原創音樂獎和最佳電影插曲獎兩個,給予了電影音樂人足夠的尊重。

原本大家都覺得,這兩個獎項的得主,非肖淺莫屬。

可結果一公佈,滿場譁然。

獲得最佳原創音樂獎的赫然是香江電影《星願》的同名主題曲,而獲得最佳電影插曲的則是張千億的《益西卓瑪》。

《星願》的製作人金培達一臉激動地登場,走路都是飄的。顯然是沒有想到,能夠在肖淺的手中搶到最佳原創音樂這個大獎。

反倒是肖淺十分的淡然,還為他送上了衷心的祝賀。

坦白說,《少林寺》裡的兩首歌曲,好是好,但質量並沒有到無人能敵的程度。

沒有獲獎,也很正常。

不過等《龍門客棧》的時候,肖淺就不信還有人能跟自己爭了。

有了音樂獎項上的意外,現場的氣氛一下子火爆起來。

本來很多人都覺得,參加這個電影獎都是來陪跑的。只需要坐在那裡,看星光大包大攬就行了。

卻沒有想到這個中國電影獎還真的是從藝術、質量、票房、影響、技術等多方面來進行評選的。

既然不光只是看票房和人氣,那豈不是說,大家都有機會?

果然,隨後的最佳新人演員獎,就被那年還很水嫩的仙女張柏知給斬獲了。

那年的她,真的仙氣十足,是多少人心目中的完美女神。如果沒有後來的事兒,或許成就不可限量。

只可惜,仙女只是她的表象。實際生活中的她,就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孩罷了。

星光再丟最佳新人獎,讓所有人都躁動不已,都在揣測難道星光真的是要做善事?

很可惜,接下來的最佳動作設計、最佳剪輯、最佳攝影、最佳音效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原創劇本等技術類獎項,全都花落星光。

看著星光的人絡繹不絕地上臺領獎,其他人除了感慨,卻也說不出什麼來。

這些技術類的獎項,商業大片天然上具備著絕對的競爭力。國內那些小成本的電影,爭不過太正常了。

而到了最後面的主要獎項上,星光又不具備競爭力了。

最佳女配角獎被《橫空出世》的陳瑾得去,最佳男配角則是《生死抉擇》的雷鳴。

最佳女主角獎爆冷,被香江電影《爆裂刑警》的老牌女演員羅嵐奪走,可又不得不讓人敬佩。

作為知名度非常高的老牌演員,羅嵐從業數十年,演技精湛,這一次在《爆裂刑警》中的表演更是出神入化。

和她一比,其他的幾位候選人毫無競爭力。

最佳男主角獎,也就是影帝,許多人原本以為會是楊真的囊中之物。然而卻再次爆冷,創造了本屆電影獎上的最大意外。

香江電影《暗戰》的男主角劉謹華以驚才絕豔的表演,成為了中國電影獎的第一屆影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大家仔細想想,卻又覺得楊真沒有獲獎並不意外。

《少林寺》雖然很好,但是整體的好。單純以演技而論,楊真並沒有什麼優勢。相反戲中精彩的動作戲,反而掩蓋了他的演技。

香江方面連續斬獲影帝和影后,可謂是振奮不已。同時也對大陸方面的認同度高度上升,真正地開始把兩地當作一個整體來看待了。

有的時候,認同感就是這麼回事。

不能刻意地去強調什麼內地和港臺,也沒必要在某些方面刻意製造不同。只需要互相平等對待,讓大家都有一個和諧自在的環境,那麼認同感就會逐漸鞏固。

劉謹華的影帝和羅嵐的影后,有什麼貓膩嗎?

顯然沒有。

同一時期的電影當中,這兩位的表演是肉眼可見的好。所以把獎項給他們,是應該的。

最佳導演獎落在了《橫空出世》的陳國興頭上,寧瀚錯失大獎。

這足以說明,商業大片雖然能夠取得高票房,但是在藝術領域的評選上,是真的不佔優勢。

哪怕是肖淺這個對商業片不歧視的人,都不會把最佳導演獎頒發給寧瀚。

因為從整體的拍攝技巧和影片的構思上,寧瀚就是不如別人。

可在最後,最佳編劇和最佳電影,就非《少林寺》莫屬了。

《少林寺》的劇情跌宕起伏,結構緊湊,內容新奇,劇情絲絲入扣,引人入勝,拿到最佳編劇是應該的。

至於最佳電影,三億多的票房擺在那兒,誰與爭鋒?

最佳導演、最佳演員可以從藝術的角度去評選,但最佳電影,必然要以觀眾們的意見為準。

很多頒獎典禮就有這個毛病,總是把最佳影片頒發給觀眾們完全不知道的玩意兒。

看到獲獎者,大眾一臉問號。

聽都沒有聽說過的電影,怎麼就是最佳電影了?

合著你們電影人和我們大眾不是一個世界的對吧?

歷史上同年的金像獎就犯了這樣的錯誤,把最佳電影頒發給了《千言萬語》。結果觀眾們一無所知,質疑四起。

金雞獎就更是騷操作了,直接頒發給了三部影片,妥妥地分豬肉,更加不討好。

至此,第一屆中國電影獎的所有獎項全部公佈。

業內、媒體、大眾,全都很滿意,紛紛稱讚這個頒獎禮弄的好。

業內稱讚電影獎做到了商業和藝術的平衡,給予了電影人生存和發展的動力,獎項實至名歸。

媒體則稱讚電影獎沒有迷信權威,評獎完全依照事實出發,每一個獎項的頒發都能經受住考驗。

港澳臺等第一次參與頒獎禮的地區,也都心滿意足。

影帝、影后、最佳新人三個大獎,足以證明港澳臺電影人才的優秀。

大眾則很滿意電影獎沒有分豬肉,儘管有些爭議,但都能接受。

遠在京城的李建國,第一時間就拿到了關於電影獎的報道和評論。看過之後,著實長出了一口氣。

這道難關闖過去了,他身上的壓力著實減輕了不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