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時光荏苒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嘉定六年,正月初七,道教三會日之一。

皇帝趙擴諭旨重修遺失多年的《道藏》,修撰一事由紫陽派紫虛真人親自主持,祠部司五品郎中顯道真人楊易、妙真道應元真人,龍虎山第三十一代天師張玄府等諸多道門宗師為輔,同時詔令天下道門支脈派遣門下弟子三個月之內呈送本門道書至臨安。

聖旨傳檄天下的第二天,紫虛真人白玉蟾親自前往龍虎山拜訪龍虎山第三十一代天師張玄府,而紫陽派未來的掌教顯道真人則孤身一人領旨北上,目標正是北地道宗之首的全真派。

半個月之後,顯道真人孤身一人於重陽宮前大破全真派北斗七星陣,三十三劍敗盡全真七子,攜全真派重寶《先天圖》和《先天功》而去。

一個月後,金國皇宮遭賊人潛入,自大宋劫掠而來的上百卷道家經文遺失,這其中就包括珍貴萬分的《雲笈七籤》一部分。

皇宮遭竊,剛剛從完顏洪烈被殺的打擊中緩過勁來的金主完顏璟大怒,敕令禁衛大肆搜城並打算以此向大宋發難的時候,大宋皇帝趙擴於棲霞山下聚兵選帥,詔令北伐,三十萬大軍兵分三路,分別自蔡州、宿州和興元府北上攻入金國。

與此同時,剛剛成立沒幾年的大蒙古國成吉思汗鐵木真率領數萬蒙古鐵騎興兵南下,接連攻下金蒙邊界重鎮烏沙堡和會河堡,最終同金國七萬大軍在野狐嶺對峙。

一夜之間,天下風雲突變,但這卻和楊易沒什麼關係,此刻的他和白玉蟾、張玄府、應元真人等一幹道門宗師主持修訂《道藏》,這可是一個大工程,沒有一二十年的時間恐怕難以完工。

楊易之前對道門的一些修煉法門、玄功秘術、經文典義還不甚了解,但是當《妙真經》、《西升經》、《內解經》、《天師雷法》、《先天圖》等一部部道門至高經文秘術呈現在自己眼前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見識之淺薄,尤其是這些秘術玄功經過本門道家高手註解之後,每每通讀這些經文,楊易都有很大的收穫。

嘉定八年,歷時兩年之久的宋金、蒙金戰爭告一段落,戰爭的頭一年,由於大宋準備充足,又有蒙古大軍牽制金國精銳,三路大軍北進數百裡,正當大宋君臣準備一鼓作氣殺入汴京收復往日舊都準備一雪前恥的時候,蒙金兩國突然議和,金國割讓陰山以北的大片領土給大蒙古國,而就在蒙金議和的第二天,盤踞在蒙金邊境的數萬金國精銳鐵騎一路南下,數日之後突然出現在汴京城外,一戰擊潰大宋中路十三萬大軍。

戰局在一夜之間形勢顛倒,中路大軍一戰而歿,左右兩路大軍又被金國軍隊牢牢地牽制住,而中路十幾萬金國精銳鐵騎一路南下,大有再現靖康之難的意思,皇帝趙擴聞聽中路戰敗的訊息,當場吐血朝堂之上,好在當朝宰相韓侂胄組織南方各州府大軍北上勤王,於襄陽城外擋住了金國鐵騎南下的腳步,局勢才沒有進一步糜爛。

宋金於襄陽城外對峙一年之久,雙方互有勝負,但卻誰也無法再前進一步,隨著大蒙古國日益壯大,北方威脅日盛,再加上大宋軍費、糧草消耗甚巨,無力再支援戰爭,最終雙方於襄陽城外簽訂和議條約,大宋不再向金國納貢稱臣,而左右兩路大軍佔領的土地卻也拱手還給金國,北伐之戰最終落了個不勝不敗之局,得利的反而是成吉思汗鐵木真領導的大蒙古國。

嘉定十年,臥病在床兩年的大宋皇帝趙擴崩斃,廟號寧宗,皇太子趙詢繼承皇位,年號端平。

“呸!端的不為人子!”

這一日,正當楊易捧著一本《三洞玄經》細細品讀的時候,白玉蟾突然推門而入,臉上怒氣衝衝,絲毫沒有道家宗師的風範。

楊易愕然:“師父,可是那群老不死的又為難你了?”

白玉蟾看了自己的徒弟一眼,轉而一屁股做到了一旁的桌子上,好氣地說道:“還能有誰?真不知道老道上輩子造了什麼孽要接下修撰《道藏》這個活計?憑白要受張玄府、應元老道那群人的氣!”

楊易知道這是白玉蟾發洩怒氣的一種表現,而這種情況自《道藏》修撰的第一天就出現了,這也是正常現象,能被各大道門支脈送來參與修撰《道藏》的人哪有一個是善茬?楊易也就見怪不怪了。

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楊易淡淡地問道:“這次又是誰?”

“還能是誰?張玄府那個老不死的唄!這個老兒也是個老滑頭,自家的《太平經》沒拿出來不說,就連《天師雷法》和《紫霄真經》的註解工作也慢得離譜,恨不得一天只註解一個字。

註解地慢也就罷了,可這廝瀏覽其他門派道書的速度可不慢,這才幾天的工夫,老道註解的《胎息法》就被他看了個遍,真是氣死個人。”

“師父你也莫要生氣,這不是咱們早就預料到的事情嗎?道門自春秋之時便衍生出各個分支,各支各脈雖然同出一門但卻老死不相往來,又怎麼會把各自最玄妙的經文秘術交出來,咱們紫陽派不也是沒把《紫陽大法》和《悟真篇》交出來嗎?

那些門派能夠拿出這些道書玄功已經出乎咱們的預料了,更何況在修撰《道藏》之前咱們就先說好了,凡是參與到修撰《道藏》工程的人都可以自由瀏覽別家道書,至於能獲得多少東西就要看自家的本事了,現在咱們足足編纂了四千三百五十四卷道經,師父你的收穫恐怕不小吧?”

白玉蟾聞言哈哈一笑,顯然楊易所言說到了他的心坎裡:“當年老道入門之時,正是翠玄祖師金液交結,聖胎圓成之日,自那時起老道便立志以翠玄祖師為標榜,時至今日已可窺見祖師之路矣。嘿嘿,你小子得到的收穫恐怕也不比為師小吧?”

楊易淡淡一笑,渾身氣勢驀然一變,一種呼嘯之音陡然從其體內傳出,好似龍吟虎嘯般震人心魄,同時淡淡的紫氣自楊易頭頂百會穴盈衝而起,彌久不散。

白玉蟾陡然一驚:“骨震如龍,百脈俱通,玄關合一,神炁盈頂!煉精化氣的巔峰之境!

紫陽大法第十層!”

他悚然而驚,雙目精光爆射而出,直勾勾地盯著楊易,滿臉的不可置信之色,雖然他是楊易的師父,但他的這個徒弟臉上卻總好像是蒙著一層面紗一樣讓他有種摸不著底的感覺,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楊易竟然能突破到紫陽大法的第十層,同樣修煉過紫陽大法,白玉蟾可是深知紫陽大法的修煉之難,除了當年創造出紫陽大法的張伯端之外,整個紫陽派數百年的時間都沒有人能將紫陽大法修煉到第十層的境界,包括他自己。

“紫陽一派自翠玄祖師之後開闢出內丹一術,但卻無人可將其發揚光大,師父你放棄紫陽大法轉而修煉道門金丹之術才不過短短的數年時間,就糅合百種道書內息丹法經義於內丹之術中,最終創造出了這金丹之法,若是師父你繼續修煉紫陽大法,說不定早就突破到第十一層了。”

白玉蟾搖了搖頭:“紫陽大法偏重於功,而金丹之術偏重於道,為師不喜與人爭鬥,性不與功合,即便是修煉再多的時間也無法達到你今日之成就。迷途痴走數十年,修撰《道藏》之後方才明悟心性,見道得真,說起來為師還要感謝你啊!”

楊易伸了伸懶腰,笑著道:“你我師徒,又何必如此。”

“哈哈,是為師著相了,不過你那個皇帝徒弟今日又派人送了一部道書過來,數年如一日,孝心可嘉啊!”

楊易起身來到窗前,開啟窗戶,目光望向遠處巍峨聳立的宮殿,說道:“日嚴是個好皇帝,可惜生錯了時代。”

白玉蟾眉毛一挑:“大勢難違?”

楊易點了點頭:“時光荏苒,一晃已經十六年了,師徒一場,我當護其血脈延續,這也算是全了我們師徒之情!”

“那種道之術如何?”

楊易雙眼一眯,轉頭道:“紫陽大法突破到第十層時我心神有感,自數部道書之內也曾尋到一些記載之言,此術確實如同道家爐鼎之術般以人為種,寄託執念,斬滅我執自可成道。”

“可有解法?”

“可解也可不解!”

白玉蟾聞言一愣,不知道楊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楊易淡淡一笑,目光隨之飄向西方:“終究要做過一場,吾雖為種,卻亦可成道。

師父,我隱居深宮修撰《道藏》多年,靜極思動之下,想去江湖上走一走,順便尋一件有意思的物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哦?何物事?”

“《九陰真經》!”

“《九陰真經》?聽說是一部武功秘籍,在江湖上還掀起了一陣風波,你怎麼對這個感興趣?”

楊易淡然一笑:“無他,好奇罷了!聽聞創造出這部經書的黃裳當年也是修撰《萬壽道藏》之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