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道藏》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還要打嗎?”洪七公驀然一笑。

感受著體內沸騰如水般的真氣,楊易搖了搖頭,他剛剛突破到先天境界,和洪七公這等老一輩的先天高手比起來還有一些差距,剛才之所以能跟他拼個不相上下更多的還是依仗獨孤九劍的精妙無雙,若是再打下去不出十招他的真氣就會不足,而想在十招之內擊敗洪七公無疑是不可能的事情。既然打不下去,又何苦自尋苦頭?

掃了一旁怒瞪著楊易的王處一和劉處玄一眼,洪七公沉吟了一下說道:“小道士,我看你也不是大奸大惡之人,為何如此緊抓著全真派不放?王老道雖然有些迂腐,但我還是相信他的為人和眼光,全真七子是絕不可能投靠金國的,紫陽派已經是江南道宗之首,你又何必和全真派過不去呢?”

楊易淡笑不語,重活這一世,紫陽派能不能壓過全真派成為天下道宗之首又和他有什麼關係?他所為的從來不是想滅掉全真派,從始至今,他想得到的只是全真派內的《先天圖》和《先天功》。

當年陳摶老祖有弟子八人,但得其真傳的只有華山無夢祖師、南宗踏法祖師和北宗邵雍三人,其中無夢祖師得到《易龍圖》和《指玄篇》,踏法祖師得到《悟真篇》和《胎息法》,邵雍的得到《先天圖》。

這其中《先天圖》被稱為道家第一圖,圖中將人體喻為一個小太極,若畫出太極之子午線,就可見到五個交點,在陳摶老祖的註解中,這五個交點分別代表著精、氣、神、虛、道,傳聞點到點之間套用到《先天圖》之修煉過程就是道家傳聞中的修煉之道,即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終至復歸無極。

重活這一世,最初楊易確實有繼承並將紫陽派發揚光大的想法,但是當他自白玉蟾口中得知了《易龍圖》、《先天圖》、《指玄篇》等道家寶典之後便對這些衍生出一個個神功絕學的道家寶典覬覦不已,尤其是被趙擴聘請為皇子趙詢後他發覺了一個秘密,正是這個秘密才讓楊易心中產生了一個大膽之極的想法——重修《道藏》!

道教傳承自春秋之時的老子,自春秋之時延續至今一千多年,這其中傳承下來的道文經卷不計其數,從東漢之時,便有道士欲將道家經文撰於一書之內,但彼時世家當政且道家各脈聲名不顯,修撰《道藏》之事就擱置下來。

這一擱置便是數百年,直到唐朝之時,自詡千古一帝的唐太宗詔諸多道士入宮院編纂《道藏》,歷時七年之久,成經兩千餘卷,而負責編纂《道藏》的便是大唐一朝最出名的道士李淳風,傳聞其流傳千古的《推背圖》便是在其編纂《道藏》時納百家道經之要義編纂而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惜的是安史之亂後,《道藏》便全部被焚於長安,之後的大唐歷任皇帝雖也有修繕《道藏》之舉,但都礙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未成功,之後的中原大地飽經戰亂,如黃巢之亂和晚唐至五代的藩鎮割據等導致很多道家支脈沒落,許多道家經卷也都遺失或被毀於戰亂。

直到大宋一朝的建立,中原大地才恢復久違的平靜,北宋是繼唐朝之後的又一道教興盛的朝代,宋朝開國之初太祖和太宗就開始注意扶植道教,召見道士,搜訪道書,敕建道觀,使得唐末五代戰亂被破壞的道教有所恢復,也湧現出了陳摶老祖、張君來、陳踏法、邵雍等一個個名垂千古的道家宗師,正是這些道家宗師的出現推動了道教高速發展,不過兩百多年的時間,龍虎山、妙真道、正一道、靈寶派、洞元宗等一個個道家支脈崛起。

北宋之時,真宗皇帝著重扶持道教,召見道士張君房,並令其搜訪道書、書篆、符圖等道家經卷,歷時十八年,編纂道藏4565卷,共分七部,稱之為《大宋天宮寶藏》,而張君房又取其精華編輯成《雲笈七籤》一書,據說張君房白日飛昇之謎就和他編纂的《雲笈七籤》和《大宋天宮寶藏》息息相關。

徽宗登位後,道教的興盛達到最頂峰,甚至徽宗皇帝都自稱為‘教主道君皇帝’,為了表彰自身功績,他下令搜訪天下道書,刊行《政和萬壽道藏》,將原本的《大宋天宮寶藏》增至5387卷,史稱《萬壽道藏》,可惜的是靖康之變後,《大宋天宮寶藏》、《萬壽道藏》和《雲笈七籤》都遺失在戰火之中,楊易每每想及此事都感到痛心不已。

楊易之所以產生修撰《道藏》的想法還是在三年前,當年他無意中在趙詢的重華宮中翻到一本道書,這本道書正是《萬壽道藏》的第一卷,這一卷並沒有記述什麼道文經義,而是記載了當年修撰《萬壽道藏》的編纂人,在這些人中楊易赫然發現了一個令他震驚的名字——黃裳。

沒錯,就是那個創造出令整個江湖都趨之若鶩的《九陰真經》的黃裳,據楊易的瞭解,當年黃裳只是一個默默無名的朝廷文官,既無高深的武道修為也沒有深厚的背景,但就是因為參與修撰了《萬壽道藏》,使得其對道家經義的理解達到了某種極深的境界,這才在毫無修為的情況下創造出了名震天下的《九陰真經》。

從那一刻開始,楊易就對修撰《道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如今朝廷羸弱,外有金國、蒙古虎視眈眈,內有奸臣、貪官禍國殃民,皇帝趙擴雖然尊崇道教但卻不可能耗費巨大的國力去支援楊易修撰《道藏》,而且如今道家各脈高手層出不窮,僅僅是全真派便有王重陽、周伯通和全真七子這等高手,據白玉蟾所言一些道家支脈中甚至有不弱於他的高手,正一派,神宵派,淨明道,龍虎山、妙真道、靈寶派、洞元宗等隱藏的高手更是數不勝數,想要這些門派交出門派內的秘傳道書又談何容易?

修撰《道藏》需要朝廷的助力,所以楊易才會不遺餘力地培養趙詢,甚至不惜在四年之後接下祠部司郎中這個五品官職繼續呆在朝廷之內,而另一方面他也將目標放到了全真派身上,目前王重陽仙逝,周伯通應該被黃老邪關在桃花島,全真派除了全真七子之外並無幾個高手,正是乘虛而入的好時機,所以他這才藉著丘處機的事情對全真派動手。

當然,這樣的事情他是不會告訴洪七公的,事實上就算是他的師父白玉蟾也不知道楊易的真正目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