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回 魯達棄糧擒張清,史進作間被抓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再說張清在城內與太守商議,只見探事人來回報:“寨後西北上,不知那裡將許多糧米,有百十輛車子,河內又有糧草船,大小有五百餘只;水陸並進,船馬同來,沿路有幾個頭領監管。”

太守道:“這賊們莫非有計?恐遭他毒手。再差人去打聽,端的果是糧草也不是!”

次日,小軍回報說:“車上都是糧,尚且撒下米來。水中船隻,雖是遮蓋著,盡有米布袋露將出來。”

張清道:“今晚出城,先截岸上車子,後去取他水中船隻。太守助戰,一鼓而得。”

當晚,張清叫軍漢飽餐酒食,盡行披掛,梢馱錦袋。張清手執長槍,引一千軍兵,悄悄地出城。是夜月色微明,星光滿天。行不到十里,望見一簇車子。張清看了,見魯智深擔著禪杖,皂直裰拽紮起,當頭先走。

張清道:“這禿驢腦袋上著我一下石子。”

魯智深擔著禪杖,此時自望見了,只做不知,大踏步只顧走,卻忘了提防他石子。正走之間,張清在馬上喝聲:“著!”一石子正飛在魯智深頭上,打得鮮血迸流,望後便倒。張清軍馬,一齊吶喊,都搶將來。

解寶急使鋼叉,死去救回魯智深,撇了糧車便走。張清奪得糧車,見果是糧米,心中歡喜,不來追趕魯智深,且押送糧車,推入城來。太守見了大喜,自行收管。

張清道:“再搶河中米船。”

太守道:“將軍善覷方便。”

張清上馬,轉過南門。此時望見河港內糧船,不計其數。張清便叫開城門,一齊吶喊,搶到河邊。

卻不料後面冒出無數梁山兵馬,關勝欒廷玉徐寧韓世忠等,引鐵騎軍兵,將張清官軍連人和馬,都趕下水去了,河內阮氏三英,一字兒擺在那裡。張清便有三頭六臂,也怎生掙扎得脫,被阮氏三雄捉住,繩纏索綁,送入寨中。龔旺丁得孫也被捉了。

原來不但水軍三阮來助,早下山立寨為二路後援的王進,還派了三師的徐寧韓世忠等,率軍前來助戰。

這邊魯智深便催大小頭領連夜打城。太守獨自一個,怎生支吾得住,聽得城外四面炮響,城門開了,嚇得太守無路可逃。

梁山軍馬殺入城中,次後便開倉庫,就將錢糧一分傳送梁山泊,一分給散居民。太守平日還算清廉,饒了不殺。

魯智深等都在州衙裡,聚集眾人會面,只見水軍頭領早把張清三人解來。魯智深手帕包著頭,對張清道:“將軍勇武,我梁山林沖寨主也有耳聞,來前便囑託灑家,請將軍同上梁山聚義,請勿推脫。”

張清見梁山如此看重,叩頭下拜而降。副將龔旺丁得孫自然追隨。張清又舉薦東昌府一人。

張清舉薦的,乃是一位獸醫,複姓皇甫,名端。此人

善能相馬,知得頭口寒暑病症,下藥用針,無不痊可,真有伯樂之材。原是幽州人氏,為他碧眼黃鬚,貌若番人,以此人稱為紫髯伯。

魯智深大喜:“我梁山泊正擴充馬軍,購養戰馬,此人必有大用,可喚此人帶引妻小,一同上山。”

張清便去便去喚到獸醫皇甫端,來拜見魯智深並眾頭領。有篇七言古風,單道皇甫端醫術:“傳家藝術楊一撞,安驥年來有神力。回生起死妙難言,拯憊扶危更多益。鄂公烏騅人盡誇,郭公騄駬來渥窪。吐蕃棗騮號神駁,北地又羨拳毛騧。騰驤騋駜皆經見,銜橛背鞍亦多變。天閒十二舊馳名,手到病除難應驗。古人已往名不刊,只今又見皇甫端。解治四百零八病,雙瞳炯炯珠走盤。天集忠良真有意,張清鶚薦誠良計。梁山泊內添一人,號名紫髯伯樂裔。”

魯智深看了皇甫端一表非俗,碧眼重瞳,虯髯過腹,心道我那林沖兄弟怎知此人。皇甫端胸有大志,見梁山軍雄壯,心中甚喜,願從大義。

魯智深傳下號令,眾頭領收拾車仗、糧食、金銀,一齊進發;把這東昌府錢糧,運回梁山。

回頭說晁蓋領兵前到東平府,離城只有四十裡路,地名安山鎮,扎駐軍馬。吳用道:“東平府太守程萬里和一個兵馬都監,乃是河東上黨郡人氏。此人姓董,名平,善使雙槍善謀劃,人皆稱為雙槍將,有萬夫不當之勇。雖然去打他城子,也和他通些禮數。差兩個人,齎一封戰書,去那裡下。若肯歸降,免致動兵;若不聽從,那時大行殺戮,使人無怨。誰敢與我先去下書?”

只見部下走過一人,乃是棍無雙韓伯龍道:“小可不曾與山寨中出得些氣力,數年前曾與董平有一面之緣,今日情願去走一遭。”

吳用隨即寫了戰書,與韓伯龍去下,書上只說借糧一事。

且說東平府程太守,聞知宋江起軍馬到了安山鎮駐紮,便請本州兵馬都監雙槍將董平商議軍情重事。

董平自喻甚高,見了程太守,卻是施禮一絲不苟。一則程太守是文官,大宋重文輕武,武官見文官,禮節上須得自貶數級才可;二則原來程太守有個女兒,十分顏色,董平聞之,便使人去求為親,程萬里不允,董平卻依舊不死心。

二人說了些軍情,董平心中記掛要娶程小姐,便問道:“前日裡託人求親,實乃末將真心,望太守恩允。”

董平為人風流好色,東平城內壞了不少女子,程太守豈會不知,就回說:“如今賊寇臨城,事在危急,若是許親,當被人恥笑成你藉機逼親我無奈許親。不如待得退了賊兵,保護城池無事,那時議親,亦未為晚。”

董平口裡應道:“說得是。”心中甚為不喜,恐怕他日後不肯。

正坐間,門人報道:“

宋江差人下戰書。”

程太守教喚至,韓伯龍將書呈上。程萬里看罷來書,對董都監說道:“要借本府錢糧,此事如何?”

董平聽了大怒,叫推出去,即便斬首。

程太守說道:“不可。自古‘兩國相戰,不斬來使。’於禮不當。只將他打二十訊棍,發回原寨,看他如何。”

董平被程太守拒親,一肚子火正無處發洩,也不念韓伯龍是舊識,喝把韓伯龍一索捆翻,打得皮開肉綻,推出城去。回到大寨,韓伯龍哭告晁蓋吳用說:“董平那廝無禮,好生眇視大寨!”

晁蓋見了怒氣填胸,便要平吞州郡;只見九紋龍史進起身說道:“小弟舊在東平府時,與院子裡一個娼妓有交,喚做李瑞蘭,往來情熟。我如今多將些金銀,潛地入城,借他家裡安歇。約時定日,哥哥可打城池。只等董平出來交戰,我便爬去更鼓樓上,放起火來,裡應外合,可成大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晁蓋道:“最好。”

史進隨即收拾金銀,安在包袱裡,身邊藏了暗器,拜辭起身。晁蓋道:“兄弟善覷方便,我且頓兵不動。”吳用觀察地形歸來,直說不妥,但史進已去,也是無奈,只得派顧大嫂進城探看,相機行事。

俗話說,戲子無義婊子無情。史大朗還當那李瑞蘭是紅顏知己,卻不知人只當他冤大頭,與他貌似傾心實則投其所好而已。

史進混進城中,找到了李瑞蘭,還將入城目的說給李瑞蘭。李瑞蘭假意逢迎,實則密告了官府,當晚史進就被抓,一頓暴打後關進了死牢。

晁蓋等了數日,沒有訊息出來,便率軍搦戰。

時至仲秋,天氣已肅。梁山軍在城外搦戰半日多,直到午後,見城中官軍不戰,正要收兵回營,卻見城門大開,城牆上弓弩射住陣腳,董平率官軍整隊而出。

吳用罵道:“董平這廝好生奸刁,故意晾了我梁山軍半天,削我士氣,方才出陣。我等要小心些。”

晁蓋道:“我梁山兵多將廣,怕他作甚。”

兩下裡擺開陣勢,董平出馬,倒是一表人才,有詩為證:“兩面旗牌耀日明,鎪銀鐵鎧似霜凝。水磨鳳翅頭盔白,錦繡麒麟戰襖青。一對白龍爭上下,兩條銀蟒遞飛騰。河東聞名風流將,能使雙槍是董平。”原來董平心靈機巧,三教九流,無所不通,品竹調弦,無有不會,山東、河北皆號他為風流雙槍將。

董平這廝還頗自戀,身上箭壺中插一面小旗,上寫一聯道:“英雄雙槍將,風流萬戶侯。”

晁蓋看不得董平這囂張樣,回頭問道:“那位兄弟去把小白臉那面小破旗給拔了來?”

只見一位英雄應聲而出,手持長槍出戰。

欲知這位英雄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