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 程一本心想事成,大華軍奪佔錫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古代航海,絕大多數不是點對點直接跨海而航,而是儘量順著海岸線走,這樣不易迷航失位,便於補給,遇到風暴也容易躲避。哥倫布為啥牛庇?因為他能遠距離跨過大西洋,發現美洲新大陸。鄭太監在很多愚民看來牛庇得很,其實他全是沿著海岸線航行,和哥倫布沒法比。鄭太監的七下西洋(其實是南洋),可用一首打油詩概括:

無鳥蠢貨大撒幣,未得寸土未得利。蠻夷土著得溫暖,華夏輕海千年遺。

大華朝的遠航美洲首領,太湖蛟卜青,在比哥倫布早三百多年的時候,就橫跨了比大西洋更寬的太平洋,抵達美洲,這才是真牛庇。

大華朝建國後,非常重視航海和海貿,大華軍一路向南,吞併安南、日南,又一路南下到南洋路路府文恭城(新加坡),很大原因就是為了去西洋的航路。

依海岸線走固然安全方便,但往往要耗費更長的路途和更長的時間。大華朝的海商們,經過一次次的探索,先會了從瓊州島東面劃過,直奔西貢(胡志明市);又學會了從西貢跨越柬泰灣(泰國灣)直奔文恭城(新加坡);再學會了從文恭城跨越明永灣(孟加拉灣),直達錫蘭(斯里蘭卡);正在試圖從錫蘭跨越西華海(阿拉伯海),直達馬達加斯加島。由於大華朝商船來往,在錫蘭南部沿海,出現了一個商港,大華海商稱之為錫南港。

此時的錫蘭,是波隆拉努沃王朝時期,人口約有六七十萬。狼主伽塔瓦是僧伽羅人,正帶著軍隊,剿殺北部泰米爾人的反抗。說來這僧伽羅人和泰米爾人,都來自印度次大陸,不過僧伽羅人是千多前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和各色土著的混種,信佛教;泰米爾人是印度南部土著,相對混得較少,信印度教,來錫蘭比較晚。僧伽羅人多,泰米爾人少,兩邊信仰不同,利益衝突,時有戰事。

這年伽塔瓦征討泰米爾人不利,便要再徵軍隊,卻發現缺錢少財,一時急眼,決意拿富裕的大華海商開刀。

伽塔瓦率軍圍住錫南港,向大華海商強徵重稅,並宣稱不交稅的,要扣人扣物。

此時停泊在錫南港的商船有十四艘,分屬四家海商。港口內還有很多大華海商臨時儲存的貨物。

大華朝強盛,導致大華海商牛庇慣了,如何受得了這等脅迫。四家海商商議了一下,決定攜所有大華人逃離,找大華軍告狀,貨物就不去管它了。

昏暗的夜色中,一群人高一腳低一腳地走向停泊在港口的幾艘商船,男女老幼都有。

臨時建起來的簡單防禦工事後,一個精幹老者向領著斷後隊伍的保安經理說道:“程中尉,辛苦你們了。”這老者叫劉方,綽號海蛇,是登州蓬萊海貿行的股東之一,他本是個航海高手,被蓬萊海貿行拉去,以自己的海上本領入股,帶隊跑西洋。這次的十四條船,蓬萊海貿行佔了大頭,有八條船,加上劉方的資歷能力擺在那裡,便臨時擔當此番行動的首領。

程中尉本名程一本,是大華軍退役的,他雖是保安經理,卻更願意別人稱自己中尉,這是他退役前的軍銜。

程一本敬禮道:“東主放心,還請催促眾人快些,錫蘭人很快就會驚醒來追的。”

劉方抱拳點頭:“拜託了。”轉身追上隊伍,輕喝道:“把行李捲和大件物品都扔掉,上了船我們會登記各家損失,待大華軍打過來,叫伽塔瓦賠我們。”

劉方又對一個身著長衫,走得磕磕碰碰的老帳房喝道:“行前通知你們短裝,你怎不聽?去給他把長衫盤起來。”大華朝自軍隊起,工作期間推行短裝褲裝,右衽即可;長袍漢服多用於休閒和典禮場合。當然也不是強制,非軍人可自選擇,有些老派的,就不穿短裝。

劉方等沒走多遠,程一本這邊就遭遇了錫蘭軍兵的攻擊,數百號商人及家屬的撤退,是瞞不了多久的。

大華朝是禁止火器流入民間的,所以程一本他們,用的刀槍箭弩等傳統兵器。這些保安,多半是大華軍退役官兵,又一直在外奔波,戰鬥力是沒說的,可架不住錫蘭軍人多啊!苦戰多時眼見不支,程一本一聲令下,眾人將僅有的數十個火油罐仍在了路上,火箭射去,大火燃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程一本架起一名傷員,喝道:“撤!”

錫蘭人繞過火堆,追了上來,眼看就要追上了,卻聽得“嗖!嗖!”的聲響,卻是商船上裝備的床弩。

在商船的掩護下,程一本等順著特意留下的幾條踏板,登上了商船。商船撤掉了踏板,楊帆而去,留下惱怒悔恨的伽塔瓦佇立岸邊。

船上,劉方等十數各家管事們,齊向程一本等鞠躬致謝,安排治傷。

劉方笑道:“程中尉以數十人,擋住上千錫蘭軍的攻擊,掩護百餘百姓撤上船,此不單對我四家有功,商行必有重謝;更是與我大華國有功,我等必會向南洋路朱武路長請功。”

程一本連道不敢,心中卻是更看重劉方說的後面這點。程一本本是登州一山匪小頭目,梁山好漢大破高俅童貫,他都沒趕上。他最叨叨碎碎的是,梁山受招安,是在前宋宣和元年(1119)七月四日;而他所在的這支山匪,是在梁山軍被招安的同年同月加入的梁山軍,或說登州軍,只是晚了兩天。七月四日這個日子前加入梁山軍的,最低也能封個準爵;而他程一本,就只能眼熱。程一本和同伴們,每次喝酒都要抱怨這支山匪的頭領,為啥就不會早兩天歸順梁山軍呢?

後來程一本心想事成,因此番功勞,被封了同爵,比準爵還高了一檔,算是消除了心結。此為後話按下不表。

數日後,海商們逃到了文恭城(新加坡),向大華軍控訴。大華軍本就有計劃日後侵入錫蘭,將它作為海貿途中的重要補給/儲存據點。如今得了這報,便要提前實施計劃。

大華軍正在備戰,伽塔瓦的使節來了,說是有人誤解狼主原意,圍了錫南港,趕走了大華海商,伽塔瓦深感痛悔,願賠償大華海商損失,維護與大華朝友好關係,云云。

朱武便稱要親往錫蘭,與伽塔瓦見面商談,將使者打發了回去。

伽塔瓦聽說朱武要親來錫蘭,便準備了不少精緻物品,要好好接待這位大華重臣。誰知朱武不是一個人來的,而是和岳飛一起,還有李俊的南洋艦隊,帶著近四萬大軍跨海而來。

大華軍的戰力高過錫蘭軍太多,加上大華海商在此經營數年,也有發展了本地‘錫奸’,狼主伽塔瓦的軍兵很快就損失大半,大華軍逼近錫蘭首都波隆拉努沃。

伽塔瓦拼湊了五六萬人守城,但大華軍火炮一起,城內就崩潰了。和數年前的蒲甘人類似,很多僧伽羅人把大華軍的炮火當作佛火或菩薩怒,只顧趴在地上跪拜禱告。伽塔瓦無奈,帶了些親信除了西門,向叢林裡逃去。

再說泰米爾人,聽得大華軍來打僧伽羅人,很是興奮,便舉族而出,要來分杯羹。不想大華軍根本不接觸,直接兵戎相見,打得泰米爾人死傷慘重,又將泰米爾人青壯都給抓去送勞改營,剩下的泰米爾人,紛紛北逃,架船北向,越過海峽,回印度次大陸上的潘地亞國去了。

大華軍便在錫蘭島上清剿不服,無非是修路燒山山地特戰,中華十六年(1142)初,終於抓住了錫蘭狼主伽塔瓦。南部軍區便向林沖發出戰役收尾的軍報。

林沖得報甚喜,與胡銓商議將新設錫蘭郡,歸南洋路治轄。又叫岳飛多在那一帶抓些土人補充勞改營。畢竟勞改營條件艱苦,每年的死亡率一般都在10%以上。

不過軍報裡岳飛朱武李俊提出建議,說是有海商探清了跨越西華海(阿拉伯海)直航西南,可達馬達加斯加島的海路,也已探得島上人煙稀少,大華軍只需遣一支偏師,便可佔據馬達加斯加島。海島師師長,花項虎龔旺,自告奮勇要率56師,也就是海島師,去佔領並駐守馬達加斯加島。

林沖叫來魯智深、晁蓋、柴進、胡銓等商議,基本同意南部軍區的建議。令56師一分為二,新立五十七師,也是海島師,駐守錫蘭島,原56師副師長時俊任57師師長;龔旺繼續為56師師長,駐守馬達加斯加。令南部軍區用海軍陸戰隊和陸軍,優先補足兩個海島師的編制。林沖將馬達加斯加島改名為遠夏島,成立直屬朝廷的遠夏鎮,由龔旺任鎮撫使。

朱武他們還有另一項建議,就是登陸印度,攻擊潘地亞亞國和朱羅國。

欲知林沖是否允南部戰區攻上印度次大陸,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