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煉器(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天運縹緲,族運有定數,氣運才是修士必爭的東西。”

“所謂氣運,很是縹緲的一個東西,說不清,道不明,然而老夫大致的將其歸類於物上,天地神物。”

“天地神物,第一個就是混元神樹,一顆混元神樹能結一顆混元神果。這混元神樹簡直就是逆天一般的存在,當世最頂級的東西就非這東西莫數了,沒有之一。”

“混元神樹長葉一萬年,開花十萬年,結果一百萬年。一顆神樹上長一顆混元神果,這東西一旦成熟,一顆就有一萬倍的底蘊。老夫以前運氣好,就曾經找到了三株未成熟的混元神樹和一株天地之樹。不過這東西老夫當時見到就吃了,剩下的兩顆混元神果也都給你們的師叔了。搞得你家幾個沒見過世面的老祖到現在都看不慣老夫。”

歷天生兩人無聲的對視一眼,這老家夥這樣教徒弟,真的好麼。

諸葛青雲也不理會歷天生和宗陽兩人的表情,看不慣就看不慣,能把他怎麼著。

“混元神樹之下,還有陰陽神樹。陰陽神樹,十萬年長葉,二十萬年開花,三十萬年結果。一株陰陽神樹,兩顆陰陽道果。這東西一旦成熟,一顆就有五千倍底蘊。不過這東西也神奇,一生也只能吃兩顆。”

“陰陽神樹下面就是五行神樹了,這個東西也不錯。十萬年長葉,二十萬年開花,三十萬年結果。一株天地之樹,五顆五行神果。金,木,水,火,土。五行本源神果,吃一顆就能轉化本源之體,還能得兩千道鴻蒙紫氣。五顆吃下來,就是五行霸體,本事通天。不過這東西比起陰陽道果還稀有,老夫也沒見過。記載中,好像也只有炎皇吃過。”

“五行神樹下面就是天地之樹和鴻蒙神樹了,天地之樹結十顆天地雙靈果,鴻蒙神樹結五顆,都有一千倍底蘊。然而不同的是,吃鴻蒙道果這東西有機會領悟禁術神通。”

“領悟禁術,那自然便是無敵,沒有天運洗禮也值得。”

“領悟神通,還能得到一千倍天運洗禮。而且這東西沒限制,所以有機會的話,你們不妨礙打聽一下這東西的訊息。

“最後就是悟道樹了,雖然不算高階,然而這東西最是實在。悟道樹百年長一葉,千年結一果,果葉不相見,一株樹上結十顆。一張悟道葉就是一部法訣,高低看運氣,不過都有十倍天運獲取。悟道果就神奇了,絕技,神通,禁術都有可能,最少百倍天運回饋。”

“更重要的是,這東西還是沒限制,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只要你找得到,難得的天地饋贈。當世悟道樹不少,我們霸天宗都有二十七株。不過葉子都讓人給拔下來吃了,你們估計也難等得到悟道果吃。”

“再下面就是各種神靈魄和神血果了,這東西由天地之精化或是各種各樣的強者大能死後的道則神血孕育而出的,運氣好還能傳承到強者的法決神通什麼的,不過一般而言希望不大,到是那鴻蒙紫氣挺實在,一顆神血果或是神靈魄最少能煉化出十道鴻蒙紫氣出來,一個種類一生也只能煉化一樣。”

“這東西以前多,現在基本上沒多少了,當世已知的神靈魄一千三百五十六種,神血果也有一千三百七十三種。然而還能見到的,也就不到三百種左右了。”

“最後就是神根藥了,這個最常見,然而效果也最差。一樣只能煉化一株,一株也就一道鴻蒙紫氣。不過這個種類最多,當世已知的神根藥種類足足有兩萬五千多種。然而常見的神根藥,也就一千多種了。”

“老夫運氣好,跟著你們過世的師祖撿了便宜,所以常見的神根藥和神血果,神靈魄

都煉化過了。所以老夫不差底蘊,這些年混下來,也到了今天這個地步。不過老夫本事不算大,你們就沒這運氣了。神根藥神血果這東西常見倒是常見,然而想要找齊,也不是單單靠財力的,也得靠運氣。運氣差了,基本上找不齊。”

“當然除了吃的,還有可以煉化的各種神物。神物之中,除了金木水火土和陰陽風雷冰十大本源,就是先天神石了。神石同樣是好東西。不論是先天神源石,無源神石,都是最好的東西。”

“先天本源神石,可以強化自身對天地元氣的親和度。提升對天地元氣的掌控,也提升對天地元氣的免疫程度。你要是找到了傳說中的十大本源,那麼你更牛,完全就能徹底的掌控了元氣和免疫了元氣的傷害。當然這東西不好找,老夫也就只聽說王坤和夜九霄那兩個鬼東西找到過本源神物。”

“無源神石那就更神奇了,也就是鴻蒙神石。這東西在每一位修士心中,算是最難得的一樣東西。鴻蒙神石由鴻蒙紫氣孕育,所以這東西本身就是鴻蒙紫氣的化身。一塊鴻蒙神石,最差都有好幾百道鴻蒙紫氣。而且這東西喜歡扎堆,你要是走了天運,一下子找到幾十塊鴻蒙神石,那麼恭喜你,你可以一夜稱尊了,因為這東西天生地養,天道都管不了。”

“當然鴻蒙神石不多,能遇到的也就是夜九霄了。其它的大能也許有遇到過,然而也不可能多見。不過沒有鴻蒙神石也沒關係,還有好東西。那就是天地之心,這也是好東西,不可錯過。”

“天地有大造化,天地之心自然是這些造化中的佼佼者。天心造神,一塊天地之心最少擁有幾百道鴻蒙紫氣。每一種天地之心,都能獲得一百道鴻蒙紫氣。這東西常見,各種神脈礦脈中都有,運氣好的話,就能見到,簡直就是白撿的底蘊。不過這個事情也得看人,你們也就想想就好了,千萬別太執著,不然也容易道心不穩,心魔入侵。”

“能直接得到造化的大至就這些了,然而除了這些,還有間接的手段。比方說,神泉。神泉這東西基本上也就十幾個大類,加上一些異數,所以神泉的種類其實並不多。古老相傳,到今天這個時代,神泉也不過三十多種罷了。”

“不過神泉這東西也算是天底下最頂級的好東西,這東西也強化實力,還是強化的外在實力。神泉分為兩類,神泉和精泉。神泉強身,精泉煉魂。比如說你有一萬倍底蘊,你找齊了十種神泉和十種精泉強化自身。實力就能翻成兩萬倍底蘊的實力了,神奇的很。”

“再一個就是各種各樣的天地結晶了,有一種叫做天命玄晶的東西也能孕育鴻蒙紫氣。不過這東西帶個玄字,那就是真的玄了。這東西拿血來煉化,能不能孕育得出鴻蒙紫氣,得看運氣。運氣好,能孕育出上千道鴻蒙紫氣都不一定。運氣差,什麼都沒有。”

“當然路子也不只有這幾條,有些其他的機緣也能提升底蘊。”

“比如說欺天灌頂,一般的勢力傳承,在青黃不接的時候就會出現這種情形。大能者以自身機緣造化後生,比如說老夫要死了,你們兩個就撿便宜了,老夫如今兩萬一千三百三十三倍的底蘊,灌頂給你們兩個,除去天罰之外,你們一個至少也能得到將近三千倍的底蘊。”

“當然,老夫如今命長了,還捨不得死,所以你們兩個也沒戲了。然而除了灌頂,還有些奇特的方式,大道回饋之流的異類也是大造化,還有像天元界那種鴻蒙道湧之流也是天大的造化。”

“而且除了直接提升底蘊之外,還有另一種成長方式。肉身,神魂,各種秘法提升也是一條路子。當然,這條

路子更是艱難,如今秘法天禁,老夫到現在也都沒找到門路走。”

說到這裡,諸葛青雲和宗陽一起,一臉幽怨之色的看向了歷天生。歷天生直接裝傻,得了便宜還賣乖這事做不得,不然是要遭天打雷劈的。好在諸葛青雲只是習慣性的感慨兩句罷了,沒真的計較。

而且歷天生是他徒弟,徒弟牛逼,師父面子也有光不是。最近這些天,他就感覺宗門上下對他的態度都改變了不少。是什麼原因他基本上能知道,拿人手短嘛。

收回了思緒,諸葛青雲掃一眼面前的歷天生和宗陽,繼續道,“除了這些,還有一些老夫也沒聽說過的門路也能博取底蘊。反正門路多的很,也雜的很,來路更是神秘莫測,總之這個世界多的是秘密。”

“當然氣運這東西因人而異,那些機緣都太飄。我們今天不說那些飄的,我們說點現實的,天運造化。天運造化基本是就是法訣一道了,法訣一道之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能用於戰鬥,還能用於成長。法訣就是天道留給眾生的一絲生機。你有能力你就活,沒能力你就死。同樣,演化法訣的好處還不只於此。”

“夜九宵之底蘊算是我下明陽天第一人,號稱劍神,演化法訣一千三百七十七門。天榜神碑記載的底蘊達到了七萬七千五百七十二倍,舉手投足都能引動天象,比排名第二的刀皇陳玉高了整整一萬倍底蘊。”

“然而老夫要說的是,夜九宵連給陳玉,李逍遙,莊七等前輩大能提鞋的資格都沒有。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夜九宵的法訣全是悟道樹和各種神物搞出來的,不是自已悟出來的。”

“其底蘊更是來的詭異,前有齊尊的寶藏造化,後有商君的灌頂傳承,也有商君的各種各樣的神物造化。總之其底蘊來路不正,全是各種神物撐起來的,據記載,夜九霄至今連一門法訣都沒演化出來。”

“所以陳玉,李逍遙,莊七等前輩大能名滿天下,而夜九宵再有底蘊,也都只能算是一個耍勇鬥狠的小腳色。商君死後,夜九霄一直不敢跳的原因就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夜九宵的底蘊來的太便宜,所以跟本不懂何謂道。所以夜九宵其實是失去了前行的資格了的,他被後人超越只是遲早的事。所以老夫要提醒你們,有氣運是好事,然而大道深遠,先行一步不算快。”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完,諸葛青雲又是滿含深意的看一眼歷天生,看的歷天生很不自在。他這一身底蘊確實是撿來的,老家夥拿夜九宵當靶子就是在警告他。然而這是不是太坑了些,老是打擊他,真的好麼。

諸葛青雲見歷天生懂了,也沒再多說。繼續道,“博天運不容易,博族運相對來說還好搞些。老夫就走完了官途,官至神皇,祖神山上留名,混滿了一千一百一十倍族運洗禮。所以修行也不是座在山上就成的,長青就不多說了,他本身就建了城,還封了仙城之皇,賺的族運已經到了頂。長明,你的路更長,明白嗎。”

“弟子明白。”宗陽也羨慕歷天生,然而那底蘊他也搶不來。

諸葛青雲繼續道,“漫漫修行路,無邊無際,誰都想活的更長,那就只能慢慢探索了。法器法寶,符寶陣盤,都是想活命之人搏出來的門路。”

“法器,法寶,符寶,陣盤的存在本身就是修士為了逆天改命而創造的。所以衡量法器,法寶,符寶,陣盤的標準就不再是單純的跟著境界走了,而是跟著天劫走的。天劫有多強,法器,法寶,符寶,陣盤就得有多強。正面抵抗天道,這才有活命的機會。”

“這就是修士既是應天而生,又行逆天之舉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